王玉明
(定遠縣總醫院腫瘤內科,安徽 滁州 233290)
肺癌在惡性腫瘤中較為常見,主要是指源于肺部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腫瘤相關性乏力是肺癌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患者主要表現為持久、主觀的情感異常、疲倦感等。腫瘤相關性乏力與一般乏力不同,其病情相對嚴重,治療難度較大,同時也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順鉑為鉑類藥物,可作為一線藥物治療多種實體瘤,具有抗癌廣譜、療效確切的優點;紫杉醇是一種次生代謝產物,從紅豆杉屬植物中提取,具有穩定微管聚合的作用,兩種藥物作為治療肺癌的常見化療藥物,可發揮良好的抗癌效果[1]。但常規西藥化療方法由于對正常細胞和癌細胞分辨能力較低,在經過多次化療后,患者容易出現胃腸功能紊亂、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整體療效欠佳。中醫將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歸于“虛勞”“痿癥”范疇,認為該病是由于肺脾氣虛造成的,治療中主要以益氣健脾、調理氣機為主要原則[2]。枳桔六君子湯中含有黨參、白術、茯苓等多種藥物,具有燥濕健脾、益氣甘溫之功效,常被臨床用于治療肺癌相關疾病中[3]?;诖?,本研究旨在探討枳桔六君子湯對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患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定遠縣總醫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齡55~86歲,平均(68.12±3.15)歲;鱗癌與腺癌分別為14、26例;文化水平:小學7例,初中10例,高中13例,大專及大專以上10例。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53~85歲,平均(68.15±3.21)歲;鱗癌與腺癌分別為12、28例;文化水平:小學8例,初中9例,高中12例,大專及大專以上11例。性別、年齡、鱗癌與腺癌比例、文化水平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納入標準:符合《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中醫病證部分》[4]《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18版)》[5]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經病理學明確診斷為肺癌者;具有腹脹、胃痛、食少納呆、腸鳴矢氣、腹瀉等癥狀者。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等器質性病變者;精神異常者;合并其他惡性腫瘤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或者免疫系統疾病者;短時間內采用抗腫瘤藥物治療者等。定遠縣總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本研究,且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化療治療,第1天靜脈滴注135 mg/m2紫杉醇注射液(山西振東泰盛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9513,規格:5 mL∶30 mg),第1~3天靜脈滴注75 mg/m2注射用順鉑(齊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58,規格:10 mg/支),21 d為1個化療周期。觀察組患者在常規化療的同時采用枳桔六君子湯治療,藥物組成如下:黃芪、炒麥芽各30 g,黨參、茯苓各20 g,雞內金、烏賊骨、浙貝母各15 g,枳實、白術、桔梗、姜半夏、陳皮、預知子各10 g,甘草、防風各6 g,加水煎服,150 mL/次,1次/d,21 d為1個療程,兩組患者均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治療效果,根據《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標準:RECIST》[6]進行療效判斷,完全緩解:全部腫瘤病灶消失,并維持4周;部分緩解:腫瘤最長徑的總和減少30%或以上,并維持4周;穩定:未達到部分緩解或進展標準;進展:腫瘤最長徑的總和增大>20%或出現新病灶??偩徑饴?完全緩解率+部分緩解率。②乏力狀況,采用簡易疲乏量表(BFI)[7]評分對患者乏力狀況進行評判,包括一般活動、情緒、行走能力、日常工作(包括外出工作和戶內家務)、與他人關系、享受生活等6個條目的影響程度,采用0~10分計分法,評分越高,患者越疲勞;其中0分表示無乏力,1~3分表示輕度乏力,4~6分表示中度乏力,7~10分表示重度乏力。③活動狀態,判斷標準選擇Karnofsky活動狀態評分(KPS)[8],滿分100分,評分越高表示患者活動狀態越好。④生活質量,采用簡明健康測量量表(SF‐36)[9]評分,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質量越好。⑤T細胞亞群,于治療前后采集兩組患者靜脈血3 mL,采用流式細胞分析儀檢測全血CD3+、CD4+、CD8+百分比,并計算CD4+/CD8+比值。⑥腫瘤標志物,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靜脈血3 mL,以3 500 r/min的轉速,離心10 min,分離血清,使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法檢測血清糖類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125(CA125)水平。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1.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臨床療效、乏力狀況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KP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T細胞亞群、腫瘤標志物水平采用(±s)表示,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治療效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比顯著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乏力狀況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中重度乏力發生率與對照組比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乏力狀況比較[例(%)]
2.3 KP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KP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升高,且觀察組與對照組比顯著升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KP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

表3 兩組患者KP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 分 )
注:與治療前比,*P<0.05。KPS:Karnofsky活動狀態評分。
組別 例數 KPS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60.74±21.45 72.25±11.61* 60.12±22.31 63.47±10.21*觀察組 40 60.69±21.52 82.69±11.25* 59.26±19.34 82.14±10.65*t值 0.010 4.084 0.184 8.003 P值 >0.05 <0.05 >0.05 <0.05
2.4 T細胞亞群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全血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與治療前比均顯著升高,全血CD8+百分比與治療前比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高于對照組,CD8+百分比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對照組患者全血CD3+、CD4+、CD8+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組內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T細胞亞群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患者T細胞亞群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
組別 例數 CD3+(%) CD4+(%) CD8+(%) CD4+/CD8+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55.43±4.96 53.28±5.09 30.09±7.21 28.54±6.71 25.32±4.08 26.17±3.25 1.18±0.19 1.09±0.24觀察組 40 55.18±4.98 59.41±5.24* 30.05±7.19 38.34±5.82* 25.91±4.32 21.51±4.15* 1.16±0.15 1.78±0.26*t值 0.225 5.307 0.025 6.978 0.628 5.591 0.523 12.33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5 腫瘤標志物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清CA199、CEA、CA125水平與治療前比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與對照組比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表5 兩組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A199:糖類抗原199;CEA:癌胚抗原;CA125:糖類抗原125。
組別 例數 CA199(U/mL) CEA(ng/mL) CA125(U/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0 65.23±12.34 37.45±7.12* 26.17±6.34 12.74±2.35* 51.48±4.63 41.15±4.06*觀察組 40 65.28±13.02 24.26±5.74* 26.23±5.81 6.73±1.63* 52.02±5.25 30.58±3.92*t值 0.018 9.121 0.044 13.291 0.488 11.84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是中晚期肺癌患者常見的臨床癥狀,其具有發展快、持續時間長等特點,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由于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的病因、發病機制較為復雜,因此治療該疾病應做好全面的評估。而常規的西藥化療可減輕患者癌性疼痛,但維持時間較短,且會降低患者免疫力。
中醫將相關性乏力歸于氣虛與氣虛夾雜的范圍內,大部分是肺脾氣虛癥。因此,在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治療過程中,主要以益氣健脾、調理氣機的原則進行,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10]。枳桔六君子湯中枳實具有行滯消脹、理氣寬中之功效;白術具有止汗固表、健脾燥濕之功效;桔梗具有排膿、宣肺、祛痰、利咽之功效;黨參具有養胃健脾、益氣甘溫之功效;茯苓具有寧心、滲濕利水、健脾;雞內金具有健脾開胃之功效;姜半夏具有止嘔降逆、化痰溫中之功效;黃芪具有生肌、固表補氣、利尿和托毒排膿之功效;烏賊骨具有止帶固精、止血收斂之功效;陳皮具有止嘔消脹、化痰燥濕、理氣開胃之功效;浙貝母具有散結消痰、清熱散瘀之功效;預知子具有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之功效;炒麥芽具有開胃健脾、行氣消食之功效;防風具有行祛風解表、勝濕止痛之功效;甘草可以調節諸藥[11‐12]。其中黨參屬于君藥,白術屬于臣藥,諸藥共奏燥濕健脾功效;桔梗與枳殼一升一降,調理氣機,兩者均為臣藥;茯苓具有滲濕健脾的功效,白術與茯苓聯合在一起具有祛濕健脾的功效;半夏、陳皮具有化痰早市,兩者屬于佐藥。炙甘草可以和中益氣,將所有藥物結合在一起具有益氣健脾、調理氣機、痰濕并治的功效[13‐14]。脾是后天之本,肺癌患者經過化療后,通常會對脾胃造成影響,枳桔六君子湯具有益氣升陽、健脾調胃的功效,通過脾胃調節方式,疏肝理氣,使清陽得升,疏肝解郁,從而減輕乏力、疲勞等癥狀[15]。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治療后臨床治療總有效率、KP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與對照組比均顯著升高,中重度乏力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枳桔六君子湯的應用不僅能夠減輕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患者的臨床癥狀,而且能夠提高治療效果和免疫力。
惡性腫瘤的發生、發展與機體的免疫功能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中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水平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腫瘤患者的預后,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患者受肺脾氣虛的影響,會使機體內免疫力低下;同時常規的化療方案在抗腫瘤的同時受不良反應的影響也會降低患者免疫力[16]。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全血CD3+、CD4+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全血CD8+百分比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桔六君子湯的應用可提高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患者免疫功能。原因在于,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枳桔六君子湯中黃芪、黨參等藥物中含有的多糖、皂苷等有效成分,可增強腫瘤患者機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起到調節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促進病情恢復[17]。
CEA是一種酸性糖蛋白,監測CEA水平變化在肺癌相關疾病中具有重要意義;CA199和CA125均是組織特異性抗原,主要存在于腫瘤組織中,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其可為疾病的診治提供參考[18]?,F代藥理學表明,枳桔六君子湯中茯苓的有效成分多糖具有增強自身抗腫瘤能力,防止發生腫瘤逃逸,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作用;白術中的白術內酯Ⅰ在治療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患者時可發揮抗癌,調節機體腫瘤標志物水平的作用,對控制患者疾病進展產生積極影響[19]。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枳桔六君子湯的應用有助于降低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患者腫瘤標志物水平,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肺癌晚期腫瘤相關性乏力臨床治療過程中,采用枳桔六君子湯治療不僅能夠減輕患者乏力癥狀,還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力,降低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緩解疲乏,增強治療效果,促進其生存質量的提高,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