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清風環境檢測有限公司 劉軍,毛珂霞,姚鳳淑
雖然我國水資源總量較為豐富,但是人均占有量比較少,再加上社會經濟和工業的不斷發展,我國可利用水資源也在急劇減少,由此帶來的水污染問題也十分嚴峻。統計發現,長江、黃河、海河等七大水系的197條河流408個監測斷面中,I-III類、IV-V類和劣V類水質的斷面比例為46%、28%和26%,主要污染指標為石油類、氨氮、高錳酸鉀鹽指數等。全國3000家污染嚴重的企業,屬排放工業廢水的企業占比最多,工業廢水排放量已經達到16.1億m3,而城市生活用水排放量達到7億m3,不僅加大了污水處理難度,還對水環境保護帶來極大影響,這也表明開展環境地表水監測工作十分有必要[1]。本文聯系加強環境監測中地表水監測工作的重要性,對當前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存在不足進行仔細分析,并從提高思想認識、完善監測體系、采用科學方法、加強監測系統建設、強化監測過程監督、提高人員專業水平等方面入手,提出幾點有效的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策略,以供參考。
環境監測中做好地表水監測工作,可以起到以下作用:(1)保證飲水安全。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地表水質量是否達標也會對人的身體健康帶來極大影響,而現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生態環境遭受到極大破壞,特別是工業的蓬勃發展,所排放的大量污水也對地表水質量造成一定程度破壞,這時候積極開展地表水監測工作,就可以實現地表水質量科學合理評估,并為人們安全飲水和健康生活提供有力保障;(2)減少水污染。一旦地表水遭受到污染,不僅會對水體環境帶來不良影響,還會對土壤、植被生長等產生連帶影響,進而嚴重威脅到人與自然健康和諧發展,而地表水監測工作的有效開展,能夠了解到不同地區地表水的實際污染情況,可以根據所得到的數據信息,推動水污染治理工作有效進行;(3)保護生態環境。水環境是生態環境中的重要一環,當水資源受到污染以后,也會對人類整個生存環境帶來巨大影響,這時候根據不同地區地域特征和環境特點,積極組織開展地表水監測工作,就能夠為水資源保護提供準確的地表水數據,并切實保證生態環境穩定性[2]。

圖1 水環境污染
現階段,環境監測中開展地表水監測工作,還顯露出以下問題:(1)思想認識不足。只有深化對地表水監測工作的認知,才能夠在具體行動中體現出來,但是從實際來看,環境監測中對地表水監測還缺乏足夠重視,特別是在開展工作時,沒有聯系實際對具體實施方案及操作流程進行科學制定和細致梳理,以至于后續操做出現失誤,嚴重降低了地表水監測工作的效率與質量;(2)監測體系不完善。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并且實際操作涉及的內容及環節也比較多,要保證整個工作更加順暢完成,就需要對相應監測工作體系,然而聯系實際,現有監測工作體系還不夠健全,特別是在運用規章制度等方面,還需結合實際進行優化完善;(3)監測技術水平較低。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先進儀器設備和檢測技術在環境監測領域中也得到了十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提高實際工作效率和保證監測數據信息準確性的應用效果,然而在地表水監測工作中,將更多注意力放在了現場采樣上,忽略了地表水監測分析工作,實際操作中所采用的儀器設備和檢測分析技術也較為單一、落后,對地表水質量綜合評價和后續污染治理工作展開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4)監測系統建設不夠。由于地表水監測工作的系統性、專業性、復雜性等特征十分明顯,實際操作也容易受到設備、人員、環境的因素制約,對地表水監測工作質量帶來不利影響,而依托信息網絡技術建立地表水監測系統,就可以推動環境監測信息化、自動化發展進程,并加快數據信息分析處理效率,后續開展水環境整治工作也會更具針對性、連貫性和有效性,但是實際操作中,地表水監測信息系統建設還停留在水質檢測基礎層面,沒有朝著水環境自動監測、數據信息及時上傳分析、多平臺融合等縱深方向邁進;(5)監測過程管控不嚴。考慮到監測結果的準確性會對地表水質量科學評估、受污染程度分析、污染防治等工作帶來直接影響,因此在進行地表水監測時,還需要對整個工作過程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以便及時發現不足,并切實保證整個工作高效完成,保障所得監測數據的準確性。然而結合實際發現,地表水監測過程管控還不夠嚴格,尤其是針對一些細節之處,由于缺乏科學指導和規范,導致最終監測數據結果不準確;(6)人員素質有待提升。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也需要眾多專業人員參與其中,并且人員素質水平高低也會對最終工作實效帶來極大影響,但是現有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還無法達到要求,特別是在運用現代化設備技術開展工作相關能力方面,還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優化[3]。
只有從思想上充分認識到加強地表水監測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夠在實際行動中展現出來,這時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召開會議、講座等方式,加大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必要性宣傳教育力度,注意要細致講解地表水污染帶來的巨大危害和開展環境監測工作的緊迫性,在提高思想認識以后,就可以將地表水監測工作放到環境監測中的首要位置,推動其更好地實施[4]。與此同時,加強地表水監測工作頂層設計,以為該項工作科學展開提供有力指導,實際操作也要將工作重點落在明確地表水監測項目了解、制定具體工作計劃、明確各項內容實施標準、組建專業化工作隊伍等上面,進而為地表水監測工作順利展開和確保實際工作質量奠定良好基礎。
在健全完善工作機制引導下,地表水監測工作也能科學規范展開,并保障實際工作質量。實際操作中,需要對地表水監測工作內容進行細致了解,然后建立健全相應工作制度,在將各項工作緊密聯系起來的同時,實際作業也會更加規范地開展。同時,圍繞實際地表水監測類別和項目(詳見表1),對監測工作開展需要達成的目標、實際操作步驟、相關工作要求等進行仔細梳理,并采用規章制度的方式將其展現出來,特別是在監測工作流程方面,要注意體現監測流程的科學化和標準化特點,以推動實際監測工作更加有序、規范地開展,從而保障地表水監測質量[5]。

表1 環境監測中地表水監測項目分析
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需要眾多儀器設備、采樣技術、監測技術、分析技術等提供支持,并且設備、技術采用是否科學合理,也會對實際工作效率與質量帶來極大影響,再加上針對不同的地表水監測類目,實際工作所需儀器設備、檢測技術等也不盡相同,整個過程若出現選擇儀器和采用方法不恰當的情況,勢必會影響最終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地表水監測的重要作用也無法得到充分發揮。這時候就要密切聯系實際,根據所開展的地表水監測類別項目,對監測工作開展需要運用到的儀器設備、檢測分析技術進行科學選擇,并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對地表水監測儀器設備和相關技術進行優化創新,特別是在線水質分析儀、多參數水質檢測儀、紅外測油儀、遙感檢測技術、水質自動檢測技術等方面,必須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將這些最新儀器設備和檢測技術運用到地表水監測工作當中,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保證所得數據準確性[6]。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大數據、通信等技術在環境監測工作中也得到十分廣泛的應用,將之引入到地表水監測當中,就可以實現地表水監測系統的有效建立,并在該項系統中對不同類別項目的地表水監測模塊進行科學設計,針對不同項目監測工作的內容、流程、要求、數據等也能細致展現出來,確保各項監測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對于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所獲得的數據信息,也能通過網絡直接上傳到平臺,并充分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其進行快速分類、處理和分析,進而高效了解到地表水監測項目的實際水質情況,并為后續有針對性地開展污染治理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甚至還可以和環境監測平臺有效連接起來,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監測網絡,并為環境保護工作有效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由于地表水監測工作涉及的類別項目比較多,并且不同項目的監測重點、實施要求等也不盡相同,整個操作中也極容易受到人員操作、外在環境、采用技術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監測結果不夠準確,進而對地表水質量科學評價和水環境保護工作開展帶來極大影響。這時候就需要強化地表水監測過程的監督工作,以更好地把握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實際狀況,針對工作過程出現的不規范、不合理等情況,也能及時發現和采用對應措施進行有效解決,最終切實保障監測數據結果的準確性[7]。執行時,還可以將地表水監測監督工作與監測系統構建有效結合起來,不僅可以實現自動化、全過程實時監督,還能提升地表水監測工作整體質量。
地表水監測工作開展還需要眾多專業人員提供支持,人員素質水平高低也會對實際工作成效產生直接影響,這時候就要根據環境監測工作開展要求,對外引進一批專業知識扎實、業務能力較強和懂得運用現代化儀器設備和先進技術的優秀人才,并圍繞實際工作內容組織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執行時也要將重點放在新理念、新設備、新方法等講解和實踐應用上面,既能夠提高監測人員工作能力和技能水平,又能夠促使地表水監測工作效率與質量進一步提高[8]。甚至還可以將競爭、考核、獎懲等機制融入其中,可以幫助相關人員更好地認識到自身肩負的職責,讓自己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當中。
地表水監測是環境監測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做好地表水監測工作可以起到保證飲水安全和保護水生態環境的作用,實際操作中,要想取得這一理想效果,除了要深化地表水監測重要性認知以外,還要做好健全監測體系、采用科學方法、構建監測系統、強化過程監督等工作,以推動地表水監測工作更加科學、標準、規范地展開,實際工作質量也能得到有力保障。
相關鏈接
水質監測,是監視和測定水體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污染物的濃度及變化趨勢,評價水質狀況的過程。監測范圍十分廣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及各種各樣的工業排水等。主要監測項目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反映水質狀況的綜合指標,如溫度、色度、濁度、pH值、電導率、懸浮物、溶解氧、化學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另一類是一些有毒物質,如酚、氰、砷、鉛、鉻、鎘、汞和有機農藥等。為客觀的評價江河和海洋水質的狀況,除上述監測項目外,有時需進行流速和流量的測定當前,
我國水環境水質監測技術取得了較快速度的發展,當前我國水質監測技術主要以理化監測技術為主,包括化學法、電化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離子選擇電極法、離子色譜法、氣相色譜法、等離子體發射光譜(ICP—AES)法等。其中,離子選擇電極法(定性、定量)、化學法(重量法、容量滴定法和分光光度法)在國內外水質常規監測中還普遍被采用。近幾年來生物監測、遙感監測技術也被應用到了水質監測中。
在地表水水質監測中,由于監測儀器比較簡單,因此,物理監測指標數據往往比較容易獲得。常用的物理指標監測儀器有測定水濁度的濁度儀,測定色度所用的濾光光度計,測定電導率用電導率儀等,還有多功能的水質監測儀實現了同時測定多項物理指標的效果。
化學指標的監測是地表水監測的重點,隨著國家對有毒有機物污染監測的重視,在儀器的引起及研發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一些監測站已經引進了大中型實驗室監測儀,可現場監測Zn、Fe、Pb、Cd、Hg、Mn等重金屬及鹵族元素、銨態氮、亞硝態氮、氰化物、酚類、陰離子洗滌劑及Se等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