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秀娟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全文中80多次提到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與“數字”相關的關鍵詞,并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作為一項重要指導方針。在30多個省份的“十四五”規劃中“互聯網”一詞被提及200多次,“網絡”提到300多次,“數字”一詞被提及的次數更高達600多次。在中央部署總體戰略后,各地都紛紛跟進并為當地數字化進程構建了新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要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戰略布局,加快建設高速泛在、天地一體、云網融合、智能敏捷、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綜合性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等產業數字化,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全方位、全鏈條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疊加、倍增作用。要積極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主動參與國際組織數字經濟議題談判,開展雙多邊數字治理合作,維護和完善多邊數字經濟治理機制,及時提出中國方案,發出中國聲音。
“十四五”規劃中在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這一部分中提及,要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迎接數字時代,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
新基建領域廣受關注,充電樁迎來千億市場機遇。新型基礎設施簡稱新基建,包括5G網絡、特高壓、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7個領域。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未來10年尚存在6300萬個充電樁的缺口。
智慧物流助推供應鏈全方位升級,將深刻影響社會生產與流通方式。國家大力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智慧物流市場前景可期。中國智慧物流市場持續高速增長,據相關報告顯示,近10年來平均增速高于20%;另外,物流數智化再升級空間巨大,目前我國整體物流自動化平均水平在20%左右,對比發達國家的80%尚有巨大可開發空間。
數字鄉村建設提速,市場蘊含巨大潛力。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即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意見》提出,強化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持續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鼓勵各地拓展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重點發展農產品加工、鄉村休閑旅游、農村電商等產業。實施“數商興農”工程,推進電子商務進鄉村。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實施縣域商業建設行動,促進農村消費擴容提質升級。
新政策驅動智慧醫療行業發展,市場規模呈加速增長態勢。醫院信息系統建設規范、電子病歷規范、新電子病歷評級等針對醫療IT的政策越來越細化。醫療IT行業市場集中度提升,醫療信息化行業下游需求旺盛,未來2-3年將是加速建設期。從醫療IT廠商來看,訂單加速增長,行業資源將向大型企業集中。2022年2月28日,易觀分析發布《中國智慧醫療行業洞察2022》顯示,智慧醫療行業目前需求趨于穩定,在2022年預計達到3766億元市場規模。
推進媒體融合,打通“最后一公里”。“十四五”規劃指出,“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標志著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已從頂層設計,進入全面落實的新階段。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做強新型主流媒體”,使全媒體傳播格局、全媒體傳播體系的構建,有了明確的落腳點和突破口。以融媒體中心為支點,以點的突破推進面的延展,帶動全媒體業務的聚合、整合、融合,將是實施全媒體傳播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
培育發展智能制造新興產業,引領帶動產業體系優化升級。2021年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等8部門聯合對外發布《“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的具體目標為:轉型升級成效顯著,70%的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基本實現數字化網絡化,建成500個以上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培育150家以上專業水平高、服務能力強的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建成120個以上具有行業和區域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根據網絡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我國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制造市場規模由1421億元增長至1865億元,預計2025年達2347億元。
“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范發展、普惠共享的新階段。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后的主要經濟形態,是以數據資源為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為主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融合應用、全要素數字化轉型為重要推動力,促進公平與效率更加統一的新經濟形態。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作出“營造良好數字生態”的重要部署,促進發展與規范管理相統一,構建數字規則體系,營造開放、健康、安全的數字生態。建立健全數據要素市場規則,營造規范有序的政策環境,加強網絡安全保護,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B.P商業伙伴在科技領域深耕20余年,是科技領域數字生態媒體綜合服務平臺。致力于通過數字生態平臺,大力發揮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助力產業升級。百行百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行業差異化非常大,不同行業都有深耕于行業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從基礎層、平臺層到應用層,各個領域都有數量龐大的數字化企業,每個領域都有引領者。即使某些企業已經在一些領域非常優秀,但仍然需要優勢互補的合作伙伴。需要找到彼此,快速高效精準地找到,并開展技術、解決方案適配,共同拓展市場,聯合服務行業用戶。B.P商業伙伴與行業數字化服務商企業有多年的積累,連續多年支持企業開展生態合作,找到伙伴。相伴成長,共同發展。
B.P商業伙伴與《經濟》雜志社發揮雙方產業與傳播相結合的優勢,聯合發起“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促進產城融合,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合力促進數字經濟融合、健康、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重點關注四個方面。一是數字經濟七大重點產業,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二是數字產業化,包括數字產品制造業、數字產品服務業、數字技術應用業、數字要素驅動業。三是產業數字化,包括數字政府、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數字金融、智慧農業、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社區、智慧家居、智慧物流、數字商貿等領域。四是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省級數字經濟、地市級數字經濟、百強縣數字經濟。
擬發起成立“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智庫。匯聚智慧觀點,常態化營造學習數字經濟,踐行數字經濟的良好氛圍。國家大戰略需要靠各個行業的每一位實踐者的努力。圍繞數字經濟政策、熱點話題、優秀案例、標桿人物等方面開展系列報道。常態化開設數字經濟專題、專欄、專版、專區,講數字經濟實踐者的故事。通過數字經濟直播間、數字經濟高端對話、數字經濟大咖說、數字經濟故事、數字經濟案例等傳遞數字經濟實踐落地的聲音。
擬發布數字經濟系列知識圖譜。為政府、企業、機構等在參與建設數字經濟過程中,提供決策參考;通過數字經濟智庫洞察、調研分析、桌面研究,形成《數字經濟白皮書》,為業界精英提供智庫支持,發揮趨勢研判作用。
擬開展數字經濟系列活動。舉辦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系列沙龍、研討會;與地方聯動,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開展區域調研活動,發現地方數字經濟發展情況及先進案例,并宣傳推廣優秀經驗。與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共建數字經濟產業園,激發產業集群活力,聯合打造數字經濟標桿數字經濟園區。發揮數字經濟產業集群效應,推動數字經濟區域規模化發展速度、質量、效益。舉辦數字經濟投融路演活動,及時發布資本投資動態,及時發布企業融資需求,組織開展線上線下路演活動,搭建資本與融資方的橋梁。擬舉辦線上或線下“數字經濟峰會”,根據數字經濟重點產業、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區域數字經濟發展的四大維度匯聚精英觀點,交流思想,展示數字經濟成果,發揮引領者的典型示范作用。通過數字經濟高質量行動計劃的推進落實,助力加速實現我國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