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海明
美聯儲大印鈔票后又開啟加息周期,這種反復無常已對新興經濟體造成不負責任的沖擊!美國經濟此前在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下陷入半停頓狀態,經濟預期衰退更令美國企業及民眾無力還款的風險難以評估,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美聯儲,Fed)此前曾祭出包括降息至零、開啟無限量化寬松政策(QE)等重藥救急。由于該措施同時又導致美國的通脹持續高漲,美聯儲近期需要通過持續加息乃至縮表來遏制通脹,避免高通脹對美國的經濟帶來又一輪的沖擊。美聯儲政策的反復,實屬“我只為我,人人為我”,將為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埋下巨型定時炸彈。
平心而論,對美國自身而言,美聯儲大印鈔票之后,再通過加息遏制通脹的措施無可厚非,因為大印鈔票不但可全力保住瀕臨倒閉的美國企業及失業工人的生計,解除投資者對信貸市場崩盤、市場資金鏈斷裂的憂慮,確保疫情過后美國經濟還存在V形反彈的希望。此外,由于美國通脹形勢不容樂觀,在未來數月將繼續推高美國通脹水平,美聯儲近日因此祭出加息措施,以加大努力減緩處在40年來最高水平的通貨膨脹,此外5月還將宣布縮減9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的進程,以此應對高通脹的威脅。
美聯儲此舉,自是有利于美國自身的經濟,但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可能帶來以下幾個沖擊。
美元濫發令新興市場更加動蕩難安。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發之后,在美聯儲無限量QE措施下,投資者恐慌心理愈趨嚴重,加上市場流動性短缺,導致世界各地企業、央行和投資人蜂擁囤積美元或以美元計價的資產作為擔保品,并拋售包括新興市場在內的其他國家資產,不但導致美元融資成本飆升到歷史新高,也令國際投資者更難戒掉對美元的“藥癮”。
尤為嚴重的是,在環球經濟前景陰霾滿布下,新興市場國家如果想獲得更多美元或美元資產作為穩定國內經濟和貨幣匯率的外匯儲備,則需要向美國出口更多的原物料、家居用品和工業產品。這種不對稱的經濟合作模式,實質是將新興市場國家不斷增長的盈余回收,用于彌補美國無限量印發的鈔票和不斷攀升的赤字,也就意味著全球越來越多的窮人們未來需要更加努力生產,向美國富人們提供更多消費品、工業產品,用來獲得美元鈔票。
美聯儲加息容易引發新興經濟體爆發金融危機。
美聯儲加息將會導致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貶值,雖然一國貨幣貶值有利于其出口,但是由于主要進口市場的歐美國家經濟增長乏力、外需疲弱,因此雖然新興市場國家貨幣貶值,也無助于提高其出口競爭力,反而會導致這些國家的進口產品價格上漲。而且,美聯儲加息還會令美元更加強勢,從而加速資金從新興市場大舉流走,資金將進一步流回美國,不但多國貨幣容易遭受重創,也將導致這些國家股市動蕩,經濟受挫,很容易引發區域范圍內的金融危機。
美聯儲加息將加劇新興經濟體的債務風險。
新興經濟體今明兩年面臨外債償還高峰,例如土耳其、阿根廷1年內到期外幣債務比例均超過50%。在美聯儲加息、全球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償還美元債務成本,或將加劇全球特別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債務危機風險,這些經濟體的債務規模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急劇擴大,其償債規模在財政收入中的平均占比,從2010年的6.8%升至2021年的14.3%,已處于前所未有的高位。在美聯儲的持續加息和縮表之下,再加上全球經濟復蘇放緩,對外債償還能力已經極其脆弱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環球或將引爆新一輪的債務違約浪潮。
所以,美聯儲一時開啟無限量化寬松政策(QE),一時又開啟加息周期,令新興經濟體飽嘗泡沫與爆破的循環,體驗冰火兩重天的痛楚。正如一個人如果一時過飽、一時過餓,無疑將引發健康問題,新興市場總遭受“泡沫與爆破”的循環折磨,其經濟可能會出現長期難愈的“內傷”。
對中國來說,美聯儲加息將給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的貨幣體系、金融體系帶來影響甚至沖擊,屆時人民幣若能夠發揮“定海神針”的作用維持匯率的穩定,消除環球金融體系的脆弱和不穩定性,將有助于世界各國增強對人民幣的信心,提高與中國在經濟領域合作的興趣,不僅有助于進一步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也有助于中國與世界各國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框架下加強包括經濟、金融、貨幣互換等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