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龍
“一肩挑”,責任在肩、關鍵在挑。為培養造就一支“一肩挑”新型雁陣隊伍,陜西太白縣大力推進“一肩挑”村黨組織書記“選硬肩、練寬肩、鍛鐵肩、防歪肩”,2021年2月全縣44個行政村在全省率先實現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一肩挑”全覆蓋。運行近一年,“一肩挑”新型雁陣不僅挑起了黨對農村政治、經濟工作的全面領導,也為鄉村振興帶來美好前景。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目標,必須依靠好的帶頭人。如何選出群眾信服、組織信任的優秀“帶頭人”,把“拳頭”握得更緊?
太白縣緊盯實際,對44個村級班子運行狀況逐一進行研判,按照“先易后難、分類施策,一村一策、一人一檔”的工作思路,明確正向標準,突出政治首關,提出村級正職提名推薦5類條件;建立“負面清單”,列出村級正職12類不得推薦提名情形,推行村“兩委”干部任職條件“三級聯審”制度,確保依法依規選好人、選對人。
不久前,太白縣白云村綠柳繞堤、春光瀲滟,村集體盤活村民閑置用房改造的精品民宿內游人如織,食用菌產業園區內村民忙碌的身影,與這里的藍天白云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白云村“一肩挑”后新選配的村級班子更加團結有力,村黨支部書記齊永麗帶領村兩委干部經過反復研究謀劃,制定出“短中長”產業發展規劃,培育高山蔬菜、赤松茸、中藥材種植,精品民宿、智慧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村集體經濟迅速發展壯大,村民收入不斷提高,2021年全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10元。此外,村上還創新提出“村民議事會”制度流程,建立完善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禁毒禁賭會等制度,實現了在黨的領導下的村務共商、村民自治。
“‘選準、選出來’只是開好了頭,‘當得好、干得穩’才是關鍵。要注重‘優選’和‘育強’并重,引導‘一肩挑’干部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這是太白縣委主要領導在“一肩挑”村干部履職能力提升培訓班上的要求。
為切實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有效解決村干部學歷層次偏低、知識獲取途徑不暢、鄉村振興人才缺乏等問題,太白縣多措并舉、多方發力,不斷提升村干部抓落實、促發展的能力。突出思想淬煉和實踐鍛煉,堅持“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以基層黨建、鄉村治理、產業發展、鄉村振興、農業實用技術等為重點內容,邀請國家、省市級專家學者專題授課,2021年組織56人次“一肩挑”干部赴浙江麗水、衢州等地現場觀摩、交流經驗。
為充分激發“一肩挑”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與活力,太白縣堅持多維度多層次關心激勵干部,切實解決“一肩挑”干部后顧之憂,讓大家經濟上有盼頭、政治上有希望,引導干部安心干事、奮發有為。
太白縣以實現村干部“崗位職業化、報酬工薪化、待遇保障化”為目標,把提高村干部待遇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工程來抓,建立村干部“基本報酬+績效補貼+村級集體經濟貢獻獎勵”的結構性崗位補貼長效機制。調整后村干部平均每月基本報酬增幅達40%以上。同時,調整村干部績效補貼占比,堅持獎優罰劣、拉開檔次,結合基層黨建、鄉村振興、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中心工作合理設置績效考核優秀指標比例,極大地激發了村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探索建立村干部補貼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掛鉤機制,每年從村級集體經濟收益中拿出一定份額的資金作為貢獻補貼獎勵,嚴格貢獻補貼核算、聯審、備案等程序,精準認定可用于發放村組干部補貼的范圍及金額,避免和杜絕違規發放補貼;允許在村集體經濟組織兼職的村干部,可根據生產經營情況經集體研究同意后領取經營管理報酬,不斷激勵村干部積極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使村級黨組織引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作用充分彰顯,使農村干部的補貼待遇同步提升,真正讓村干部看到“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
為進一步規范“一肩挑”后村級權力運行,太白縣在工作中積極探索,重點突出對“一把手”人權、財權、事權監督管理,確保“關鍵少數”思想“不跑偏”,行為不“越軌”,精力“不分散”,努力當好推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領頭雁”。
建立權力清單。以深化村務公開、規范干部用權、強化權力監督為重點,全面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建立村級小微權力事項和村級班子主要負責人責任“兩個清單”,梳理細化清單事項69項,明確事項辦理流程。
規范權責運行。完善村級議事決策的權責關系,建立健全村級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和合作經濟組織等村級組織議事規則,細化“四議兩公開”的具體要求和程序,防止一肩挑“挑私不挑公、守土不盡責、為民不辦事”。
厘清職責分工?!耙患缣簟备刹坎荒艽笫滦∈乱话炎?。“一肩挑”后合理的分工比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太白縣將“指導村級班子科學合理分工”要求寫入《基層黨建工作要點》,由鎮黨委書記主抓,指導各村詳細分工,厘清“一肩挑”干部和其他村干部崗位職責、基本權限,激發副職活力,幫助他們十指合拳、一人定調、十指彈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