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嘉賢
【摘要】伴隨著社會發展的進一步加快,家長不僅關注小學生學習的情況,同時對于小學生成長過程中的身體健康狀況也有了更高的關注。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重視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要能夠為小學生提供更多參加體育鍛煉的機會,使小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真正得到有效強化。因此,很多小學都安排了固定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有效地緩解自己的學習壓力,強健學生的體魄,使學生能夠真正實現健康、和諧以及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問題;改進措施
前言
都說少年強則國強,小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擁有強健的體魄對于小學生來說十分重要。現代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對于小學生教育的重視程度也在持續提升。而作為學校,也需要能夠加大體育活動課程的開設力度,使得小學生的學習壓力能夠真正得到有效緩解,促使學生的學習環境能夠真正實現和諧以及健康,進而達到優化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在小學階段組織體育大課間的活動不僅能夠使得小學生的課余生活得到進一步豐富,同時也能提升小學生的參與度,教學價值整體較高。
一、豐富活動內容,引導學生釋放壓力
從現階段東塘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小學生之所以對于體育大課間活動缺乏足夠的興趣,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活動內容具有較強的單一性,沒有結合小學生的實際需求進行活動內容的設置[1]。從教師的角度來講,在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要能夠從方式以及方法的角度出發做出相應的改變。教師在進行活動內容設計的過程中,要能夠體現出差異化的特點,尤其是從小學生自身的角度來進行分析,不僅不同年齡段的小學生在體能以及思維能力方面普遍存在著差異,而且即使是同齡的小學生也同樣體現著運動興趣、運動水平以及運動習慣方面的差異性。作為教師,則需要能夠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不斷地豐富大課間的活動,推動小學生的健康以及良好發展。
例如:教師在大課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可以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花樣跳繩、踢毽子、竹竿舞、啦啦操、抖空竹、武術操等相關方面他們比較感興趣的活動。一方面能夠使得大課間的體育活動內容得到有效豐富,另一方面也能使得學生的體質訓練效果得到有效的優化。對于低年級段的小學生來說,由于他們的體能以及思維能力都還十分有限,因此,教師在實際進行大課間體育活動設置的過程中,則可以多融入一些趣味性的活動來激發小學生的興趣,包括踢毽子以及簡單的啦啦操等都是十分常用的活動形式。而對于一些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體能已經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而且學生的思維發展水平相比于低年級來說也有了較大幅度的發展,對此,教師在設置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則可以嘗試融入花樣跳繩、抖空竹等具有一定難度但是能夠滿足小學生興趣需求的活動。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自身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體育素養以及體育運動能力,伴隨著身體的發育,體能方面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對此,教師則可以為小學生設置一些競技類的活動,一方面激發他們的興趣,同時也能有效培育小學生的競爭意識,使得小學生能夠在活動的過程中真正釋放自己的壓力,這樣的活動模式有效地打破了傳統單純以課間操為主要模式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所帶來的枯燥感,小學生的接受度相對更高。
二、創新活動形式,激發學生體育活動興趣
通過對于廣州市花都區新雅街東塘小學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情況進行調研發現,此類活動的開展多數情況下都是通過集體的方式來落實的。但是這樣的模式并不適合現代學校。在這一過程中,只有部分的小學生能夠得到鍛煉,有些女小學生由于對活動的參與度較低,很難達成活動的目標。尤其是一些類型的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并不適合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如果強制要求學生參加,在實際鍛煉的過程中小學生則非常容易出現受傷的問題,進而影響小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難以保證鍛煉的效果。因此,在實際落實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作為教師,就需要能夠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活動的項目進行合理有效的選擇。要能夠結合學生的班級以及年級等方面的情況選擇不同的鍛煉項目,使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身心發展特點獲得相應的鍛煉,在培育學生鍛煉熱情的基礎之上,達到預期的鍛煉效果。
在實際確定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充分考慮學生的年級情況,一方面要能夠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興趣愛好情況,另一方面也需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實際。在活動形式方面,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積極地進行創新。要打破以往單純的通過集體的方式組織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模式,也可以適度結合小學生的興趣將其劃分成若干個小組或是允許小學生以個人為單位參加大課間體育活動。例如:有部分小學生對于中國的傳統武術非常感興趣,在對這一部分小學生進行引導的過程中,則可以將有相同興趣的小學生組織到一起,安排教師為小學生進行武術操、武術基礎動作等相關內容的傳授,并且在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為小學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使得小學生的興趣能夠真正得以有效滿足,最大限度地激發小學生的活動參與興趣。除上述之外,有一些小學生非常喜歡踢毽子、跳花繩以及直排輪等相關方面的活動。在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都可以融入相關的內容,一方面能夠達到幫助小學生強身健體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激發小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進而為他們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積極意義,同時更是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得以高質量以及持續開展的重要前提條件,從實踐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樣的活動模式不僅受到了教師的歡迎,也得到了小學生的高度認可。
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落實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過程中,雖然還存在一系列的問題,但是為了真正推動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作為教師,則需要能夠結合存在的問題不斷地對于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形式等進行有效的調整,使得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能夠更多地體現出制度化、規范化以及特色化的特征,進而推動小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使得活動的時效性能夠真正得到有效保障。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小課題“大課間體育活動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與具體應用模式改進研究——以廣州市花都區新雅街東塘小學為例”(課題編號:GDXKT27394)成果】
【參考文獻】
[1]王娟.淺析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策略[J].新課程,2021(51):125.
[2]葉海潮.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的組織方法探索[J].新課程,2021(48):143.
(責任編輯:黃潔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