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海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和家人身體健康,科學有效的養生方法有助于使您和家人保持身體健康。
不熬夜,順應四時,規律作息
如今,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互聯網的發展及夜生活的豐富,讓許多人養成了熬夜的習慣。“每天工作繁忙,晚上加班或者帶孩子,感覺只有睡前這段時間,是完整屬于自己的?!边@是當今不少年輕人的心聲。而中老年朋友,同樣也容易因為看劇、玩小游戲等習慣,逐漸發展為熬夜的群體之一。
眾所周知,熬夜對身體有百害無一利。中醫認為,子時(23時至1時)膽經當令,膽氣生發起來,全身氣血才能隨之而起,而養膽經的最好辦法就是睡覺。如因熬夜錯過了這個時間睡眠,肝膽就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容易出現精神不振、面色發黃、內分泌失調等問題,長此以往會誘發多種疾病。對孩子來說,熬夜還會影響長高。
關于入睡時間,中醫認為應順應四時變化,進行必要的調整。春夏兩季可以晚一點睡,清晨早點起床。此時晝長夜短,陽氣生發,晚一點睡可以順應季節特點,但最好不要超過晚上11點。
在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轉向收斂、閉藏。宜早臥,以順應陽氣之收斂、陰精之收藏,以養“收”氣;宜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太過。一般認為,應在晚上10點前睡覺。
冬季天氣寒冷,大自然陽氣下降、陰氣旺盛。早臥晚起可以盡量減少能量的耗散,有利于人體陽氣的潛藏。但需要注意的是,所謂“晚起”并不是指睡懶覺,而是相比其他季節晚一點起床。
莫亂吃,均衡膳食、科學進補
“只喜歡大魚大肉,不喜歡吃蔬菜瓜果。”“想吃什么就隨便吃,想什么時候吃就什么時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這是生活中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問題。須知,這種不健康的飲食方式,會極大地加重身體負擔,輕則引發各類疾病,重則威脅生命安全。
挑食會讓機體攝入的營養失衡,導致身體肥胖,誘發消化系統疾病或心腦血管疾病。而暴飲暴食,則會誘發急性胰腺炎等急癥。有調查顯示,最近幾十年來,由于人們的膳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脂肪攝入越來越多,蔬菜、水果吃少了,油、鹽的攝入量居高不下,不少人出現了血壓異常、空腹血糖超標、膽固醇水平升高等問題。
因此,養成均衡的膳食習慣很重要。要保證食物種類多樣,以谷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各種食物都要吃,不要挑食或偏食,這樣才能吃出健康。食物沒有好壞之分,重點看搭配是否合理。比如,紅燒肉中飽和脂肪酸含量比較高、能量高,只要不多吃,同時避免或少吃其他高脂食物,再多吃蔬菜、水果也是合理的。當然,本身有高血壓、糖尿病、痛風等基礎疾病的患者,一定要關注相關飲食禁忌。
很多人喜歡通過飲食進補,強身健體。但需注意,進補也須順應四時變化,同時因人而異。如春季氣候溫和,萬物生長向上,五臟屬肝,故宜補肝,如吃韭菜炒蛋;夏季氣候火熱,人體喜涼,五臟屬心,故宜清補,如吃西瓜盅、荷葉絲瓜粥;秋季氣候涼爽,機體干燥,五臟屬肺,故宜滋陰,如吃銀耳百合羹;冬季氣候寒冷,陽氣深藏,五臟屬腎,故宜溫補,如吃歸芪雞。
同時,要區分個體的陰陽、虛實、寒熱體質,再根據藥食的寒熱屬性,按照“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原則糾正人體體質的偏頗,調節人體陰陽平衡。
少生氣,調節情志,凡事看開
很多疾病和生氣有關。中醫認為,情志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有“百病皆生于氣”“怒傷肝”的說法?,F代醫學認為,情緒上的變化會導致細胞代謝異常及內臟、血管、內分泌、免疫功能等人體的生理活動發生變化。
因此,面對不良情緒時,每個人應根據自己不同的生活習慣和愛好,分散注意力??梢詫W著合理有序地安排生活和工作,幫助自己更好度過季節變換期。當覺察情緒波動時,要做到不過激、不壓抑,把積聚、潛藏在心中的不良情緒,通過適當的方式宣泄出去,比如聊天、喝咖啡、看書、聽音樂、健身等,以盡快恢復心理平衡。
多運動,因人而異,量力而行
很多人不愛運動,既有工作忙,也有自身懶惰的原因。眾所周知,適當運動能增強人體的耐寒抗病能力,提高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增加大腦皮質的靈活性,保持頭腦清醒和精力旺盛。中醫認為“動則生陽”,科學運動可以充實鼓舞身體陽氣,有助于強身健體。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應適時有度、循序漸進地進行??筛鶕€人的體質和喜好選擇散步、爬山、打球、跑步、做操、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改善人體的循環系統,增加肺活量,提升正氣。體質較好者,可增加一些負荷量,如延長跑步的距離和時間等。
當然,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以損害身體健康為代價;以自身不感到疲憊為宜,每次鍛煉時長以0.5~1小時為佳。運動過程中,切勿大汗淋漓,造成陽氣耗損。當周身微熱,尚未出汗時就可以停止,以保證陰精的內斂。
鍛煉時如果出汗較多,應適當補充水,有條件的可以喝一些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這樣能更有針對性地補充運動時丟失的營養,還能加速運動后疲勞的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