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瑩
上幼兒園的小偉,四肢出現米粒大小的疙瘩,而且很癢。家長帶小偉到皮膚科就診。經醫生詳細詢問病史和仔細檢查,診斷他患了小兒癢疹。治療2周后皮疹消退,局部可有色素沉著。
小兒癢疹是一種急性或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的總稱。其主要損害為風團樣丘疹、結節和繼發性皮疹,奇癢難忍,致病原因較復雜。
小兒癢疹多在兒童期發病,常發生于丘疹性蕁麻疹或蕁麻疹之后,與胃腸功能紊亂及內分泌障礙可能有一定關系。初為風團及風團樣丘疹,待此皮疹逐漸消退后,即出現正常皮色或淡紅色丘疹,米粒至綠豆大小,質較硬,稱為癢疹小結節,亦可發生丘皰疹。瘙癢劇烈,常因搔抓而出現表皮剝脫、抓痕、血痂或濕疹樣變。繼發感染時,可發生膿皰瘡及淋巴管炎。數日后,皮疹可自行消退,留有黃褐色色素沉著,嚴重者可發生點狀小瘢痕。皮疹呈慢性病程,可此起彼伏交替發生。皮損多散在分布,亦可密集成簇。
皮疹好發于四肢伸側,兩側對稱,下肢病變往往較上肢重,軀干及頭面部亦可發生。本病常伴有淋巴結腫大,多見于頸部、腋窩及腹股溝處,淋巴結腫大時,不紅、不痛、不化膿。本病常因病程較長,患兒可出現消瘦、營養不良等癥狀。常遷延至青春期逐漸痊愈;也有少數患兒至成年仍然不愈。
本病病因較復雜,往往難以確定發病原因。因此,要仔細尋找發病原因,并防止蚊蟲叮咬。局部可外用各種劑型的糖皮質激素,角化顯著的可外貼含醋酸曲安奈德及新霉素的膚疾寧等硬膏。瘙癢劇烈者可在醫師指導下口服抗組胺藥,選用兩種以上藥物聯合或交替使用,如氯雷他定配合鹽酸西替利嗪口服。對于難治型癢疹,可短期口服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