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谷平




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南京市文投集團作為地方大型國有文化企業,近年來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復導致各業務板塊遭受重大影響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精神,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保障功能和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國有文化資本投資運營集團,2019—2021年連續三年榮獲“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單位,為增強群眾文化幸福感、提升城市文化競爭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貢獻了文投力量。
一、緊緊圍繞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把穩方向
2016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對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作出重大部署。五年多來,南京市文投集團黨委始終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永葆國企的政治本色,為企業改革發展提供根本政治保證。
持之以恒抓學習。堅持和完善集團“第一議題”學習制度,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會“第一議題”,并作為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和基層支部“三會一課”的主題主線,堅持對標對表,常態化、實效化抓好落實,確保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和上級黨委要求不折不扣落實到位。加強對基層黨組織日常學習的工作指導,強化巡學旁聽,督促各基層黨組織認真執行“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抓牢抓實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學習,筑牢思想根基。
旗幟鮮明講政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講好雨花英烈故事,傳承弘揚“兩高一大”雨花英烈精神。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集團整合文化資源,攻堅克難,在“七一”前如期完成雨花臺烈士陵園配套紅色劇場——南京雨花劇院建設并開放,推出南京首部紅色浸沒式駐場演出《代號1921》,打造傳播、體驗雨花英烈精神的重要文藝精品展演基地,讓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通過生動的文藝體驗形式,賡續精神血脈,筑牢信仰之基。全面落實南京市委巡察整改專項督查的整改要求,深刻吸取巡察反饋問題的教訓,完善內控管理制度,不折不扣抓好整改落實工作,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確保各項整改問題“不回潮”。
服務大局顯擔當。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在抓好自身學習教育的同時,努力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心又走“新”。2021年集團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創排了大型原創交響組歌《雨花臺——信仰的力量》,作為南京市黨史學習教育主題課程,并在國家大劇院演出,引發熱烈反響。打造“紅色藝術課堂”特色黨史學習教育品牌,共為近10萬名黨員干部群眾奉獻了110場紅色演出。其中,話劇《雨花臺》等多部劇目受邀赴國家大劇院演出,話劇《人間正道是滄桑》在北京、上海、長沙等18個城市巡演34場,為唱響建黨百年華章貢獻文投作為。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加強南京“文學之都”品牌的市民可知度,積極承擔全市1000處“世界文學之都地標網絡”掛牌任務。
二、緊緊圍繞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強好基層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近年來,南京市文投集團黨委堅持以建強基層戰斗堡壘為重心,強黨建促發展的內生動力不斷激發。
推動標準化規范化建設。規范基層黨建工作,出臺《基層黨組織書記履職評價辦法》等規章制度,每年年初印發《年度黨建工作要點》,與各基層黨組織書記簽訂年度黨建工作目標責任書,黨委會定期專題研究黨建工作,常態化召開基層黨組織書記季度工作例會,用好《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手冊》等一系列工具。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建立集團黨委委員掛鉤聯系基層黨組織制度,定期赴基層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檢查、指導。提升黨務干部能力水平,嚴格政治標準,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和專職黨務人員。確保“項目拓展到哪里,支部就延伸到哪里”,在企業業務發展“走出去”中,要求第一時間在當地成立黨支部,讓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
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以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清單制為抓手,將意識形態工作納入所屬企業和部門年度考核。每年制定《年度意識形態工作要點》,每半年召開一次意識形態領域分析研判會。重點守好文藝宣傳的意識形態主陣地,完善文藝作品內容審核機制。強化網絡意識形態和網絡安全工作,加強“兩微一端”內容審核和管理。聚焦存在意識形態風險的重大文化活動,強化事前意識形態審核和應急預案管理,確保全年不發生一起意識形態安全事故。
打造基層黨建品牌矩陣。充分發揮集團各板塊在創作演出、創意設計、文化綜合體運營、國際交流、金融服務、會展活動等方面的優勢,深入挖掘品牌內涵,持續構建以思想文化宣傳為指向、以美好文化產品與服務為載體、具有較高辨識度和影響力的文投特色黨建品牌矩陣,把黨建工作融入業務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集團“寧劇力”黨員教育實境課堂、“星火文創”書記工作室、“寧聚先鋒”入選南京市宣傳文化系統第一批基層黨建品牌。充分發揮校企優勢,推動所屬演藝集團黨委與南京體育學院武術與藝術學院開展黨建共建合作,探索打造特色黨建品牌。
三、緊緊圍繞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管牢大局
深入學習領悟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精神,特別是關于毫不動搖地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的重要決策部署,聚焦主責主業,謀好大事要事,切實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金鑰匙”,著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國有文化資本投資運營集團,全力爭創全國文化企業30強。
推動“十四五”規劃落地。從黨和國家事業大局出發,謀劃集團發展戰略,編制出臺集團“十四五”規劃和二級企業三年行動計劃和目標。積極服務國家區域戰略,推動“扎根南京、輻射南京都市圈、示范江蘇、走向全國的城市文化生活示范運營商”的文投愿景落地,牽頭發起成立南京都市圈文化產業創新聯盟,聯動南京都市圈9個城市相關文旅產業集團,探索推進南京都市圈城市文化產業一體化發展的新路徑,共同推動南京都市圈內各城市文化產業協同發展,服務南京都市圈一體化建設。大力推動文化和科技融合,以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專家組為依托,牽頭成立紫金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研究院,打造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國家級平臺,加速培育發展數字文化產業。
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以及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高標準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各項任務。探索任期制和契約化特色改革經驗,按照充分競爭領域企業、子集團和相對競爭領域企業三個批次,循序漸進、分類推進,在2021年底完成全部二級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改革,相關經驗做法在中央文化體制和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文化體制和發展工作簡報》2021年第44期、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辦公室《南京改革》2021年第44期專題報道。
強化企業改革創新保障。加強所屬企業體制機制創新保障,全面激活企業改革創新活力。2021年、2022年,集團連續2年出臺年度1號文件《改革創新十條措施》,每月設立文投火花日,支持所屬企業在內容生產創新、文化科技融合創新、模式業態創新、組建創新聯合體、員工內部創業、混合所有制改革、總部服務創新等方面大膽探索,讓改革創新在集團內蔚然成風。
四、緊緊圍繞雙效統一定位促好落實
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動國有文化企業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指導意見》。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南京市文投集團黨委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斷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促好文藝精品創作生產。配齊建強六個市屬文藝院團的黨支部力量,抓好主題文藝創作,聚焦迎接二十大、禮贊新時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圍繞長江文化、城市微更新等南京特色題材,創排話劇《小西湖》(暫定名)、《民生巷11號(Ⅱ)》,雜技劇《大橋》,舞蹈《畢業歌》等一批弘揚時代精神、反映現實生活、書寫南京故事的文藝精品。推動“好戲多演”,繼續辦好“紅色藝術課堂”,加大情景組歌《雨花臺——信仰的力量》、沉浸駐場演出《代號1921》、越劇《金粉世家》《上鄰下舍》、京劇《梅園往事》等優秀劇目演出場次,用好南京文化藝術中心、太陽宮劇場等陣地,新建2—3家精品小劇場,持續放大南京演藝演出季、紫金小劇場藝術節等活動影響力,全年奉獻演出超過200場,營造謳歌新時代、奮進新征程的濃厚氛圍。
促好優質文化產品示范打造。全力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標,以再現城市歷史景觀和人文風貌為主線,開工建設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二期;以電影藝術沉浸式體驗為主線,完成大華大戲院業態提升;以商業藝術復合業態為主線,實施新街口藝術大樓改造。豐富高品質文商旅融合消費產品,充分借助數字技術,推出《大報恩寺博物館奇妙夜》《金陵尋夢·夜瞻園》等數字化沉浸式演藝劇目。持續辦好南京森林音樂狂歡節、南京文學季、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等城市文化活動。激發四百年藝術老字號當代活力,深入實施十竹齋品牌復興計劃,啟動十竹齋集團上市籌備工作,辦好十竹齋藝術季、南京國際藝術博覽會等品牌藝術活動。扎實推進“文學之都”空間建設,運營好“南京文學客廳”,策劃開展文學課、大師課等各類特色活動100場以上;建成玄武門“文學+”空間,新增運營1—2個“文學+”示范空間、10個“梧桐語”城市客廳,打造一系列面向公眾的優質體驗產品,讓街頭巷尾充滿文化氛圍,進一步涵養市民的文學氣質和人文品格。
促好城市文化走出去。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依托南京名城推廣中心、南京市文學之都促進會等,借助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平臺,深入推進國際交流促進工程,加強與世界“文學之都”城市聯系合作,常態化開展“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國際文學家南京駐地計劃、南京文學作品翻譯資助計劃、國際漫畫家環球駐地項目等國際交流活動,持續發出南京聲音。總結“文學之都”創建經驗,全力推進南京創建“全球學習型城市”籌備工作,正式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官方申請材料,助力南京打造新的文化名片。
五、緊緊圍繞黨管人才要求帶好隊伍
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牢牢把握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原則,不斷完善適應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和市場競爭需要的選人用人機制,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國企干部人才隊伍。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激發用人主體的主觀能動性,深化用人改革,允許所屬二級企業自主選聘內外部經營人才,一年試用期滿經考核合格后,可申請納入集團干部管理。精準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對于企業新興業態的研發投入,可以視同企業利潤;對于承擔集團認定的重大項目、戰略項目和難點項目的企業,按照“一企一策”原則,合理設定考核目標和薪酬激勵。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評價體系,用好用活各類人才。明確下屬單位負責人改革創新探索中的容錯糾錯條件,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更好地激發各類人才改革創新的活力和干事創業的動力。
營造用人識人育人良好環境。強化攻堅克難獎勵,對完成攻堅克難任務的團隊和個人,每年設置超100萬元的攻堅克難獎勵。強化提拔重用激勵,對取得突出業績的一線干部,及時召開黨委會研究,給予提拔重用。強化使命文化鼓勵,健全員工榮譽和關懷體系,提升員工對“讓城市文化生活更美好”文投使命的認同感,激勵各級干部人才擔當作為。進一步提升集團管理效能,堅持周三“無會日”,做到能電話不見面、能口頭不書面、能線上不線下、能個別不開會,讓實干、快干、巧干、創新干在集團蔚然成風。
狠抓干部隊伍黨風廉政建設。堅持嚴的主基調,把全面從嚴治黨貫穿于黨的建設各方面。組織集團上下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對“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的意見》,繼續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攻堅戰持久戰。壓緊壓實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突出抓住“關鍵少數”,重點抓好對下屬企業“一把手”和班子成員的監督,定期與企業“一把手”開展監督談話,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的進行批評教育,構建從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到所屬企業一把手、班子成員的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監督責任體系。
南京市文投集團將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和省市黨代會要求,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進一步激發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用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強人民精神力量,充分激發人民群眾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巨大熱情,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系南京市文化投資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責任編輯:劉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