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儀


【摘要】目的: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與阿加曲班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腦梗死加重患者的效果。方法:將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作為實驗時段在該時段錄入我院中就診的60例急性腦梗死加重患者作為實驗樣本。將腦梗死后加重的患者分為兩組,其中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組,共計32例患者,阿加曲班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組,共計28例患者,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同時在患者治療完成后,由醫(yī)務人員對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狀況進行記錄,對兩組患者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阿加曲班聯(lián)合阿司匹林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患者的總有效率為53.57%,相較于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組的84.38%來說明顯更低,兩組數(shù)據(jù)經(jīng)對比分析,組間差異顯著(P<0.05);在治療完成后,兩組患者的MRS與NIHSS評分均有所改善,但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組患者的康復狀況更顯優(yōu)勢,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在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治療時,將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應用于患者的治療中,能夠有助于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對于患者恢復效果來說,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替羅非班;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急性腦梗死;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2--01
急性腦梗死在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這種病情發(fā)病的因素極為復雜,屬于臨床上高致殘率和致死率的疾病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血小板激活在動脈粥樣硬化中起到十分關鍵的作用,所以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抗血小板治療,成為了患者康復的關鍵[1]。借此提高患者的康復質量,阿司匹林以及替羅非班都是臨床上對血小板有良好的抵抗效果的藥物,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用藥,能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鹽酸阿加曲班氯化鈉注射液作為一種凝血酶抑制劑,也常被用于腦梗死的治療中來,其不依賴抗凝血酶Ⅲ發(fā)揮作用,相較于其他抗凝血藥物,安全性更高,能夠有效的防止病情的發(fā)展[2]。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尤其對于急性腦梗死后病情加重的患者,應該抗血小板治療還是抗凝血治療,或聯(lián)合應用相關藥物治療,并沒有統(tǒng)一的意見[3]。本研究將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作為實驗時段,在該時段錄入我院治療的60例急性腦梗死后加重的患者作為實驗樣本,分析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與阿加曲班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的效果,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以下為實驗結果和過程。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作為實驗時段,在該時段錄入我院治療的60例急性腦梗死后病情加重的患者作為實驗樣本。分為替羅非班氯化鈉治療組與阿加曲班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組。替羅非班組患者由18例男性患者和14例女性患者組成,年齡最大者79歲,最小者46歲,平均年齡(61.9±5.9)歲,阿加曲班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組患者由16例男性患者和12例女性患者組成,年齡最大者76歲,最小者51歲,平均年齡(62.8±5.1)歲。
納入標準:與《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4]中腦梗死診斷標準相符;患者于入院后出現(xiàn)病情加重,NIHSS評分與基線相比較至少加重1分且總分<20分;患者可接受后續(xù)隨訪調查;無出血性疾病。
排除標準:患者無法接受本次后續(xù)調查;出現(xiàn)顱內出血;患者存在原發(fā)性血液疾病或其他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缺乏正常認知能力無法配合研究。
患者對本次研究均知情且同意自身資料調取,在完成患者基本資料統(tǒng)計后,確認患者基本資料可納入本次研究進行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療時調整血壓以及高血糖治療,針對高血脂的患者,應叮囑其保持低脂、清淡飲食,同時避免使用高油脂、高糖分、辛辣刺激等食物,戒煙、戒酒。
藥物治療:所有入組患者入院時均根據(jù)實際情況給與阿司匹林腸溶片單抗或阿司匹林腸溶片聯(lián)合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雙抗治療,處于發(fā)病4.5小時內患者給與rt-PA靜脈溶栓治療。
實驗組:給與鹽酸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治療,停用其他抗血小板藥物,首先以0.3-0.5mg團注,后以0.1ug/(kg·min)的速度繼續(xù)維持靜脈滴注48h,之后的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同加重前。
對照組:給與阿加曲班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治療,患者在進行治療時每天服用1次阿司匹林腸溶片,每次100mg。患者在治療開始的兩日內,每日給與阿加曲班60mg,24小時持續(xù)靜脈滴注,其后的五日中,每日阿加曲班20mg,分為早晚各10mg,每次3小時靜脈滴注。之后的抗血小板聚集方案同加重前。
1.3 評價標準
治療結束后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標準:和治療前相比,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NIHSS評分)減少91%-100%為治愈,評分減少在90%以下但高于45%則視為顯著進步,評分減少低于45%但高于18%為進步,評分減少低于18%或者增加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shù)×100%。
記錄患者的NIHSS、MRS評分,記錄時間點為治療后48h、治療后7d以及治療后3個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在開展本次實驗統(tǒng)計檢查時,選擇計算機軟件spss22.0對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根據(jù)實驗結果數(shù)據(jù)特征進行統(tǒng)計學計算,確認P<0.05則判斷計量數(shù)據(jù)、計數(shù)數(shù)據(jù)可參考。
2結果
2.1 總有效率比較
阿加曲班注射液聯(lián)合阿司匹林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53.33%,相較于替羅非班組的83.33%來說明顯更低,兩組數(shù)據(jù)經(jīng)對比分析,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2.2 NIHSS評分與MRS評分的比較
在治療完成后,兩組患者的MRS與NIHSS評分均有所改善,但實驗組患者的康復狀況相較于顯更優(yōu),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2、3。
3討論
在近年來的臨床研究中表明,在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患者的急性缺血事件中[5],血小板聚集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抗血小板藥物能夠有效預防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的發(fā)病同時還能有助于預防患者出現(xiàn)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復發(fā),對于患者的康復來說有良好的效果,并且這種藥物機理已經(jīng)在臨床上受到了相關醫(yī)務人員的高度認可,受到了循證醫(yī)學的支持[6]。因此在對急性腦卒中患者的治療時,醫(yī)務人員建議將抗血小板藥物應用于患者的治療中能夠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對于患者后續(xù)的遠期療效提升來說,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替羅非班為糖蛋白Ⅱb/Ⅲa受體拮抗劑,隨著神經(jīng)介入技術的發(fā)展,被廣泛應用于急性大血管閉塞腦梗死介入開通手術或靜脈溶栓橋接介入手術的患者中,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7-8]。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抗血小板策略中國專家共識推薦如術中出現(xiàn)急性血栓形成,可使用替羅非班[9]。替羅非班半衰期短,給藥5分鐘后對血小板的抑制作用可達95%以上,可有效防止血栓進一步形成,改善血管內皮功能,對血小板影響較小,停藥后3小時內血小板功能可基本恢復,是目前最強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
阿加曲班是一種凝血酶抑制劑,這種藥物能夠與凝血酶活性位點相結合,抑制其誘導,催化血小板的形成,有助于預防患者血栓的再次形成。除此之外,阿加曲班抗凝時不會對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和數(shù)量產(chǎn)生影響,能夠保持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維持至正常范圍內,使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在對急性腦梗死后加重患者進行治療時,將鹽酸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應用于患者的治療中,能夠有助于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對于患者的遠期療效來說,有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翔宇,宋麗梅. 阿加曲班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護理干預研究[J]. 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21,35(01):100-101.
[2]沈明強,吳冠會,董曉峰,等.阿加曲班抗凝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7,30(2):141-143.
[3]李美玲,苑斌.阿加曲班、丁苯酞、阿司匹林聯(lián)合治療進展性缺血性
[4]腦卒中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20,36(7):989-992.
[5]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神經(jīng)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2014[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2015,48(4):246-257.
[6]賈朝輝,王冉,呂樹萍,邢紅志,胡建勇. 阿加曲班輔治對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生活質量、血液流變學及血清CPP、NT-proBNP的影響[J]. 臨床誤診誤治,2020,33(12):42-47.
[7]周鐵仁,丁慶剛,王維佳,李建軍. 急性腦梗死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分析及阿加曲班療效觀察[J]. 中國藥業(yè),2020,29(24):92-95.
[8]李久全. 穿支動脈腦梗死靜脈溶栓后再閉塞急性期應用替羅非班的臨床研究[J].臨床薈萃,2019,34(5):420-422.
[9]許麗華,陶琳,周安,等.替羅非班在急性腦梗死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8,32(1):163-164.
[10]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yè)委員會介入學組.缺血性腦血管病介入治療抗血小板策略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5,95(11):803-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