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流產后關愛對人工流產患者術后有效避孕的作用。方法:選取我院80例人工流產患者,宣教前先對80例患者進行避孕知識知曉率、避孕方法掌握度、避孕依從性調查問卷數據采集,數據采集后再進行流產后關愛宣教并采集相同數據,分析宣教前和宣教后患者的避孕知識知曉率、避孕方法掌握度、避孕依從性。結果:宣教后患者的避孕知識知曉率、避孕方法掌握度、避孕依從性均高于宣教前(P<0.05)。結論:流產后關愛可提高患者避孕知識知曉率、避孕方法掌握度、避孕依從性,臨床護理作用巨大,可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流產后關愛;人工流產患者;術后有效避孕
【中圖分類號】R714.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2--01
隨著時代發展與思想的開放,一些對性生活缺乏正確認知的女性沒有做好相應的避孕措施導致懷孕,又因各種現實原因進行人工流產,如此重復,則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甚至會影響后期生育能力[1-2]。本研究選取80例人工流產患者進行試驗分析,旨在探討流產后關愛的應用價值。
1資料和方法
1.1基本資料
在2020.1-2021.1期間選擇80例人工流產患者,年齡21-27(24.11±1.56)歲,均無孕史,文化程度初高中、工作性質穩定、未婚。納入標準:①知情同意并簽字;②流產后1年內可接受隨訪。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②精神疾病患者。
1.2操作方法
宣教組進行流產后關愛方案操作如下:(1)流產后健康指導:告知患者流產后的注意事項,若流產后出血量增多(比正常月經量大)、流血時間≥2周、存在發熱、腹痛等癥狀則需立刻就診,隨訪中詳細記錄患者出血情況和體征狀態。(2)流產后健康教育:①向患者發放《流產后患者避孕手冊》,講解其中的避孕知識和方法,使患者明確流產后科學避孕的重要性,知曉多次流產會對女性生育能力產生極大損傷的客觀事實,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口服避孕藥、性生活時要求男方戴避孕套、使用節育環等避孕措施。(3)流產后心理疏導:患者在流產之后心理情緒會有不同程度的波動,部分患者認為流產后自己已無生育可能,故出現焦慮、不安、懊悔、自責等情況,極大影響感情生活并可能誘發其他生理病變,因此護理人員需積極安慰患者,消除其不良情緒,使其正確對待流產事件,保持生活信心。(4)盆底康復指導:術后指導患者鍛煉盆底肌,防止盆底肌功能障礙。(5)隨訪關愛:術后1、3、6、12個月電話聯系患者,了解恢復情況(包括月經復潮情況、月經量、性生活、避孕方法等),填寫流產后關愛咨詢隨訪記錄單,叮囑患者繼續保持科學避孕方式,若有懷孕計劃可咨詢專業意見。
1.3觀察指標
根據《人工流產后避孕標準服務手冊》中的內容,對避孕知識、避孕方法掌握情況進行統計,同時根據對患者隨訪的結果判斷其避孕依從性。
1.4統計學處理
SPSS25.0版本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χ2)和計量(t)資料,差異顯著(P<0.05)。通過患者避孕知識調查問卷分析統計患者避孕知識知曉情況,分數90-100分為完全知曉,60-90分為基本知曉,60分以下暫判定為不知曉。通過調查問卷分析統計患者避孕方法掌握情況,分數90-100分為完全掌握,60-90分為基本掌握,60分以下暫判定為不掌握。通過調查問卷統計宣教前和宣教后患者避孕措施實施情況,從安全套、宮內節育器、口服避孕藥、皮下埋植劑避孕方面統計,分為完全依從(每次性生活時男方均戴避孕套,女性均口服避孕藥)、部分依從(性生活時男方不戴避孕套或女性不口服避孕藥的情況<10%)和不依從(性生活時男方不戴避孕套或女性不口服避孕藥的情況≥90%),依從性=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2結果
2.1避孕知識知曉率
表1結果:宣教后患者避孕知識知曉率高于宣教前(P<0.05)。
2.2避孕方法掌握度
表2結果:宣教前患者避孕方法掌握度高于宣教后(P<0.05)。
2.3避孕依從性
表3結果:宣教后患者避孕依從性高于宣教前(P<0.05)。
3討論
保障女性生育健康,其護理優勢十分明顯,聯合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盆底功能鍛煉指導和隨訪關愛等措施,充分滿足患者要求和實際治療需要。本研究結果說明流產后關愛的臨床應用效果顯著。具體來說,健康教育是流產后關愛的核心和關鍵,教授患者避孕知識和科學的避孕方法,提高其避孕認知度,懂得愛護自身,心理疏導可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使其提高生活信心,盆底功能鍛煉可有效降低流產后出血,利于子宮恢復,隨訪關愛可監督指導患者進行正確避孕,確保患者有效避孕。
綜上所述,流產后關愛對人工流產患者的護理優勢明顯,可提高患者避孕知識知曉率、避孕方法掌握度、避孕依從性,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1]劉長愛.人工流產后關愛對初次人工流產患者避孕知識掌握及恢復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1,36(20):4759-4762.
[2]趙瓊,李莉,葉翠琴,等.多學科微課教育關愛服務對人工流產后患者不良情緒及避孕依從性的影響[J].承德醫學院學報,2020,37(5):407-410.
作者簡介:王云玲(1986.10-),女,漢族,河北,中級職稱,本科,主要從事護理方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