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婧宜 曹學文 孫薈 李玉龍
摘要: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即是本科職業教育,它對于優化高等教育結構、促進社會經濟結構轉型等具有重要意義。而當前,我國深化教育類型改革的重中之重即是貫徹實施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試點。鑒于我國目前的本科職業教育尚缺乏經驗,因此,各主體應在試點階段充分認識到本科職業教育在各階段教育中的定位、了解教育改革大綱中本科職教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明確試點的邏輯、策略和行動。另一方面,各主體應轉變觀念、創新模式、多元一體、完善教育體系、將職業培訓與學歷教育深度融合,從而促進本科職教的貫徹落實。
關鍵詞:本科職業教育;類型教育;試點
基金項目: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2020年度教改課題“關于地方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辦學定位的研究思考”(編號:JG202014),主持人:馬婧宜。
引言:國務院于2019年在《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正式提出了“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任務,從而在國家政策的層面上明確了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并為此提供了較為完善的制度保障。當前,發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不僅是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實現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內在要求,但我國對于目前的本科職教改革尚缺乏人才及科學且可行的指導與經驗,相當于“摸著石頭過河”,因此,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切實的實踐探索在當前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擺在試點學校面前的難題。
一、我國當前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國的本科職業教育主要呈現出層次不完善、體系不嚴密、入學門檻過低等的問題?!敖洕A決定上層建筑”,站在國際視野的角度來看,我國的職業教育與西方等發達國家相比,差異很大,后者擁有已發展多年的完善的職業教育學歷層次結構,而我國尚還存在“天花板”過低等硬傷,這是當前應充分認識到的問題。例如,在加拿大溫哥華的職業學校BCIT就面向4至5萬的學生開設有450多個專業,涵蓋輪船、飛機、機械制造及維修等工業及會計、金融等。而在理論研究及學科知識的實踐層面,這所學校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直接聘用各行各業的一線工人授課,教給學生一線的知識與技術,使學生的學科學習能夠與自身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緊密結合。另一方面,受益于其學科學習與實踐緊密結合的優點,BCIT還與眾多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使得學生在就業時能夠享有諸多優勢,甚至優秀學生能夠直接被企業預定。法國的職業教育也是注重專業知識與實踐應用深度融合的典范,除此之外,法國從小學到大學都開設有職業教育課程,使學生能夠在基礎學科知識以外,發掘自身對于“應用科學”的興趣同時培養應用思維、動手能力、實踐能力。
據求職平臺獵聘所發布的《2021年中國中高端人才趨勢報告》,大部分大中型企業加大了中高端人才儲備,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對于中高端人才的需求加大,另一方面是因為“十四五”規劃確立了“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支撐,從而加大了國家對于科技人才的投入力度。但在社會各界都加大對于中高端技術人才的需求和重視的同時,還應注意到的是中高端人才緊缺的事實,從而導致整個企業生態呈現供不應求的狀態。因此,面對當前新興產業正在蓬勃興起,傳統行業面臨轉型升級的現實,應在充分認識到我國當前“門檻低”的職業教育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上,普及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理念、破除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歧視與偏見、深化職業教育體制改革、提高職業教育整體地位,從而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向“高質量”轉型添磚加瓦。
二、新時期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重要意義
1、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能夠促進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平等發展
在理念的層次,2021年國務院最新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教20條)中明確規定了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重要地位。但如何將其“類型教育”的定位體現在現實的職業教育試點中,如何從上往下發展并普及高質量的職業教育試點、如何使職業教育獲得與普通高等教育平等的地位,這些都是需要脫離夸夸其談、落實于實地的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確立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的地位并促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平等發展是一個確實的實踐問題,因此,《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出的“開展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是使理念落到實地的不二法門。在切實的實踐方面,教育部于2019年12月5日發布的《關于擬批準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正式啟動了第一批實施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6所院校試點建設工作。這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制改革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的歷史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義,因為這意味著從今以后,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擁有了和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正式擺脫了職業教育作為普通高等教育附屬地位的局面。在至今為止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社會大眾普遍將職業教育看作是“沒有出路”的“劣質教育”或“次等教育”,而將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碩士、博士)看作是唯一的選擇,從而在社會上形成了一種根深蒂固的學歷歧視,極不利于職業教育與技術性人才的發展,也與我國當前的經濟發展要求不匹配。而現在,將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發展的舉措將在很大程度上扭轉這種過時的觀念,調整普通民眾與社會各界對于職業教育的認知,樹立職業教育作為類型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相平等的理念。
2、新時期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有利于在縱向上構建起完善的現代職教體系
當前,我國建立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長期目標和內在需求是加強整個職業教育體系內部學歷層次的深度銜接,即要打通從中等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到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縱向渠道,從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在2019年召開的“贏未來:職業教育發展國際研討會上”,我國明確提出了在未來五至十年將推動職業教育完成“三個轉變”并努力實現“五個目標”,其中一個轉變便是要建立縱向貫通,橫向相融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即從中職到專業學位研究生,從學歷教育到職業培訓的打通??v向上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下銜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上接專業學位的研究生層次職業教育,在整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中發揮著舉重若輕的作用,既“啟下”,又“承上”。
目前,我國的國民教育體系以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為兩大主要教育類型,但后者的學歷教育只持續到??疲瑥亩鴮е铝寺毿W生無法和普通教育學生一樣接受更高層次的教育,或者需要比接受普通教育的學生付出更大代價才能接受高層次的學歷教育,缺乏社會公平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許多社會問題,最明顯的就是在就業方面,接受職業教育的學生在當前“重學歷”的就業市場上面臨著諸多不利的局面和難以跨越的困境。因此,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有利于構建起貫通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使職校學生更好地與就業市場相銜接,激發技術性儲備人才“持續學習”與“終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以高質量的現代教育體系為我國的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輸送可靠的技術型專業人才。
三、開展新時期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有效策略
1、使人才分類與培養目標相契合
開展新時期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應首先明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類型定位?;谡J識世界的活動和改造世界的兩大活動,人才通常被分為學術型人才,即發現和研究客觀規律的人才;另一類型是應用型人才,即把客觀規律應用于實際的社會生產的人才,而他們又可被細分為技術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不是完全割裂、一分為二、“非黑即白”的兩種類型,他們在學科學習和應用實踐上都存在一些相似之處,因此,在兩種人才的培養策略和體系上存在重合之處。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系中,大體上而言,學術型人才由普通教育培養,應用型人才由高職教育培養,而高職教育又著重培養應用型人才中的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隨著職業教育逐步擁有同普通教育平等的地位,隨著新時期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推廣與普及,以往由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的技術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能夠被納入本科職業教育中。其次,還應明確人才培養的層次定位,即??茖哟温殬I教育與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所培養的目標人才的不同。前者所培養的人才是只掌握所學專業的基礎理論知識,具備從事實際工作基礎能力的技術應用型人才。而后者培養的是掌握深厚的專業領域理論知識,同時又具備過強的學習能力、應用與實踐能力、遷移能力和創造發明能力的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例如,德國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即貫穿了初等教育階段、中等教育階段以及高等教育階段。在第一階段時即“分流”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使不同類型的人才能夠接受“因材施教”的不同教育,有的放矢的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實施不同類型的課程。另外,德國的中學教育體系更是面向不同類型人才進行了更加有條理和有針對性的進一步分類:職業預科培養農業、工業、手工業等無需高等職業教育的行業勞動者;實科中學培養行政和銷售人員或普通職工等,這兩類人才進一步接受的通常都為職業教育。還有同時培養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綜合中學,學生可在畢業后繼續接受學術或職業教育。而專門培養學生型人才的是文理中學,升學方向主要是綜合性大學。德國“分流”式的中學教育體系使學生能夠提前為自己的未來職業發展道路做考慮,從而更好地與之后的高等教育學習相銜接。在高等教育階段,又分為注重培養學生理論知識和學術研究能力的綜合大學,培養具備較強應用能力的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的??拼髮W,以及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的職業學院,同時,在此階段,學校還以勞動力市場為導向,為學生提供進入企業或跨企業培訓中心進行實地的實踐學習的機會,此種“雙元制”的職業教育模式使得學科學習與實踐應用得以深度融合,使學生能夠很好地適應就業市場和企業生態,得益于此,德國青年的失業率在歐洲一直都維持在比較低的水平,因為他們過硬的知識與能力使得他們能夠面對就業市場的諸多變幻與考驗。
因此,使人才分類與培養目標相契合是我國當前階段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貫徹從中學到研究生的職業教育的必經之路,有助于我國進一步構建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2、促進學科課程與實踐教學相融合
課程教學是教學體系中的基礎,也是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與普通本科教育差異的體現所在,是整個職業教育體系中的重要支點。傳統本科教育注重在促進學科發展的基礎上進行專業劃分和課程設置,呈現出層級式的金字塔型特點,而在實踐方面則注重在應用中加深學生對于課程理論知識的驗證與理解。而本科層次的職業教育以市場為導向,其面向的人群是作為國家技術型儲備人才的學生,其目標是促進產業發展和將學生與企業直接連接起來,因此在課程設置和評價體系中注重學生以科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具體實踐的能力,重點突出技能訓練、專業綜合訓練和實戰訓練,從而使學生掌握過硬的專業技術,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例如,在中東部地區如天津、江蘇、廣東等地,從2009年開始,隨著我國本科職業教育試點的穩步推進,這些地區已經逐步探索出“因地制宜”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模式,采用職教??圃盒Ec普通高校聯合合作的方法,為職教學生提供專業技能培訓的同時,也提供專業的理論知識教育與不可或缺的素質教育,從而提高了應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人才的綜合職業素養和能力,為其日后的職業道路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也為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初步積累了經驗。在中東部地區“前人”積累的寶貴經驗之上,我國又在12個省份的多所高校陸續試點了本科層次職業教育,其中,涵蓋有國家級示范(骨干)院校和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專業。其中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即將學科課程與應用實踐深度融合的的典例之一,便是四川省試點的7所高職院校的12個專業均與多家企業建立起長期合作,包括耳聞能詳的四川華西集團、中國東方電氣集團等知名企業。而在天津市進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的職教高校則與天津海鷗表業集團等企業合作開展“學徒制”,意在提升學生的理論與實踐融合能力,同時在在此過程中為企業儲備了可靠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與技能人才,為企業未來的長足發展培養了一批值得信賴的中堅力量。
因此,面臨我國當前經濟社會向高質量轉型和就業市場對于中高端技術型人才的大量需求的雙重現實,在新時期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中注重課程設置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是符合當前實際的科學策略和不二法門,它有利于使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面向社會生產,從而提高教育轉換為生產力的經濟效益。
四、結語
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現實催生了市場對于中高端技術型人才的大量需求,而當前的職業教育體制還無法滿足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產業結構變化,因此,人才分類與培養目標相契合、學科課程設置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是調整與優化高等教育結構,尤其是其中的職業教育結構的當務之急。只有在試點階段積累足夠的寶貴經驗,才能在后續的進一步貫徹落實與推廣普及階段少走彎路,才能建立起足夠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從而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起到支撐與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佳昕,郄海霞.基于邏輯起點探尋本科職業教育的基本內涵與實踐路徑——從科學、技術與生產發展的關系視角[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2(03):12-17+34.
[2]焦雨.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的現狀、挑戰與對策[J].職業技術,2022,21(02):30-36.
[3]王子飛.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課程思政的邏輯起點與路徑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21,42(35):62-66.
[4]陸素菊.試行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是完善我國職業教育制度體系的重要舉措[J].教育發展研究,2019,39(07):35-41.
[5][1]宗誠,聶偉.試論我國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發展的理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04):13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