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麗 萬祥慧 郭桂芳
【摘要】目的:將CT核磁共振(MRI)分別應用至診斷急性顱腦損傷中的價值,并深入分析不同診斷方法的影像學表現。方法:遴選時間為2019年6月份至2021年10月份,研究者為我院收診的76例疑似急性顱腦損傷患者,分別給予CT、MRI檢查,對其診斷結果進行互比分析,同時分析不同診斷方法的影像學表現。結果:無論是準確性數據、臨床價值指標數據亦是特殊部位損傷檢出數據,MRI均高于CT(P<0.05)。結論:MRI在診斷急性顱腦損傷的優勢更加明顯,有利于提升診斷效果,故值得采納。
【關鍵詞】CT;MRI;急性顱腦損傷;診斷價值;影像學表現
【中圖分類號】R65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2--01
人體中最脆弱、最復雜的器官就是腦部組織,倘若腦部組織細胞一旦發生死亡,不僅能夠引發神經功能障礙,嚴重的患者會發生意識不清、休克、死亡,為此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眾多研究者指出[1],盡早為急性顱腦損傷患者開展有效的診斷,及時開展針對性救治方案,可改善其預后。故對于急性顱腦損傷患者而言,盡早得到準確的診斷,可以為后續相關治療工作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診斷依據,盡最大努力為患者贏取最佳救治時機。臨床上診斷急性顱腦損傷依然依靠影像學檢查,應用頻率最高的檢查方法包括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以及MRI(磁共振成像),哪種檢查方法更加適合急性顱腦損傷患者,將是本次研究內容的切入點,同時將分析不同影像學檢查的影像學表現,詳情情況如下。
1材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76例急性顱腦損傷患者,其中包括46例男性,30例女性;年齡范圍在22歲至73歲區間,中位年齡(50.22±3.43)歲;所有患者腦受傷后到就診時間段在2h至4h區間,平均(2.6±0.4)h;76例患者臨床表現為:抽搐、嘔吐和惡心、頭痛、肢體偏癱等。
1.2符合指標
(1)所有遴選患者的年齡在18歲至80歲區間;(2)生命體征平穩;(3)神志清晰;(4)所有受檢者以及家屬均表示愿意積極參加并配合完成CT和MRI檢查,本次研究內容符合倫理,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3剔除指標
(1)在創傷前已經存在顱腦疾病;(2)本次研究中存在CT檢查、MRI檢查禁忌者;(3)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4)精神疾病者,不配合者,不支持者,中途退出者。
1.4方法
1.4.1 CT
儀器:由荷蘭飛利浦公司提供,型號為:Brilliancect,128排螺旋CT。
將管電壓設置在120kV,管電流設置在125mA,層厚/層距為10mm,將時間分辨率設置為15.41pmm,矩陣為512×512,將窗寬設定為85Hu至100Hu區間,將窗位設定為30Hu至55Hu區間。為受檢者開展矢狀位/冠狀位多平面重建檢查,對于損傷嚴重部位開展薄層掃描。
1.4.4 MRI
儀器:飛利浦型號為Achieva 1.5T磁共振成像儀以及8通道相控陣線圈,將矩陣為256×256.為受檢者開展常規MRI檢查,實施彌散張量成像檢查(DTI),并予以橫軸位掃描(T2WI/FSE、T1WI/IR、FLAIR、DWI)以及矢狀位掃描(T1WI/IR)。
矢狀位(T1WI)掃描時間設定為5000ms,恢復時間設定為130s,層厚設定為7mm,矩陣為288×244。
橫軸位(T2WI):將重復時間設定為1900ms,恢復時間設定為20s,層厚設定為7mm,矩陣為288×244。
對于顱腦損傷非常嚴重的患者應為其開展薄層掃描,層厚設定為3mm,間隔設定為1mm。
1.4.3閱片
由2名經驗豐富影像學醫師,共同進行閱片,保證結果的一致性。
1.5觀察指標
準確性:根據所有急性腦損傷患者的手術確診結果,對比分析MRI、CT的檢查結果。
臨床應用價值:統計MRI、CT的敏感度、特異度、漏診率和符合率數據。
統計MRI、CT在特殊部位腦損傷檢出情況。
1.6統計學方法
SPSS25.0分析,數量數據(%)體現,x2檢驗,如P值<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準確性
所有76例疑似急性顱腦損傷患者,經過手術確診共確診70例。
MRI診斷確診68例,準確性為97.14%,CT診斷確診為61例,準確性為87.14%,MRI準確性遠遠高于CT,互比x2=6.098,P<0.05.詳細數據見表1和表2。
2.2臨床價值互比
無論從漏診率數據、符合率數據、敏感度數據、特異度數據MRI均優于CT(P<0.05),見表3。
2.4不同診斷方法在特殊部位損傷檢出數據
MRI在不同類型特殊部位檢出數據中均顯著高于CT(P<0.05),見表4。
3討論
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無論是準確性數據、臨床價值指標數據亦是特殊部位損傷檢出數據,MRI均高于CT(P<0.05),充分證明:MRI在診斷急性顱腦損傷的優勢更加明顯,有利于提升診斷效果,故值得采納。
參考文獻:
何樂為,歐陽可勛,吳金棉,梁炎輝,劉懷忠.急性顱腦損傷診斷中磁共振成像與CT技術的應用價值及敏感度研究[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21,22(04):340-343.
邱志偉,樸成浩.核磁共振成像(MRI)與CT在急性顱腦損傷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1,27(11):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