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楊秀明
【摘要】目的:探討靜脈配置中心護理工作中常見差錯與預防措施。方法:選取該院靜脈配置中心2020年11月~2021年4月出現的護理差錯事件,對其發生原因進行細化分析,并提出針對性整改措施,優化改善我院2021年5月~2021年11月靜脈配置中心的護理流程,并對各時段內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進行考核。結果:靜脈配置中心常見差錯主要有混液出倉時差錯、配置藥品時差錯、操作失誤、批次、打印操作失誤、排藥失誤等,觀察組工作人員考核總分遠超對照組,2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審方、配藥等環節工作質量進行持續改進,可使用藥安全性得到最優化保障,護理差錯事件也能降到可控范圍內。
【關鍵詞】靜脈配置中心;常見差錯;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2--01
靜脈配置中心尚在發展初期,尚無可借鑒的經驗,缺少相關規章制度,再加上靜脈配置中心工作人員面臨較大工作量、護理環節雜亂等多因素影響,操作失誤、批次差錯等各種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率較高[1]。靜脈用藥直接關乎著患者生命健康,因而,如何將靜脈用藥差錯事件發生率控制在最低限度內、保障用藥安全性是靜脈配置中心亟待解決的問題。本研究細致化分析了靜脈配置中心護理差錯事件發生的原因,并給出了相應預防措施,詳細見以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靜脈配置中心2020年11月到2021年4月出現的差錯事件進行原因分析,并從中抽取10名工作人員對對照組,年齡25~42歲,平均(32.61±2.58)歲。優化改善我院2021年5月~2021年11月靜脈配置中心的護理流程,隨機抽取10名工作人員對觀察組,年齡22~40歲,平均(31.54±2.05) 歲。簡單分析兩組工作人員一般資料,差異毫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靜脈配置中心工作流程為:審核處方、打印標簽、取藥、核對藥品名稱、數量、貼上標簽、再次核對藥品標簽是否有誤、擺放藥物進行再次核對、確認無誤后即可入倉配液、分揀各科室藥物、最后進行配送。對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4月靜脈配置中心護理過程中差錯事件進行細致化分析,找出差錯原因,之后,對我院2021年5月~2021年11月靜脈配置中心護理工作進行優化改善,并對相關工作人員專業能力進行考核。
1.3觀察指標
記錄靜脈配置中心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差錯事件。
以配制操作、排藥操作、規避操作失誤、審方評分四指標為基準,考核兩組靜脈配置重心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各指標均為25分。并讓患者評價工作人員服務態度。
1.4統計學分析
用 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以X2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靜脈配置中心護理工作中常見差錯的分析
本院靜脈配置中心共發生10例差錯事件,其中混液出倉時差錯1例,配置藥品時差錯2例,操作失誤差錯1例,批次差錯1例,未能發現不合理藥方 1例,打印操作失誤1例,排藥失誤3例。
2.2 靜脈配置中心工作人員考核總分
觀察組(n=10),配制操作評分(21.48±2.26),排藥操作評分 (22.82±2.17),規避操作失誤評分 (23.43±2.59),審方評分(22.90±2.48);對照組(n=10),配制操作評分(17.70±1.16), 排藥操作評分 (18.64±1.15),規避操作失誤評分 (19.24±1.48),審方評分(19.03±1.39)(t=9.195,P=0.000;t=7.627,P=0.000;t=9.504,P<0.000;t=9.792,P<0.000),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從表1可知,靜脈配置中心護理差錯事件主要集中在管理制度不完善、處方審核、標簽打印和粘貼、藥物分揀差錯、配送差錯三方面。醫院靜脈配置中心尚在起步發展期,在排藥、送藥等細微環節尚未有明確標準要求,各工作流程缺少規章制度的約束。靜脈配置中心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不足以應對核查處方禁忌、用量等方面的差錯,標簽和藥物不符、分揀混亂等不良現象在無形中增加了配藥人員的工作量[2]。藥品配置人員沒有充分認識到自身工作規范化的重要性,少加、漏加藥品、配送錯科室等不良行為時有發生,這無疑會給臨床用藥埋下較多安全隱患。
醫院需加大對靜脈配置中心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培訓力度,在最大限度的保障規范操作的同時,使其綜合能力得以提升,確保所有工作人員都能以高度的工作責任感投身于處方審核、排藥、配藥等工作中,以達優化醫院整體服務質量的目的[3]。為將差錯發生率降低到最小范圍內,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是組建質控小組、建立健全檢查制度和差錯登記制度,從細枝末節入手形成對靜脈配置中心的有效監督、質檢閉環,將相關規章制度落實到實處[4]。二是定期考核靜脈配置中心工作人員在審核處方、排藥、配藥等方面的專業水平,所有員工必須在考核達標后才可到崗工作。三是完善藥品分類、監管制度,各類藥品都需擺放在對應位置上,以期最大限度的降低差錯事件發生率、促使臨床用藥得到可靠保障[5]。由表2可知,觀察組工作人員考核成績更優,這一結果足以說明靜脈配置中心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綜上,醫院只有不斷完善靜脈配置中心規章制度,對工作人員行為加以嚴格約束,才能使工作效率得到進一步優化、用藥安全得到最大保障、護理差錯事件控制在最小范圍內。
參考文獻:
管銀中.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52):2.
孔倩怡,張佩珊.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IVAS)藥師工作差錯分析及預防措施[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63):2.
季明晶,張群英.持續質量改進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中華養生保健,2020,38(005):121-122.
岳丹丹,劉立芹,秦霞,等.靜脈用藥調配科給藥中的護理差錯及應對效果評價[J].醫學美學美容,2020,29(16):132.
安龍,周宇,商永光,等.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分揀中的差錯分析及改進措施[J].中日友好醫院學報,2020,34(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