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嘉
摘要:高校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的建設涉及因素較多,需要協調校園基建、后勤等部門,又涉及管網建設中的校園內交通管制限行等問題,建設周期較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財、物等資源,已經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工程項目。因此,為充分保證高校智慧校園安防系統的建設工作有序開展,本文基于安防系統的特點,詳細闡述了具體的建設策略,以期在最大限度縮短項目工期的同時,保障安防系統的質量。
關鍵詞: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建設策略
引言
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大學生數量日益龐大,校園周邊環境日趨復雜,各種安全隱患也隨之而來。高校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是新形勢下維護高校安全和社會穩定、預防和打擊暴力恐怖犯罪的重要手段,是新形勢下構建校園治安防控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應對智慧校園安防系統建設項目進行科學管理,從而為大學生的生活安全提供保障。
一、高校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的概念
高校智慧校園的安全防護是針對校園內的重點區域進行實時的監控。通過警報、視頻監控、出入口控制等技術手段,同時結合校園內的保安巡邏和執勤來保障校園的安全防護能夠高效、有效、科學的展開。
根據實際的分析和研究,校園的安全防護系統主要包括綜合安防管理平臺、高清視頻監控系統、校園入侵報警系統、校園一鍵報警系統、校區車輛管理系統、門禁管理系統。
二、建設高校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面臨的問題
(一)高校安全技防建設處于萌芽階段
縱觀全國,校園安全防控建設的現狀,一方面由于部分高校的技防意識較為薄弱,主要依賴人防、物防確保校園安全,技防建設尚處于萌芽階段,致使人防和物防作為當前我國校園安防的主流。另一方面,校園安防建設的首要資金經費不足也制約了校園安防建設進一步發展。隨著校園安防技術防控意識的不斷增強、國家要求校園安防建設的不斷推進,新一代智能安防體系工程建設將加快投入到全國各高校教育系統中。
(二)高校安防系統性能技術滯后
傳統意義的校園安防系統,絕大多數只能實現“安”,但無法實現“防”,并且目前校園安防系統的建設主要依賴視頻監控為主,然而傳統意義下的視頻監控系統監控過程中無法對運動目標進行動態檢測與跟蹤,沒有融入人臉識別、人臉聚類等相關技術,遇到異常干擾無法篩查,仍需要人力選取固定監控室實施監控,人防多于技防。這種模式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存在監控區域死角,人為監控及時性不足,只能事后調取處理,技術性滯后。
(三)高校安防子系統缺乏交互聯動
目前校園安防建設雖然也安置了各種安防子系統,但各安防子系統碎片化嚴重,各子系統單獨分割安防部署,控制各自為政,視頻監控、消防報警、門禁管理等子系統沒有實現一體化,信息融合程度低,無法實現多方互通互聯,各子系統智能聯動。
(四)高校智慧校園安防系統建設管理不到位
在高校智慧校園的安防系統建設中,安全管理部門主導建設,基建、后勤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不到位。在配合施工中常常發生人員緊張或者時間協調不到位的情況,影響進度。四是意外因
三、建設高校智慧校園綜合安防系統的策略
(一)建立高校智慧校園安防系統建設項目進度控制體系
在高校智慧校園安防系統建設項目實施前期,進度控制以把握關鍵路徑和緊前緊后的銜接為主要抓手。項目進入實施中后期,工作的重心轉移到項目實施的監管、分析、預判、糾偏等方面。做到時時監控、周周測算,終掌握項目建設的進展情況。發現偏差,第一時間介入,采取有效的糾偏措施把進度帶到正軌道。同時,嚴格控制項目進度與質量。
(二)建立高校智慧校園安防系統建設項目的制度控制體系
首先,實現對內的制度控制。安防系統建設項目涉及的每個學院、部門、研究機構等都必須根據編制任務分工承擔相應責任,同時也給予高校內的各個參與協作部門行政制約,務必嚴格遵照工程建設計劃的要求執行,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建設,有效理順各個環節的配合工作,大限度給予保障性支持。其次,完成合同的約束控制。項目建設過程中,簽訂規范的合同,約定雙方的責、權、利,是項目實施進度計劃編制和進度控制的首要依據,約束施工單位在各個環節按規章建設,尤其是交付時間、完成標準、不予轉包等內容。在項目實施過程中,以合同文件、協議條款為依據,以全盤統籌為措施,通過監察審計工作實施監督管理,實現全方位的合同控制。最后,強化進度實施的責任控制。主要著手于安防系統建設項目的責任分配,一方面要對施工單位的管理人員,進行項目整體進度計劃實施方案的責任分配。在安防系統建設項目開展前,由建設單位的管理人員向施工單位的負責人確認項目進度計劃實施流程,并嚴格落實各個環節的責任。
(三)建立高校智慧校園安防系統建設項目施工質量控制體系
智慧校園安防系統項目建設的質量控制重點在于“天上地下”,即隱蔽工程的管線鋪設和高空作業的設備安裝的質量控制。為了避免上述工程的質量原因,導致返工,進而影響整體進度,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控制體系或者標準,時時監督,利用質量體系和合同要求進行管理,進而保障項目工程進度與質量的穩定。
(四)建立智慧校園安防系統建設項目周期會議控制體系
在高校智慧校園安防系統建設項目實施期間,為了保證效率,會議時間與次數不宜過多,主要采用定期例會與不定期例會兩種方式。例如,由設計、施工、建設單位三方共同建立有力的工程調度系統,組織日常配合協調工作,組織每周一次的周例會,以施工現場負責人或者高校相關監督檢查人員,在日常管理的基礎上制定的各種文件、報表為依據,開展討論有關進度問題的專題分析、預測、糾偏。通過這個方式,加快項目進度管理體系多方成員之間多維度的磨合,加強施工過程問題的反饋、預判、建議等信息交流。
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是站在高校智慧校園安全防護的基礎上進行的安防系統的設計研究,作為保證學校和學生安全的重要系統,安全防護系統的合理使用將最大程度上保證學生的安全,基于視頻監控系統、警報系統、智能門禁系統、車輛系統相結合的安全防護形式,最終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鄒曄.智能安防系統的開發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6):260-261.
[2]楊超,李冰潔,從雯.半開放式智慧校園安防系統[J].物聯網技術,2015(5):73-75.
[3]GB/T31068-2014 普通高等學校安全技術防范系統要求 [S].
作者簡介:1995年09月,男,江蘇南通,助理講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