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燕 桑櫟楠
【中圖分類號】R197.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2--01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歷著很多的大大小小的檢查,有一項檢查可能大家很少聽,但是卻很常見,就叫支氣管鏡檢查。支氣管鏡在我國的醫學臨床上面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發展時間,在支氣管結構以及肺部疾病研究方面的診斷具有重要的地位,也因為有了這些檢查,才使很多患者能夠盡早的接受治療,能夠盡早的恢復健康。但是支氣管鏡檢查對患者來說是一項非常痛苦的過程,就好像喝水嗆到,吃辣的喉嚨難受等情況,都會讓人們感覺非常的不適,更何況是在支氣管處做檢查這樣難受的過程。如今我國醫院里面在做纖支鏡檢查時,用的手法還是傳統的麻醉方法,大多也僅僅只是在咽部局部位置進行麻醉。但如果是在清醒狀態下做檢查的話,纖支鏡進入氣管進行器官的檢查時,患者就會產生惡心、刺痛等不適感。更嚴重的是,有些病人對于纖支鏡的檢查,帶有恐懼心理,在身體感知上,給患者造成不良的心理壓力。在這些種種不利情況之下,有人發出了提問,有沒有一種可以讓病人舒適的接受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方法,讓病人既不會感到不適,而且還能夠很好的完成檢查。基于無痛的前提下,進行支氣管檢查,那就要進行局部或者全身的麻醉,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種舒適的支氣管檢查,就是無痛纖維支氣管鏡(簡稱纖支鏡或氣管鏡)。
我們先來了解什么是無痛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無痛支氣管鏡檢查,顧名思義就是做沒有疼痛感的氣管鏡檢查,是在普通支氣管鏡檢查、黏膜麻醉基礎上,配合靜脈給予鎮靜、鎮痛藥物,也就是麻醉劑。在麻醉劑作用下,患者會處于一個無感知的狀態,在無意識狀態下進行檢查方法,可以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的痛苦。支氣管鏡檢查黏膜麻醉包括丁卡因鼻腔、咽喉部噴用藥物,環甲膜穿刺給藥,進行局部黏膜表面麻醉。患者因為檢查部位已經打過麻醉而無不適感,配合醫生完成檢查工作。
靜脈麻醉是通過靜脈輸注一定量短效麻醉劑,包括鎮靜、鎮痛藥物,這些藥物可以幫助患者迅速進入鎮靜近似睡眠狀態,再配合黏膜麻醉讓患者在無知覺中進行支氣管鏡檢查。更重要的事,麻醉過后的患者可以在檢查后能夠快速清醒,而且所注射的麻醉藥物也并不會對患者產生負面影響。無痛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無痛檢查,在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患者因為有靜脈麻醉可以使身體或者局部位置達到無意識、無知覺狀態,所以感覺不到痛苦,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因為緊張情緒和痛苦狀態下不自覺的躁動,引起支氣管壁二次損傷。使用靜脈麻醉的方法進行檢查工作,特別適合心里緊張、膽怯、咳嗽等無法耐受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
進行支氣管檢查時給與合適的麻醉方法有利于緩解病人不適,目前麻醉的形式分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
1、局部麻醉 在醫學檢查上,局部麻醉可以有效地避免全身性麻醉藥物對呼吸以及心血管的抑制作用,可以有效地保留患者必要的咳嗽反應,在常規的檢查和簡單的治療中,大部分使用的都是局部麻醉,這可以更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因為麻醉過后而產生的生理不適。但是局部麻醉還有一個弊端,他會對患者產生強烈的刺激,特別是一些敏感的患者,比較容易產生精神緊張或者恐懼,甚至因在檢查程中的身體的過激反應而導致檢查無法正常進行,甚至反映強烈的患者還會因為不耐受而停止檢查,這并不有利于疾病的檢查。在兒童以及合并老年癡呆癥的患者局部麻醉很難能夠在正常的檢查中實行。
2、全身麻醉 近幾十年來,麻醉技術不斷發展和革新,更多的是采用靜脈麻醉技術,這樣的麻醉方式也已經成為常用的麻醉方法。TIVA能夠在醫學領域上廣泛的使用,得益于靜脈超短效藥物開發,以及靜脈麻醉藥藥代動力學的不斷的進步。 全身麻醉需要氣管插管,喉罩或硬質氣管鏡來建立人工氣道,給與患者實施機械通氣進行的麻醉方法。全身麻醉技術在不斷的更新中,可以做到對患者身體無害,沒有過大的刺激,所以無痛纖維支氣管鏡才采用的全身麻醉手段。但是對于治療性支氣管鏡操作,就必須要采用全身麻醉,由于操作過程中刺激大、出血多,所以采用全身麻醉是最為安全,最為有效的手術方式。
無痛纖維氣管鏡在我國臨床醫學上的使用越來越廣泛,而且在很多病人的接受能力之下,它具有以下幾個優點:相比于傳統的氣管鏡檢查,無痛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最大的優點就是在于無痛,它可以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患者處于一個無感知的狀態下,進入睡眠,然后再用細小的纖支鏡,進行對呼吸道以及肺部周圍情況的全面檢查;傳統的氣管鏡檢查時病人感覺到喉嚨傳來的惡心、刺痛感等,讓病人產生身體上的應激反應。無痛纖維氣管鏡檢查使患者處于一個無感知的狀態,所以患者并沒有對氣管鏡檢查產生恐懼心理,從而能夠更好的完成檢查,利于醫生對病情細致的檢查和分析;對于醫生而言這種無痛的檢查方式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讓他們能夠有更多的時間去為患者進行身體上的檢查,從而做出更準確地判斷。
做支氣管鏡檢查之前的準備工作確實繁瑣,而且麻煩,但是氣管鏡檢查并不像普通的腸鏡或者胃鏡一樣,他因為檢查的部位是人體最關鍵的呼吸道,稍有不慎出現差錯,就會對患者造成致命的傷害,所以風險度數會比其他的檢查更高一些。雖然已經進行了無痛處理,但是氣管鏡檢查還是會出現一些并發癥,比如說有些患者會對局部麻醉藥過敏,甚至是出血,低氧血癥有時候還會引起患者的心律不齊,喉頭水腫,因為涉及到患者的呼吸道,所以有可能還會引發哮喘以及呼吸道痙攣,這些都有可能導致檢查結果出現不良的情況。不過大家也不要擔心出血,一般是氣管鏡檢查都會出現的并發癥,只要檢查過程中出血量不大,一般都沒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如果出血量超乎正常值的時候,就必須要及時進行處理,否則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支氣管鏡檢查的風險本來就很大,所以檢查前的準備工作必須要做到細致準確,這也就是為什么檢查前要做好如此繁雜而且麻煩的準備,這也是為了患者的身體健康著想。
究竟是需要全身麻醉還是局部麻醉,這就需要學習很多專業知識,需要了解患者的具體病情和身體承受情況,并不只言片語就可以說明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一點是,無痛氣管鏡越來越受到大眾的信賴,也成為了很多醫院以及患者在進行支氣管鏡檢查時的最佳選擇,所以無痛并不是一個夢,這是患者和醫學界迎來的無痛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