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磊
摘 要:高中階段缺乏常態化的安全教育,容易使學生和教師放松警惕,在真正面臨突發意外事件時,根本不會有任何的防范措施。因此,在高中階段,建立常態化的安全風險防范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風險防范意識;培養探究;
引言
在信息快速發展的當下,各種網絡信息對學生的思想意識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也致當代高中生在學校學習過程中面臨的風險越來越多,班主任要充分結合當前的社會環境對學生開展風險防范意識的教育,既是為了更好地保證學生能夠健康安全地度過高中學習生活,也是為學生今后的風險防范奠定基礎。
一、培養風險防范意識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形式化
在各種校園問題頻發的影響下,學校已經意識到高中校園安全教育和風險防范意識教育的重要性,開始進行相關高中校園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然而,在實施這些教育的過程中,卻往往流于形式,未讓教師和學生從真正意義上認識到風險防范的重要性,也未從內容上加強師生的風險防范意識。同時,當前在高中校園中開展的風險防范的教育內容也較單一,以至于在開展風險教育時,教師往往照本宣科,沒有根據高中校園的實際情況去開展教學活動。這樣的教育也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當然也就不能起到實質教育的作用.
(二)缺乏規范化
高中教學活動并沒有將風險防范意識作為必須開展的教學內容,而往往是當風險發生時才臨時抱佛腳或風險發生后亡羊補牢,不論是哪種方式,都說明當前的風險防范意識的培養缺乏規范化,學校沒有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意識的教育制度,導致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工作時避重就輕,沒有從根本上全面開展風險防范意識教育。
二、高中班主任對學生風險防范意識培養的策略
(一)建立專業的風險防范教育
在高中階段,學校只是專注于文化理論知識的教學工作,而忽略了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的教育。因此,在正常的文化理論教學之外,建立專業和常規的風險防范教育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學校可以在常規的課程之外,每星期開展一節關于學生的風險防范教學課程,教學內容除了對學校管理規定的說明和解釋之外,還要將校園風險因素內容充分的分析,使學生從主觀上能夠認識到校園風險的因素存在,從而有意識的加強自身的風險防范措施。同時,還要加強風險防范教育的實踐活動,比如開展火災、地震的逃生演習活動,能夠通過實踐活動來加強學生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制觀念,使學生能夠建立良好的道德規范以及法律意識,在自身受到不正當的侵害時,能夠有意識的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
(二)加強高中生金融教育,提高金融風險防范意識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現如今的社會,每個家庭以及個人都無法避免跟金融市場進行接觸,所以要積極的引導學生學習金融知識。對學生適當地進行金融教育,有助于加強學生對金融風險的防范意識,對高中生將來步入社會后能夠正確利用金融市場、降低金融風險等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作為高中生,要能夠學會自主的提升金融素養,培養理財能力,這樣才可以正確的對借貸成本進行評估,并能夠準確地衡量自己的償還能力,從而有助于學生在一定的程度上識別金融服務中的潛在陷阱,降低金融風險。高中生最終是會走進社會的,他們對金融風險的意識防范對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對于高中生的金融知識教育應該常態化,不定期的在校內開展相關的金融知識講座。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對全校學生開展金融方面的課程學習,或者利用學習通、慕課等互聯網的課程教學對其進行金融教育的普及。此外還可以通過邀請校外的知名金融企業,例如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等企業的專業人員進校輔導學生,由此來提高學生對金融知識的了解。除了加強金融知識的教育之外,同時還要加強高中生的金融風險教育,讓學生了解金融服務過程中會面臨的各種風險以及了解相關的金融風險防范措施。培養學生對個人信息安全的保護意識,使其學會在進入金融交易前認真閱讀金融服務的相關條款,同時能夠了解在面臨金融風險時的正確處理方式以及渠道,從而加強學生學會維護自身合法權利的意識。
(三)從傳授風險防范的知識入手,提升學生風險化解能力
風險在學生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即使高中生的課業繁重,高中班主任還是應當適時地為學生傳授一定的風險防范知識,有組織、有計劃、有深度地開展風險防范教育,盡可能地讓學生在面對風險時處變不驚、得心應手地化解風險。班主任可利用班會等渠道,設計生活化、案例化的風險防范知識教育內容,以時事案例為主,讓學生在短時間能夠系統地掌握一定的與風險防范相關的知識,不論是校園中還是社會中可能發生的風險,都應加強指導,讓學生能夠勇敢面對、成功化解。有條件的高中班主任可利用情境模擬、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帶領學生對周遭可能出現的風險展開探討,以系統化、完整化、科學化的風險防范教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風險防范知識,能夠更加理性地認識、應對風險。
(四)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在校園的突發事件中,受到侵害的一般是學生。學生因為因為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和突發事故的處理能力,在面對突發事故時,往往會不知所措,采取逃避的辦法。這樣的行為不僅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同時還可能會擴大突發事故的后果,產生次生災害。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管理理念。要通過多種方法和途徑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各方面動態,發現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同時,高中的學生在年齡上已經屬于成年人群體,班主任應該在日常的管理中,通過積極的鼓勵教育,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公民意識,使學生能夠在面對突發事故時,能夠沉著冷靜的對待。以此來實現學生自身的安全管理和風險防范意識的養成。
結束語
學校是人口密集的地方,時常需要召集全體師生舉辦活動,如果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不能做好組織工作,就會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風險,為了保證學生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學習活動,則需要班主任在開展教學工作時更好地認識風險并防范風險。
參考文獻:
[1]張聰.無欺凌班級建構:班主任的難為與能為[J].教育科學研究,2019(4):73-78+84.
[2]任巧萌.新時期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2019(3):100-101.
[3]梁多學.農村重點高中班主任工作的風險防范[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3(6):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