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浩,任朝輝,鄭 燕,廖衛琴
(1.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貴州 遵義 536000; 2.遵義驕陽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貴州 遵義 536000)
辣椒(spp.)是一種重要的蔬菜作物和調味品,我國辣椒種植面積居世界首位,約占全國蔬菜總種植面積的10%,據農業農村部大宗蔬菜體系統計,目前年播種面積超過200 萬hm。辣椒富含辣椒素、維生素C、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抗癌、鎮痛、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和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廣泛應用于食品添加劑、醫療保健、生物防治和軍事等領域,市場前景廣闊。朝天椒(var.L.)是辣椒的一個變種,既可鮮食、泡制,也可制作干椒。遵義朝天椒是“全國十大名椒”之首,因“香辣協調、品味溫醇”的獨有品質而舉世聞名,是貴州遵義的特色優勢產業,據報道,2020 年遵義市朝天椒種植面積達10.80 萬hm,產量約203.77 萬t。近年來,隨著遵義朝天椒辣椒產業的不斷壯大,很多國內外朝天椒品種資源也源源不斷地被引進,但仍無法滿足遵義朝天椒的品質要求,為此,筆者及其團隊成員加強了遵義朝天椒優異種質資源的收集與創制,開展了優質、豐產、高抗等遵義朝天椒新品種的選育工作,為遵義建成世界辣椒加工貿易基地建設奠定基礎。
2.1.1 母本不育系ZHB1 的選育及特性 2012 年從遵辣6 號(地方品種)中發現不育株,形態為雄蕊萎縮,鏡檢無花藥,采用雙列雜交方法,利用周邊可育植株與其雜交;2013 年夏季種植,觀測發現不育株率51%,選擇果實指形的可育株和果實指形的不育株雜交,雜交5 對;2013 年冬至2014 年冬季,經過相同方法的3 代種植和選擇雜交,逐漸純化和穩定,育成了細胞核不育系ZHB1。ZHB1 株型緊湊,株高85 cm,株幅60 cm。葉片披針形、綠色。果實指形,散生向上,青果綠色,成熟果紅色,單果鮮質量5.3 g,果長8.0 cm,果寬1.3 cm,果皮光亮,干制不皺。
2.1.2 父本恢復系ZHA8 的選育及特性 2012 年從遵辣4 號(地方品種)中選擇產量高的單株,單株套袋隔離,共選擇500 個單株,形成500 個株系。后經過5 代套袋純化,并不斷淘汰產量差、抗病差的株系,2014 年育成了新品系ZHA8。新品系ZHA8 株型較緊湊,株高130 cm,株幅98 cm。葉片披針形、綠色。果實指形,散生向上,青果綠色,成熟果紅色,單果鮮質量9.5 g,果長10 cm,果寬1.4 cm,單株結果數113 個,抗疫病、青枯病。果皮光亮,干制微皺。
2015 年夏季,以ZHB1 作為母本,利用其他純合材料作為父本,大量測配,共58 個組合。2015 年冬季在海南鑒定,發現組合ZHB1×ZHA8 表現良好,綜合抗病能力強,產量高,果實指形,香味濃厚,辣味中等。2016 年在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辣椒研究所研發基地進行了新品種比較試驗,該組合綜合表現良好,同年將組合ZHB1×ZHA8 命名為驕陽2 號。2017—2018 年,在貴州省7 個較重要的辣椒區域(播州區、紫云縣、黃平縣、德江縣、黔西縣、福泉市和開陽縣)開展區域試驗,同期開展生產示范。2020 年11 月通過國家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注冊登記名稱為驕陽2 號,登記號為GPD 辣椒(2020)521212。
3.1.1 品種比較試驗 2016 年,在遵義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辣椒研究所研發基地進行品種比較試驗,選取遵辣6 號(CK)作為對照品種。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設置小區面積為10.4 m(1.3 m×8 m),3 次重復。3 月2 日采用漂浮育苗,5 月17 日定植,露地起小高壟覆銀黑色地膜栽培,行距0.65 m,株距0.35 m,雙行單株種植,田間栽培管理措施同當地常規栽培。試驗結果(表1)表明:驕陽2 號生育期178 d,比對照多3 d;平均株高137.5 cm,比對照高44.1 cm;植株開展度102.05 cm,比對照增加15.75 cm。驕陽2 號平均667 m產量1 482.73 kg,比對照遵辣6 號增產31.51%,差異顯著。

表1 驕陽2 號在品種比較試驗中的結果
3.1.2 區域試驗 2017—2018 年在遵義市播州區石板鎮、安順市紫云縣白石巖鄉、黔東南州黃平縣舊州鎮、銅仁市德江縣荊角鄉、畢節市黔西縣鐵石鄉、黔南州福泉市鳳山鎮、貴陽市開陽縣龍崗鎮進行區域試驗,2 月5 日至3 月5 日播種,5 月中下旬定植,對照品種為遵辣6 號。各試點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 次重復,小區面積200 m。試驗結果(表2)表明:2017 年驕陽2 號平均667 m鮮椒產量為1 503.48 kg,2018 年平均667 m鮮椒產量為1 656.00 kg,2 年平均667 m鮮椒產量1 579.74 kg,較對照增產40.97%,產量差異顯著。

表2 驕陽2 號在區域試驗中的產量結果
3.1.3 生產試驗示范 2018 年在遵義、安順、畢節、黔南州、黔東南州、貴陽、銅仁等地進行露地栽培生產試驗。試驗采用隨機排列的方式,以遵辣6 號為對照,3 次重復,小區面積667 m,四周設保護行。各試點育苗時間、定植時間、種植密度及其田間管理措施根據當地種植習慣和土壤肥力情況自行安排。試驗結果表明(表3):驕陽2 號平均667 m產量為1 506.91 kg,較對照遵辣6 號顯著增產36.65%。驕陽2 號果實指形,青熟果綠色,老熟果紅色,果長10.74 cm,果寬1.58 cm,單果質量7.95 g,果面光滑,辣味中等。該品種的突出特點是生長勢強、連續坐果能力強,平均單株結果數126 個;抗病性和抗逆性強,且商品性較好。

表3 驕陽2 號在生產試驗中的產量結果
2016 年在進行品種比較試驗的同時,對驕陽2號進行田間抗病性調查。結果(表4)表明:驕陽2號田間病毒病、青枯病、枯萎病、疫病和炭疽病的發病率分別為0.43%、0.37%、0.62%、0.25%、0.56%,分別比對照低1.94、2.91、3.39、2.56、4.30 個百分點。

表4 驕陽2 號田間抗病性調查結果
2018 年委托遵義市精科信檢測有限公司進行品質指標檢測。結果表明,驕陽2 號維生素C含量191.2 mg·100 g,辣椒素含量376 mg·kg,辣味適中,符合遵義朝天椒標準,也適合大多食辣消費者需求。
驕陽2 號屬于干、鮮兩用型。全生育期為178天。株高137.5 cm,株幅102.05 cm,葉片中等綠色,花瓣白色,青果綠色,老熟果紅色。果實單生向上,果面光滑,中指形。單株結果126 個左右。單果鮮質量7.95 g,果長10.74 cm,果寬1.58 cm,果柄長3.58 cm,種子千粒重5.81 g。果實辣味中等、商品性好。辣味適中、香味濃厚,果實商品性好,適合加工糟辣椒、油辣椒、煳辣椒面等(見彩插4)。
1 月下旬至3 月上旬播種,667 m用種量25 g左右。選擇3 年內未栽培茄科作物的田塊,地膜覆蓋高壟雙行單株定植,4 月下旬至5 月中旬定植。移栽行距、65 cm 株距35~40 cm,667 m種植2400~2900 株。移栽前667 m施有機肥500 kg+復合肥(∶∶=15∶15∶15)60 kg 作為基肥。667 m起苗肥施用氮肥10 kg,坐果肥施用磷肥5 kg+氮肥5 kg,花果肥施用鉀肥5 kg+氮肥5 kg+磷肥5 kg,一般15 d 施用1 次。辣椒幼苗期重點防治猝倒病、灰霉病,移栽時重點防治根腐病,大田期重點防治疫病、青枯病、病毒病、炭疽病。果實紅熟后及時采摘。作鮮椒用3~5 d 采收1 次;作干椒用5~8 d采收1 次,及時運往烘干廠機械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