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改
(河北省科技工程學校 河北 保定 071000)
“三農”問題一直以來都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因此中職教育應在“三農”問題方面有一定的傾斜。鄉村發展落后是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體現,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要加以彌補的主要短板。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對于“三農”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涉及了鄉村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各個方面。而職業教育的開放性、經濟性和多樣性的特征,也決定了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政策是一個多層次和多階段的政策體系。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地區中等職業教育功能的發揮提供了重要的環境,為農村地區的中職教育提供了發展平臺,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服務于農村地區的經濟建設,并創造良好的產業結構環境。《藝術振興鄉村》一書立足于當前農業發展形勢,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對鄉村文旅產業發展及藝術振興鄉村等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索,為中職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新的方向。
該書包含了四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對鄉村文化藝術的生態、環境與鄉村振興的關系進行了闡述和介紹,同時分析了鄉村藝術設計的動機與價值,該部分內容落腳于“文旅融合”,闡明了鄉村文化藝術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為實踐探索,通過書院文化、藝術市集等內容對藝術振興鄉村路徑進行了分析。第三部分為案例解讀,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分析了湖北、貴州、浙江等地區鄉村藝術發展案例。第四部分為全書總結,分析了鄉村文化藝術在鄉村振興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藝術振興鄉村》一書以藝術為切入點,分析了鄉村振興中的文化內需,引導人們關注鄉村藝術以及專業人才在農村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中等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的過程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豐富鄉村人才儲備、提升鄉村人口文化素質和優化鄉村社會治理環境等方面。首先,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是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在鄉村振興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專業技能人才參與,中職教育能夠為鄉村振興培育多種技能型人才。職業教育是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政策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根據農業農村的發展情況,應用多元化的培養方式,為鄉村振興培養后備人才。同時,職業教育還要充分發揮職業院校資源優勢,充分做好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通過實踐為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添加力量,不斷提升專業教育科研質量和服務鄉村振興的專業水平。其次,中職教育在服務鄉村振興過程中還具有提升鄉村人才文化素質的重要作用。我國很多地區農業發展緩慢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很多鄉村人口在文化素質方面的水平不高,因而對于一些先進的生產思想和生產工具認識不足,很多地區依舊采用的是傳統的耕作方式。中職教育作為職業教育的一種,其能夠為鄉村人才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形成相互融合的現代教育體系,能夠滿足多樣化鄉村人口的知識學習和精神文化需求,進而逐漸達到提升鄉村人口素質的目的。再次,職業教育還能夠促進鄉村社會治理方面的優化創新,進而加速農村治理現代化進程。在人口素質和人才技能方面,中職教育能夠通過多元化的教育來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水平,推動鄉村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農村發展治理奠定人才基礎。
教育脫貧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缺乏人才是制約鄉村振興的瓶頸,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要匯聚全社會的力量,強化鄉村振興人才支撐,做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在鄉村振興過程當中,要強化職業教育資源的統籌協調和綜合利用,加強中職教育中涉農專業建設,加大培養適應農業和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的力度。支持各級各類學校積極參與到培養有文化、懂技術的新型農民,開展進城務工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當中。傳統的中職教育在適農性方面的涉及相對較少,因此在中職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應該加大中職教育中現代農業人才的培育力度,注重提高新型農民的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另外,中職院校還要不斷加強鄉村職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中職教育涉及農業專業教學方面,師資的選擇應該具有更明顯的針對性,學校可以從鄉村本土招聘一些高素質和高技能的教師,這類教師對于當地發展有著更為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同時其也具有振興鄉村所需要的技術,對于提高學生農業專業知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鄉村振興是一個系統性的戰略工程,中等職業教育能夠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通過對中等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相關內容的分析,能夠看出中職教育在促進鄉村振興發展的同時,鄉村振興戰略也可以倒推中職教育的發展,從而取得“雙贏”的效果。《藝術振興鄉村》一書以藝術為突破口,闡明了鄉村文旅產業的發展對于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作用,同時,該書提出的通過藝術創新來解決鄉村問題的策略,對于中職教育服務鄉村振興路徑的選擇也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