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頌文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副教授
楊宵垌 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
根據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受飲食習慣改變及不健康口腔習慣等誘因影響,我國兒童患齲率呈現上升趨勢。現階段我國醫療條件日漸發達,兒童醫院醫療設施日益完善,但對兒童色彩心理學在兒童醫療環境中的應用研究相對較為匱乏,還未形成一個完整的色彩體系。目前,我國許多兒童口腔醫療空間使用的是歐洲BEAUBE 模式,色彩心理學在醫療環境應用中仍存在許多缺陷與不足。例如,雖然考慮到了功能性,也滿足基本的就醫功能需求,但卻無法有效滿足使用者的需求[1]。針對兒童醫院設計,其缺乏考慮將色彩與兒童生理及心理需求相結合來進行設計。
本文嘗試以兒童色彩心理學為基礎,以兒童口腔醫療空間環境為設計對象,提出在色彩心理學理論指導下兒童口腔醫療空間設計的新思路、新方法,為兒童口腔醫療空間設計提供一定的借鑒。
色彩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門新興學科,是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探究的是色彩對人心理、生理所產生的影響。美國色彩心理學家魯道夫·阿恩海姆曾提出,嚴格來說,色彩能充分表達情感,所有視覺現象都是由亮度以及色彩產生的。從心理學方面而言,色彩通過對視覺產生影響,對人的知覺、情感,再到意志、思想、記憶等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色彩作為心理學研究的重要維度,通過觀察人在受到色彩影響時表現出不同的應激反應,并以此為據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一些問題[2]。
兒童心理學是心理學知識和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兒童心理學》一書的作者朱智賢教授在書中提出,兒童心理學是以心理學為根據,對不同年齡階段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以及心理特征進行研究[3]。日本建筑學會認為想要為幼兒創建一個環境友好型的空間,就需要從幼兒心理角度去進行設計。
通過對兒童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學習和相關文獻資料的查閱整理以及實地走訪發現,患病兒童就診時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礙。兒童不穩定的情緒極易受到環境的影響,患病兒童進入就診空間時面對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當見到穿白大褂的醫生及冰冷的診療設備時易產生恐懼心理。患病兒童在就診時,由于疼痛、就診器械、就診環境等因素影響,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緊張情緒,出現抗拒治療等現象。
色彩對醫療空間環境具有輔助作用。人們在潛意識作用下,會對色彩產生差異性感受。由于色彩冷暖以及周邊環境會對人的身體、眼睛、思維及心理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不同色彩給人帶來的感受也是有差異的[4]。充滿著朝氣的兒童喜歡亮麗的色彩,本就遭受病痛的兒童更喜歡可以帶來愉悅心情和放松感受的醫院環境。
但是,兒童口腔醫療空間的色彩設計并不是簡單的色彩拼湊,其在色彩使用上注重體現色彩的豐富性,同時注重運用色彩冷暖關系給前來就診的兒童患者帶來不同的心理感受。例如,在醫院過渡性空間或者灰空間,如走廊、樓梯等較為狹長的環境中,建議采用暖色系,因為暖色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節空間氛圍,使兒童從視知覺感知空間的靈活性,削弱過渡空間的冷清感,如圖1 所示。針對醫院就診空間,在色彩搭配上建議以冷色系為主,因為冷色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讓兒童患者在一定程度上穩定情緒。同時,冷色為主,暖色為輔,冷靜中帶有一絲溫暖的色彩設計,使兒童口腔醫療空間整體色彩設置輕松愉悅、節奏感較強,通過視覺效果來轉移兒童患者的緊張情緒,便于醫生診治。因此,在設計兒童口腔醫療空間時,設計者需要考慮將色彩心理學與口腔醫療空間相結合來進行設計。

圖1 樓梯處局部效果圖
兒童口腔醫療空間設計是以兒童為中心,從兒童的接受能力和認知水平出發去設計規劃這個空間,兒童和成人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由于兒童對口腔醫療空間的固有認知,一想到醫院就會產生恐懼心理,而且易受到外界聲音、色彩、溫度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設計兒童口腔醫療空間時,需注意人性化的細節處理,如在設計兒童娛樂區時,墻面顏色可采用明亮的粉紅色、天藍色,并且搭配色彩歡快的游樂設施來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在設計樓梯踏步時,依據人機工學原理,可增添設計音符、節拍等趣味性的互動形式[5]。色彩是視覺感知,聽覺可增強空間的感知體驗,室溫可調節口腔醫療空間給兒童帶來的冰冷感,室內軟裝飾品可拉近兒童與醫療空間的距離,展示有關牙齒的科普的信息可提示孩子學習口腔保健知識,因此人性化的設計重在細節,目的是緩解兒童對口腔醫療空間的恐懼感,使其順利完成治療。因此,在設計兒童口腔醫療空間時,人性化原則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充分考慮室內空間的安全性問題是為兒童營造良好就醫氛圍的重要前提[6]。兒童天性活潑、好動,在進行兒童口腔醫療空間設計時,要注意增強對兒童的安全防護意識。例如,在材料選擇上,采用無刺激、無污染的環保材料;在家具選擇上,符合兒童的尺度,提高兒童使用的安全性與實用性;在地面鋪裝上,利用色彩的互補或對比關系滿足空間導向作用,同時采用防滑地漆或地毯提高兒童行走時的安全性;在導向識別上,通過色彩系統進行安全的指示引導和疏散。因此在設計兒童口腔醫療空間時,安全性設計原則也應納入重要的考慮因素。
本項目位于河北省平山縣中山西路與建設北大街交口,周圍交通便利,附近設有多個停車場及公交站,為前來就診的患者提供便利。周邊為居民住宅區、學校和教育教學機構,人流量大、客源豐富。本項目主要針對0 ~14 歲的兒童,依照石家莊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紅黑統計公報庫統計,平山縣常住人口約42 萬人,年齡結構中0 ~14歲占比21.14%。在實際調查時發現,項目所在地區并未建有系統的針對兒童的口腔醫院,兒童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會表現出不同程度的就醫緊張情緒,不僅影響醫生的診治質量和工作效率,同時會延誤兒童口腔疾病的診治。
本文以文獻分析法為主,學科交叉法和實驗驗證法為輔,通過查閱、收集色彩心理學以及兒童口腔醫療空間方面的論文、網絡資料、期刊及文獻等,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整理,為本次設計提供基礎性地理論[7]。基于此,對兒童口腔醫療空間設計進行研究整合,梳理出與兒童口腔醫療空間相符的設計準則,并將理論落實到自身設計中,用理論指導實踐,為本文提供實踐驗證。
(1)從平面布置上,通過合理的功能布局滿足兒童、家長及醫護人員的多層次需求。一層主要為兒童休閑娛樂區,還設置了家長休息區、咨詢室、衛生間以及檢查室,為兒童及陪護家屬提供娛樂休息空間和及時準確的服務;二層主要用于診治,設置了診療室、兒童科普區、等候區、醫護休息室、辦公室、衛生間以及茶水吧臺,整體功能分區都較為安靜,符合就診環境要求。
(2)在色彩心理學與兒童口腔醫療空間相結合設計原則地基礎上,對于兒童娛樂空間進行設計。通過不同色彩的搭配來營造輕松愉悅的空間氛圍,讓整個空間富有童趣,符合兒童的視覺特征。在就診空間的色彩使用上,以冷色系為主色調,其主要作用是穩定兒童的情緒。同時,可以設置兒童喜愛的動畫形象增加醫療空間的趣味感,使兒童患者放松情緒。設計兒童娛樂區時,盡量運用鮮艷、明亮的色彩,使兒童沉浸在輕松又快樂的氛圍里,可有效轉移兒童的焦慮情緒,如圖2 所示。

圖2 色彩空間營造局部效果圖
(3)在人性化設計原則的基礎上,可采取與兒童娛樂空間相結合的形式。例如,門廳大面積的玻璃幕墻設計不僅讓大廳有充足的采光,而且對于前來就診的兒童來說也可以直觀地看到內部布局,緩解兒童患者的緊張情緒和恐懼心理,使兒童患者能夠順利就醫。大廳的中心區域設置了咨詢臺和繳費臺,為患者及陪護家屬提供及時準確的服務。診療室采用了主題性設計,由于兒童對新事物有很強的求知欲,在醫療空間中適當進行趣味性的設計有利于分散兒童的焦慮感,使治療過程得以順利進行。例如,自然樂園、海底世界、企鵝小鎮以及趣味太空等主題,在診療室內添加契合主題的圖案、玩偶等,不僅可以達到吸引兒童注意力的目的,又能緩解空間的緊張氛圍,還可豐富整個醫療空間的童趣性,如圖3 所示。

圖3 海底世界主題性局部效果圖
(4)在安全性設計原則的基礎上,考慮到兒童自身安全意識較低,家具設置上需符合兒童的比例和尺度。例如,選用柔軟布藝材料、圓角造型等,提高兒童使用時的安全性和實用性。此外,地面設計避免出現高低差,同時可采用防滑地磚、木地板或者地漆來提高兒童行走時的安全性,如圖4 所示。

圖4 材質選擇局部效果圖
本文針對色彩心理學在兒童口腔醫療環境應用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進行討論,重點圍繞缺乏考慮色彩與兒童生理以及兒童心理需求相結合等問題進行分析,從色彩心理學和兒童心理學出發,以兒童為中心,利用色彩對醫療空間的輔助作用,緩解兒童在就診過程中的抗拒心理,將色彩心理學原則、人性化原則、安全性原則有序地運用到兒童口腔醫療空間設計中,為兒童營造良好的就醫氛圍,提供舒適、有趣的醫療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