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朝春 黃政德 龐 羽 韋曉英 黃國秀△
高尿酸血癥是一種與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其發病率呈逐年增高態勢,且隨著血尿酸水平的增加,糖尿病、慢性腎病、腦卒中等多種慢性病的發生風險亦增加,嚴重影響著中國國民的健康及生活質量[1]。因此,尋找控制高尿酸血癥發病率及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有效防治方案至關重要。有學者關注到健康管理在高尿酸血癥的預防和控制中起著積極作用[2,3]。而將中醫藥優勢融入現代醫學的健康管理模式中對慢性病進行管理,是國家的政策導向,也是近來研究的熱點[4]。為進一步探討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模式在高尿酸血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體檢中心對廣西電網集團無癥狀高尿酸血癥職工開展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廣西電網集團2019年在廣西健康體檢中心體檢后確診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102名受檢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1例。對照組中男45例,女6例;年齡29~59歲,平均(41.71±8.00)歲。觀察組中男44例,女7例;年齡24~57歲,平均(40.43±7.64)歲。2組受檢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此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標準①符合無癥狀高尿酸血癥的診斷標準[5]:空腹狀態下男性血尿酸>420 μmol/L,絕經前女性>360 μmol/L,且未出現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②知曉同意本研究方案,認可中醫養生手段。
1.3 排除標準①合并有惡性腫瘤或嚴重心、肝、腎疾病者;②有認知障礙不能完成和(或)無法配合者;③伴有肢體活動障礙;④妊娠或者哺乳期。
1.4 研究方法
1.4.1 對照組采用常規健康管理方案。主要方法和內容包括:①建立健康檔案:健康管理護士收集入組受檢者的性別、年齡、飲食習慣、運動情況、煙酒嗜好等基本信息,同時從體檢系統導入血尿酸、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建立健康檔案。②健康教育:健康管理醫生制作針對性強且圖文并茂的高尿酸血癥課件,每6個月到企業開展科普講座1次,每次講課30~40 min,課后預留足夠時間滿足職工咨詢,同時發放高尿酸血癥健康教育手冊。③飲食管理:院內營養科醫師到單位食堂對食堂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制作高尿酸血癥人群推薦套餐,指導研究對象忌吃動物內臟、海鮮等高嘌呤食物,忌暴飲暴食,少食油炸食物,多食新鮮蔬菜與水果,每天飲水量推薦在2000 ml以上。④運動管理:組建運動微信群,健康管理醫生在群里推送運動方案及運動注意事項,提倡高尿酸血癥患者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每周至少5 d,時間控制在30~40 min,避免劇烈運動,健康管理護士及企業工會負責人適時提醒每日運動完成情況。
1.4.2 觀察組采用中西醫結合的健康管理方案,在對照組常規健康管理的基礎上,加上中醫特色健康指導和養生保健措施,主要包括:①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體檢中心在該企業醫務室有派駐醫生,每周5 d坐診,為該組人群進行中醫體質辨識分型,判定依據參照《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6]標準。②辨證食療:建立微信群,駐點醫生在群中介紹常見食物的四氣五味、功效,指導應根據季節、氣候、體質而選取適當性味的食物,根據受檢者體質辨識結果進行個性化飲食指導,如指導痰濕質人群選擇具有健脾化痰祛濕泄濁的食物,如薏苡仁、扁豆、山藥、玉米須、苦瓜、綠豆、冬瓜等,并推薦薏苡百合粳米粥、薏苡茯苓山藥粥等藥膳。③情志調攝:派駐醫生與該組人群面對面交流,針對不同體質分別采用疏泄法、清靜養神法、轉移分散法、節制法等調節異常情志。④聯合企業工會開展八段錦培訓班,該組職工掌握動作要領后在每個工作日工間休息時間集體練習八段錦,每次15~20 min。
1.5 觀察指標①干預前(2019年體檢)及干預12 個月后(2020年體檢)血尿酸水平的變化。所有受檢者禁食12 h,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靜脈血,采用貝克曼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生化指標,血尿酸采用尿酸酶比色法。②2組研究對象高尿酸血癥知識知曉率干預前后的對比。采用自行設計的高尿酸血癥防治知識問卷,具體內容包括:血尿酸正常值、高尿酸血癥危險因素、預防措施、治療要點等15項。每組51例研究對象,每例研究對象均需完成15個題目,每組答題總數為765題。高尿酸血癥防治知識知曉率= 研究對象累計答對題數/研究對象應答題總數×100%。

2.1 血尿酸水平實施健康管理方案前2組血尿酸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 12個月后,2組研究對象的血尿酸均較前下降(P<0.05);且實施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方案的觀察組血尿酸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干預前后血尿酸水平比較
2.2 高尿酸血癥知識知曉率對照組干預前共答對270題,高尿酸血癥知識知曉率為35.29%(270/765);觀察組干預前答對277題,知曉率為36.20%(277/765)。2組干預前高尿酸血癥防治知識知曉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行健康管理方案12個月后,對照組知曉率提高至75.56%(578/765),觀察組提高到88.10%(674/765),2組知曉率均有明顯增高,與干預前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提高幅度更大,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無癥狀高尿酸血癥患者干預前后高尿酸血癥知識知曉情況對比 (例,%)
中國高尿酸血癥目前存在發病率高、血尿酸治療達標率低等現狀[7,8]。探究其因,除了與國民過多攝入高嘌呤高熱量的食物、久坐不動等不良生活方式相關之外,還在于大部分民眾對高尿酸血癥知識缺乏醫學認識,重視程度不夠,患病后也沒有專業的醫護工作者對其實行針對性教育和持續管理[9]。
國內外指南推薦無癥狀高尿酸血癥首選非藥物治療,即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加強運動鍛煉、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等健康管理手段來控制血尿酸水平[7,10]。研究表明,早期對高尿酸血癥人群進行健康管理可能是最經濟有效和可持續降尿酸的策略之一[8]。目前,國內外醫者已對高尿酸血癥健康管理方案進行了較多的探究,主要是從現代醫學理論角度進行健康教育及健康干預,指導患者低嘌呤飲食、適量運動、忌酒、多喝水等,讓部分患病人群及高危人群得到更好的預后[11,12]。本研究結果與上述研究相近,2組高尿酸血癥人群通過實施12個月的健康管理方案后,血尿酸水平均較管理前下降,高尿酸血癥知識知曉率亦較干預前提高。
但是相關研究也發現基于現代醫學理論的常規健康管理模式存在著某些影響著健康管理效果的問題,如管理對象依從性不足、干預手段單一、單純強調“管住嘴、邁開腿”而忽略了不同個體的體質差異等[13]。而中醫強調“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原則,注重個體差異。且中醫學對于高尿酸血癥的病因病機有著系統的研究,在高尿酸血癥及其并發癥的防治方面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獨特的優勢[14,15]。中醫關于食療調養、運動導引、情志調攝等方面的養生知識也為廣大老百姓所接受,因此加上中醫養生保健措施的健康管理方案能很大程度地提高高尿酸血癥人群的依從性,調理他們的偏頗體質,更有利于血尿酸的控制[16,17]。研究中派駐醫生長期在該企業醫務室坐診,對該組研究對象進行體質辨識,并根據不同的偏頗體質擬定個性化的中醫食療方案,疏導情志,指導進行八段錦訓練,管理對象樂于接受。研究結果提示,實施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方案較常規健康管理能更顯著地降低血尿酸水平,更有效提升高尿酸血癥防治知識知曉率(P<0.05)。
本研究中健康管理方案的實施尤為重視醫療機構與受檢者單位的相互配合。由健康管理醫生、駐點醫生、營養科醫生、健康管理護士組成專業的健康管理團隊,與企業聯合共同實施健康管理方案,共同督促管理對象執行干預措施。企業患病人群有更多的時間與專業醫護人員交流,有更多了解疾病防治知識的機會。干預對象同屬一個單位,同伴交流環境可以促進疾病防治知識和養生技能的掌握。本研究充分發揮個體性、主動性、醫患關系良好的優勢,大大提高管理對象的依從性,取得了良好成效。
綜上所述,以健康教育、健康幫扶、體質調理、強身健體為特色的中西醫結合健康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企業高尿酸血癥人群的依從性和自我健康管理意識,降低血尿酸水平,阻止或延緩高尿酸血癥的發展,值得推廣應用于企事業單位的團體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