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真
重癥急性胰腺炎是一種起病急驟、并發癥多、致死率高的特殊型胰腺炎,占整個急性胰腺炎的10%~20%。多數急性胰腺炎是由膽道疾病、酗酒和暴飲暴食所引起[1]。近年來,隨著外科治療的進展,治愈率有所提高,但是總體病死率仍較高。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的主要手段之一是早期多部位穿刺置管引流術,但手術治療的風險較大,單獨應用效果欠佳[2]。近年來中醫辨證在重癥急性胰腺炎的治療上頗有成就。中醫認為,重癥急性胰腺炎屬“腹痛”“泄瀉”等范疇,其病因主要在于傷脾胃,積滯于中,釀濕化熱,邪熱食滯互結,阻滯氣機,不通則痛。治療過程中應注重理氣通腑、清熱活血。桃核承氣湯組方中包括桃仁、大黃、桂枝等多味中藥成分,具有逐瘀瀉熱的功效,臨床常用于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膽囊炎等疾病[3]。探討桃核承氣湯聯合循證干預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術后炎癥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此次的100例研究對象(對照組50例和觀察組50例,隨機數字表法)均于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接受醫治的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選擇,選例時間為2020年1月—2021年1月。此次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并展開。對照組患者三酰甘油(TG)水平11~14 mmol/L,平均(11.89±0.41)mmol/L;年齡26~67歲,平均(45.62±6.94)歲;男、女分別為30例、20例。觀察組男、女分別為28例、22例;年齡25~65歲,平均(45.21±6.75)歲;TG水平11~15 mmol/L,平均(11.92±0.43)mmol/L。2組患者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急性胰腺炎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4]和《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草案)》[5]中的診斷標準者;病歷資料齊全,且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者等。排除標準:既往有胰腺手術病史者;長期服用免疫抑制劑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伴有嚴重的心肝等慢性疾病者等。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在常規治療的前提下,予以對照組早期多部位穿刺置管引流術:取仰臥位,確定患者實際病情后(腹腔積液、胰周積液),確定2個及以上穿刺部位,在B超引導下進行多部位的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針經皮膚以45°的角度進行刺入,于腹腔內置入導管,使其中的液體排出。給予觀察組早期多部位穿刺置管引流術及桃核承氣湯治療。早期多部位穿刺置管引流術方法同對照組,桃核承氣湯組方為:芒硝、炙甘草、桂枝各6 g,桃仁、大黃各12 g。加水煎至100~150 ml,100~150 ml/次,2次/d,10 d為一個療程,2組均治療一個療程。隨訪3個月。
1.3.2 干預方法2組患者均于術后給予循證干預。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和尿量,記錄就診次數,盡早發現并發癥;協助患者以舒適臥位休息以緩解疼痛;為患者提供安靜舒適的環境,以保證睡眠質量;適當禁食。
1.4 觀察指標①臨床療效。治愈:治療后患者腹痛、腹脹等臨床癥狀完全緩解,7 d后可自主進食且各常規檢測指標趨近正常,肺、肝、腎等臟器功能恢復正常;好轉:癥狀及各常規檢測指標有所好轉;無效:癥狀無明顯變化或加重。死亡:患者經醫治無效后死亡??傆行?(治愈+好轉)例數/總例數×100%。②臨床癥狀及生化指標改善時間(血淀粉酶、血常規)。臨床癥狀包括腹痛腹脹緩解、肛門排便、腹腔積液消失;血淀粉酶、血常規制備:血清(治療前及治療后7 d,取2組靜脈血約3 ml,離心機參數:3000 r/min,10 min)含量檢測方法全自動分析儀。統計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化指標恢復正常的時間。③統計2組住院時間、住院總費用。④血清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TNF-α)、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含量。2組采血、血清制備具體方法與②相同,檢測方法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

2.1 臨床療效治療后,對照組(76.00%)與觀察組(96.00%)的臨床總有效率相比,其水平降低(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 臨床癥狀及生化指標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腹痛腹脹緩解、肛門排便、腹腔積液消失改善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血淀粉酶、血常規改善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臨床癥狀及生化指標改善時間比較
2.3 住院時間 住院總費用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住院時間縮短,住院總費用升高(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住院時間 住院總費用比較 (例,
2.4 血清TNF-α IL-6 hs-CRP含量2組治療后血清TNF-α、IL-6和hs-CRP含量較治療前下降,其中觀察組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4。

表4 2組患者血清TNF-α IL-6 hs-CRP含量比較 (例,
在臨床上,通常將急性胰腺炎分為輕癥急性胰腺炎和重癥急性胰腺炎。重癥急性胰腺炎往往是在前者的基礎上出現其他臟器功能障礙甚至衰竭,一般1個月左右就會出現如假性囊腫和胰腺膿腫等的局部并發癥[6]。近幾年,重癥急性胰腺炎的發病率呈逐漸升高趨勢。目前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常用的治療手段是早期多部位穿刺置管引流術,其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胰腺炎引起的腹腔積液排出體外,進而減輕腹腔壓力,但手術操作具有一定的風險,患者術后恢復較慢。
中醫認為,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應理氣通腑、清熱活血,因而采用桃核承氣湯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組方中的桃仁具有活血祛瘀的功效;大黃可泄熱毒、破積滯、行瘀血;桂枝具有溫通經脈、助陽化氣、平沖降逆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芒硝具有清火消腫的功效。多味中藥聯合可逐瘀瀉熱,主治下焦蓄血證[7]。同時聯合循證干預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促進術后恢復[8]。由以上結果可知,觀察組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總有效率上升,臨床癥狀改善時間、住院時間縮短,提示桃核承氣湯聯合循證干預在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上療效顯著,能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進程,和高世平等[9]研究結果相符。血清TNF-α、IL-6、hs-CRP均為炎癥反應的敏感指標,其水平的升高表明患者的炎癥損傷加重,其病情加重[10]?,F代藥理學證實,大黃中的有效成分可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與環氧化酶的合成,進而抑制炎性因子的表達;桃仁中的苦杏仁苷可抑制炎性介質的分泌與釋放,減輕炎性損傷;桂枝中的醇提取物可明顯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組織水腫程度[11]。由以上結果可知,治療后,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血清TNF-α、IL-6、hs-CRP含量下降,提示桃核承氣湯聯合循證干預可有效降低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機體炎性因子水平,減輕炎癥反應,與李舒等[12]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桃核承氣湯聯合循證干預可有效減輕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術后的炎癥反應,改善臨床癥狀,促進其術后恢復,但此研究具有一定的缺點,如選取的樣本量較少,其可導致統計學結果發生一定的偏倚,故臨床宜采取大樣本量、多中心進行深入研究,以便提高此項研究結果的準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