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娟 黃麗娟 張 娟 曾育琳 陳 莉
功能性腹痛綜合征(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 syndrome,FAPS)屬于非器質性功能性胃腸病,主要表現為持續性腹痛,病程至少持續半年?;颊咭喑0橛衅渌|體不適癥狀,如疼痛日久易出現抑郁或焦慮等情志障礙,并伴隨與慢性疼痛相關的行為,甚至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與工作[1]。臨床多使用抗抑郁藥、鎮痛藥、抗焦慮藥、抗過敏藥、促胃動力藥等治療FAPS,但因患者擔心藥物產生依賴以及往往弱化或否認心理因素的作用,而排斥長期服藥,增加治療難度,病情容易反復[2,3]。黛力新是美利曲辛與氟哌噻噸的聯合制劑,具有抵抗焦慮、抑郁、降低神經興奮性、抗驚厥、鎮靜止痛等作用,被廣泛應用于慢性和頑固性疼痛、植物神經紊亂、抑郁焦慮狀態,且治療各種功能性胃腸病也有一定效果。FAPS屬于中醫學“腹痛”范疇,病機可歸納為感受外邪、情志失節、飲食失調,治療當以“通”立法。中醫從全局著眼,在整體觀念的指導下,根據個人的體情況進行辨證論治,療效肯定。穴位埋線是一種結合多種療法、多種效應于一體的復合性治療方式,將醫用羊腸線植入相應穴位,長期持續性刺激穴位,提高穴位的傳導性和興奮性,達到良性、雙向性調節的目的,被應用于多種疾病的治療。此研究選擇2018年6月—2021年2月新余市中醫院收治的60例FAPS患者,分析穴位埋線聯合黛力新治療FAPS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6月—2021年2月新余市中醫院收治的60例FAPS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聯合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此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聯合組中女11例,男19例;年齡27~56歲,平均年齡(41.32±2.15)歲;病程5~24個月,平均病程(12.65±2.51)個月。對照組中女13例,男17例;年齡25~57歲,平均年齡(41.27±2.11)歲;病程4~23個月,平均病程(12.59±2.42)個月。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①西醫符合《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診斷標準》[4]FAPS相關診斷標準。②中醫符合《中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 (中醫病癥部分)》[5]中肝郁氣滯型診斷標準,即主癥:脹滿竄痛;腹痛連及兩脅,痛引少腹,情緒不佳時加劇或發病,矢氣或噯氣則舒。次癥:善太息;曖氣時作,納食不香;失眠多夢。舌脈:舌淡紅,薄白苔,脈弦細。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符合上述中西醫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完整;患者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年齡≥18歲;認知功能正常。排除標準:不耐受穴位貼敷;病理診斷疑有惡變或胃黏膜有重度異型增生;腸道器質性病變;過敏體質;入組前4周內口服抗抑郁藥、抗焦慮藥等相關藥物;精神疾患;合并惡性腫瘤。
1.4 方法對照組單一行黛力新(重慶華曦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0.5 mg∶10 mg×20片,國藥準字H20153122)治療,每日口服1粒。在此基礎上,聯合組使用穴位埋線治療,主穴選取胃俞、脾俞、足三里、上巨虛、中脘,配穴臨證加減。常規消毒上述穴位部位皮膚后,取一次性埋線針,將針芯退出,在針管前段放置3-0號可吸收外科縫線,長度約為2 cm,刺入所選穴位,有針感出血后,推針芯,將針管取出,將可吸收線植入穴位肌層或皮下組織,用棉球按壓針孔止血,無菌敷料固定,叮囑患者治療24 h內針孔不能沾水,14 d一次。2組均治療3個月。
1.5 觀察指標對比2組臨床療效和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中醫證候評分、疼痛程度、情志狀態。①臨床療效、中醫證候評分[6]。將主癥按照重度、中度、輕度、無分別計為9分、6分、3分、0分,次癥按照重度、中度、輕度、無分別計為3分、2分、1分、0分,主癥與次癥相加之和即中醫證候評分。中醫證候積分減少率≥95%為治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率<95%且≥75%為顯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率<70%且≥30%為有效;中醫證候積分減少率<30%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有效率。②參照《臨床診療指南·疼痛分冊》[7]中的NRS疼痛數字評分評估疼痛程度,分為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無法忍受的劇烈疼痛。③使用Zung氏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患者情志狀態,兩者均有2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總粗分為20~80分,計算標準=粗分×1.25。SDS臨界值為53分,SAS臨界值為50分,分值越高焦慮、抑郁癥狀越嚴重。

2.1 臨床療效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2.2 中醫證候積分 疼痛評分2組治療前中醫證候積分、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2組中醫證候積分、疼痛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中醫證候積分、疼痛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中醫證候積分 疼痛評分對比 (分,
2.3 情志狀態2組治療前SDS評分、S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2組SDS評分、SAS評分均低于治療前,且聯合組SDS評分、SAS評分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情志狀態對比 (分,
FAPS屬于功能性胃腸紊亂疾病,其發生與內臟敏感性增高、胃腸運動障礙、胃腸激素改變、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神經心理因素等密切相關?;颊咧饕驮\原因為腹痛,常伴有抑郁、焦慮、食欲減退、失眠、噯氣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與學習,需盡早治療。黛力新是此病常用的治療藥物,是美利曲辛與氟哌噻噸的復方制藥,美利曲辛能夠抑制突觸前膜對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吸收,還能使突觸間隙內單胺類物質占比增大,發揮抗焦慮、抗抑郁、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等多種作用;氟哌噻噸屬于神經阻滯劑,可促進多巴胺合成與釋放,起到抗焦慮抑郁作用,兩者聯合治療可起到療效疊加效應,具有藥效持久、起效迅速等優點[8]。但黛力新存在一定不良反應,且單一治療難以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精神因素是FAPS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若情志不遂,木失條達,肝失疏泄,氣機逆亂,脈絡不暢,不通則痛?!睹}因證治·腹痛論》中記載:“氣結腹痛之因,怒則氣逆,思則氣結,若人恍怨思慮,惱怒悲哀,皆能郁結成病”,提示情志多極均可成病。明代醫家趙獻可認為“凡郁皆肝病也”,肝主疏泄、惡抑郁而喜調達,故疏肝解郁乃是治療FAPS的關鍵。穴位埋線是普通毫針針刺療法的演變,均是在針灸學指導下經刺激穴位起到平衡營養、疏通經絡、調整臟器、調和氣血等作用,而治療疾病,其具有微創、操作簡單、間隔時間較長、不良反應少等優點而應用于臨床。此研究中,聯合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中醫證候積分、疼痛程度評分、SAS評分與SDS評分較對照組低,提示穴位埋線聯合黛力新治療FAPS可有效減輕患者癥狀與疼痛程度、改善情志狀態。穴位埋線中主要選取胃俞、脾俞、足三里、上巨虛、中脘等穴,其中胃俞、脾俞具有和胃健脾溫中之效,且脾胃互為表里,脾俞、胃俞表里相配,共奏行氣止痛、健脾和胃之功;足三里為胃之下合穴,可通調胃氣,與中脘遠近相配,可和胃止痛、通調腑氣,同時還具有健脾胃、理大腸、調氣血、解熱解毒、疏經通絡、醒神通絡等功效。中脘居胃脘部,為胃之募、臟之會,可調理胃氣、健運中州,而募穴乃臟腑之氣匯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主納呆、腹脹、胃痛等脾胃??;上巨虛為大腸之下合穴,具有理氣和胃、通降腸腑之效。穴位埋線中,胃俞、脾俞、足三里、上巨虛、中脘等穴位配合治療溝通經絡表里聯系,共奏健脾理氣、疏通解郁之效。穴位埋線以激發經絡穴位的治療作為依據,以針灸學理論和中醫基礎理論為指導,經針線與可吸收線在穴位內產生的生物化學變化與生物物理作用,通過經絡將刺激信息與能量傳入體內,可產生多重效應,且埋線刺激強度隨著時間延長而由強變弱,可起到先瀉后補作用,從整體上調節陰陽,提高療效[9,10]。中醫認為穴位埋線作用機制包括以下幾點:①平調氣血與通經活絡;②協調陰陽、平衡臟腑;③留針、埋針效應;④扶正祛邪、補虛瀉實。其西醫作用機制包括以下幾點:①增強機體免疫,促進局部循環改善;②恢復神經功能,調控神經反射;③抑制炎性因子,使細胞凋亡減少;④調節細胞因子,促使機體代謝加強[11,12]。此外,穴位埋線具有易于操作、創傷小、療效肯定等優點,易于被患者接受。此研究納入樣本量偏小、觀察指標選擇存在一定主觀性,未與他類似研究相對比且觀察時間較短,試驗結果仍存在一定不足之處,后期仍需加大樣本量深入研究,進一步論證研究結果。
綜上所述,FAPS患者以穴位埋線聯合黛力新治療可有效改善臨床癥狀,減輕疼痛程度,調節心理狀態,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