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釋如
腦卒中又稱中風,在中國是居民死亡的主要病因,且具有較強的季節性,冬季為疾病的高發期[1]。隨著社會的進步,腦卒中發病率呈上升趨勢,而發病年齡卻逐年遞減,且男性發病率明顯高于女性。認知功能障礙是腦卒中后常見并發癥,其由于血液灌注障礙而引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給其家庭帶來沉重的精神壓力和經濟負擔[2]。目前,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西醫主要以藥物治療結合康復治療為主,但效果不甚理想。中醫治療在近年取得長足進步,大量研究證明,針刺和相關對證的湯劑在輔助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中起到較好的效果,為此柘城中醫院嘗試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針刺聯合自擬柴牡醒腦湯治療,并分析其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柘城中醫院收治的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共82例。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41例。觀察組中男29例,女12例;年齡46~75歲,平均(63.36±4.28)歲;病程(73.89±10.42)d。對照組中男27例,女14例;年齡46~75歲,平均(63.69±4.12)歲;病程(73.48±10.87)d。2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診斷標準符合《實用神經病學》[3]認知功能障礙的診斷標準;符合《中醫學》[4]氣滯血瘀證辨證標準。
1.3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生命體征未定,意識清醒;均為首次發病;患者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標準:肝腎功能有嚴重障礙;對中藥及針刺不耐受;阿爾茨海默癥;其他原因引起的認知功能障礙如缺乏維生素等。
1.4 方法
1.4.1 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治療。①鹽酸多奈哌齊(重慶植恩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10723),每日1次,每天5 mg。②康復訓練:游戲訓練,協助患者完成猜數字、猜球等游戲;算數訓練,給予患者反復而有規律的計算訓練,并進行分組完成目標訓練;記憶力訓練,通過圖形記憶、文字背誦等方式完成;模擬場景訓練,模擬購物、過馬路、相遇等生活場景進行訓練;運動能力訓練,輔助患者完成穿衣、如廁、上下樓梯等日常行為。每日2次,每次45 min。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刺聯合自擬柴牡醒腦湯治療。處方:山羊角、水牛角、瓜蔞子、石菖蒲各15 g,牡蠣30 g,郁李仁、鹿角各10 g,柴胡6 g。每天1劑,于早晚飯前半小時服用,每次100 ml。連續治療12周。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針刺治療。針刺基本穴位:三陰交、大鐘、百會、懸鐘、神庭、風府、大椎、四神聰、太溪、神門。根據不同的臨床癥狀增加相應的穴位,失語加廉泉;偏癱加足三里、昆侖、陽陵泉及曲池;口角歪斜頰車和地倉;肢體麻木加太淵;眼歪斜加攢竹。將0.3 mm×0.35 mm毫針直刺入相應穴位,深度1.5寸,方法為捻轉提插瀉法,進氣再將針留置30 min,每治療5 d時,休息2 d。2組均連續治療12周。
1.4.2 觀察指標①認知功能。采用NCSE(神經行為認知狀況測試)評測,滿分82分,得分越高,認知狀況越好。②血液流變學指標。采用淄博恒拓HT-100G血液流變儀檢測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③血管阻力指數、搏動指數、動脈血流平均速度。采用西門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 ACUSON X150評價。
1.4.3 療效評定標準通過MMSE(簡易智能狀態量表)的改善率評價治療前后療效。MMSE改善率=治療前后評分之差/治療前評分×100%。分為基本控制、顯著進步、進步和無效,MMSE改善率分別≥50%、50%~35%,35%~20%和<20%。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

2.1 血液流變學指標治療前,2組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均顯著改善,且觀察組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腦卒中患者血液流變學指標對比 (例,
2.2 NCSE評分治療前,2組患者NCSE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NCSE評分均顯著提高,且觀察NCSE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腦卒中患者NCSE評分對比 (分,
2.3 血流動力指標治療前,2組患者血流動力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血管阻力指數、搏動指數、動脈血流平均速度均顯著改善,
且觀察組明顯優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腦卒中患者血流動力指標對比 (例,
2.4 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腦卒中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例,%)
腦卒中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的特點,是引起居民死亡的主要誘因。另外,腦卒中后并發癥多,認知功能障礙就是常見的一種,該病可表現為輕微的認知功能障礙,也可表現為癡呆[5]。其發病機制主要源于腦血流量減少致腦細胞功能障礙,臨床主要表現為認知功能下降、理解力衰退等。對于該病應盡早干預,改善預后[6]。
中醫和西醫對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原因有不同的認知,西醫認為其病因在于主導腦部認知的血管出現病變、損害、炎癥等。而中醫認為其病因在于經絡被瘀血所阻。柴牡醒腦湯中柴胡具有清體熱、提陽氣、疏肝解郁之功效;山羊角具有解熱鎮靜、通瘀血之功效;水牛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定驚之功效;瓜蔞子具有清肺止咳、通腸解毒之功效;石菖蒲具有清神醒腦之功效;牡蠣具有平肝息風、清痰補陰之功效;鹿角具有活血消腫、益腎健骨之功效。郁李仁具有利水消腫、潤燥滑腸之功效。徐玉婷等[7]研究中,通過康復治療聯合自擬柴牡醒腦湯結果顯示,患者的血液流動力水平較常規的常規治療改善明顯、治療有效率達到90.2%。
中醫將中風后認知功能障礙歸于“健忘、郁證、善忘”等范疇,由腦部瘀血阻絡所致。早在《內經精義》中記載道:“事物之所以不忘,賴此記性,記在何處,則在腎精”,因此治療應祛痰濁、祛瘀血、通腦絡為根本[8]。針刺治療是一種簡單的、低成本的、不良反應少的治療手段。但其療效會受到選穴和辨證標準的影響。選穴多以頭穴體穴結合,前主后輔進行針刺。腦是精髓的匯聚,以頭穴為主針刺以達到調神理志、醒腦開竅的功效。李蘭辰等[9]在康復治療基礎上給予頭部穴位針刺治療,使患者的MMSE、HDS-R和BI評分等到了進一步改善。研究中將百會、四神聰、神庭為頭穴,大椎、百會、風府、神庭均為督脈,針刺具有醒腦開竅、清神理智、安神益智功效;針刺四神聰具有治療健忘、頭痛功效,早在《太平圣惠方》載:“神聰四穴,理頭風目眩,狂亂瘋癇,針入三分”;懸鐘是八會穴之髓會、足少陽膽經,舒肝益腎、泄膽火、清髓熱、泄膽火;大椎又指百勞,督脈之會,針刺該腧穴,可達補虛治勞、通陽醒腦、治療神志不清;三陰交位于足三陰經交會處,可足三陰經交會處,通過調節三經氣血,達到健脾益血、調肝補腎、助安神之功效;大鐘屬足少陰腎經,是足少陰的絡穴,針刺該穴位達到止咳、平喘、安神、醒腦之功效。同時大鐘配神門、太溪,又達補腦髓、祛心悸、安神充腦之功效。頭針為主佐以體針可在活血通絡、調陰陽的同時,達到醒神益智、提高認知能力的作用[10]。陳立梁[11]研究中給予腦卒中后患者運動想象療法聯合針刺治療,治療有效率、智能狀態、MoCA評分、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均,均較治療前顯著提高。
本次研究在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針刺聯合自擬柴牡醒腦湯治療治療,患者的治療效果,血流動力學指標、血液流變學指標以及患者的NCSE評分均優于對照組。說明針刺聯合自擬柴牡醒腦湯治療能夠進一步提高患者的認知能力,促進血液流動力學指標、血液流變學指標的恢復,其結果與王振垚等[12]相關研究結果基本相符。
綜合所述,針刺聯合自擬柴牡醒腦湯治療腦卒中后認知功能障礙,效果較好,可促進血液流動力學指標、血液流變學指標、認知能力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