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兆華 師麗麗
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EOLP)是累及到口腔黏膜或者皮膚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其主要表現為苔蘚病變上的組織糜爛,患者可出現劇烈疼痛、進食困難等癥狀,病損部位一般呈對稱分布,可出現在口腔黏膜的任一部位,以頰部最為常見[1,2]。現在臨床上普遍認為該病的發生與T細胞介導的基底細胞液化變性、溶解的免疫反應有關,在臨床治療中一線藥物以曲安奈德等糖皮質激素和硫酸羥氯喹等藥物為主,能有效緩解局部炎癥反應,緩解充血等癥狀,但是療程較長,且復發率、不良反應發生率高[3]。因此尋求安全性高、療效肯定的療法是臨床的重點研究課題。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中心醫院在常規西藥內服外涂療法的基礎上給患者應用中藥自擬解毒愈潰湯治療,促進了患者炎癥反應的控制,提高了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中心醫院2015年5月—2021年5月收診的被確診為EOLP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對照組有60例,其中男26例,女34例;年齡24~57歲,平均(42.0±5.5)歲;病程最短4個月,最長5年,平均(2.28±0.23)年;病損個數:20例1個,28例2個,12例3個及以上。觀察組有60例,其中男29例,女31例;年齡22~60歲,平均(42.3±5.8)歲;病程最短5個月,最長6年,平均(2.32±0.26)年;病損個數:19例1個,27例2個,14例3個及以上。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口腔黏膜病學》[4]中關于EOLP的診斷標準;②年齡18~64歲;③近2周無局部用藥史;④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既往有嚴重肝腎功能不全、心腦血管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自身免疫功能障礙等嚴重疾病;②近6個月有應用免疫抑制劑史,近2個月有應用抗菌藥物和腎上腺皮質激素;③臨床資料不完整。
1.3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口服硫酸羥氯喹100 mg/次,每日服藥2次;口腔含服西吡氯胺含片2 mg/次,每日3次;使用曲安奈德軟膏局部涂抹口腔病損處,每日2次。連續用藥治療4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治療措施基礎上給予中藥自擬解毒愈潰湯治療。組方:薏苡仁、丹參各20 g,車前草、白茅根、板藍根、徐長卿、紅藤、生地黃、赤芍、白及、金銀花各15 g,白芷、麥冬各10 g,天花粉12 g,甘草6 g。隨癥加減,對于陰虛體質者加北沙參、黃精和玄參各15 g;對于氣虛者加黨參和黃芪各15 g;對于腎虛者加熟地黃和枸杞子各15 g,并減白茅根、板藍根和生地黃;對于脾虛者加山藥和茯苓各15 g,陳皮10 g,并減生地黃、白茅根和板藍根;對于血瘀者加桃仁15 g,紅花6 g。每日1劑,由院內中藥房煎汁300 ml,分成2袋裝,指導患者用溫水浸泡的方式加熱,于每日早晚飯后各溫服1袋,連續服藥4周。
1.4 觀察指標①療效判定,顯效:治療4周后患者的病損部位的糜爛、充血等癥狀基本消失或較輕微,無疼痛癥狀;有效:治療后充血、糜爛的面積縮小>50%,疼痛癥狀輕微;無效:治療后充血糜爛等癥狀無明顯緩解或加重,疼痛癥狀加重。②病損面積評分:治療前后采用口腔病損面評分系統(REU)對患者的口腔內病損面積進行評估,根據病損的面積和嚴重程度評分,得分0~5分,得分越高,病損面積越大、病情越嚴重。③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治療前后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靜脈血4 ml,離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2(IL-2)、白細胞介素-4(IL-4)水平。④安全性指標:主要有胃腸道不適、肝腎功能損傷等。
1.5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24.0軟件檢驗數據資料,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2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口腔扁平苔蘚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2.2 REU評分治療4周后,觀察組REU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口腔扁平苔蘚患者REU評分 (分,
2.3 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治療4周后,觀察組血清炎癥因子(IL-2、IL-4、IL-10、TNF-α)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口腔扁平苔蘚患者血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2.4 安全性指標在治療期間,對照組患者中有4例女性患者出現月經紊亂,3例胃腸道不適,1例食欲不振,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3.33%(8/60);觀察組患者中出現1例食欲不振,1例胃腸道不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3.33%(2/60);2組均未出現肝腎功能損傷等嚴重不良反應。2組對比χ2=3.927,P=0.048。
EOLP是一種慢性的口腔黏膜皮膚病變,西醫學認為此病的發生與免疫因素、精神因素、感染因素、遺傳因素等有關,其中免疫因素占主導地位。EOLP的主要表現為口腔疼痛、口腔潰瘍等癥狀,患者常因口腔內病損的刺激疼痛而導致食欲不振、進食困難等,對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造成重大影響。臨床治療中的方法較多,如光化學療法、外用糖皮質激素等,但是尚無根治療法。糖皮質激素是一線治療藥物,具有免疫抑制、抗炎等作用,在EOLP治療中療效肯定,能快速促進病損的好轉。此研究中對照組患者應用的曲安奈德軟膏是一種中效的糖皮質激素,多被用于口腔黏膜急慢性炎癥疾病的治療,具有良好的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等作用,而且用法簡單,局部用藥見效快,能在病損部位快速達到有效藥物濃度,發揮糖皮質激素的效果,促進病損的緩解。除此之外,此研究中還給患者應用硫酸羥氯喹和西吡氯胺含片治療,其中硫酸羥氯喹是一種免疫抑制劑,其能提高細胞溶酶體膜的穩定性,從而減少抑制溶酶體的分泌,干預白細胞的趨化反應,抑制抗原與抗體的結合和細胞復制,緩解細胞損傷引起的病理變化,促進炎癥反應控制。而且該藥還能顯著抑制組胺等的生成,減少炎性因子的生成,對于控制炎癥反應具有重要作用,促進口腔內病損的愈合好轉。西吡氯銨含片是季銨鹽類化合物,是一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通過含服的方式給藥,使藥物緩慢溶化,局部藥物濃度高,能快速通過表面吸附在帶負電極的微生物表面,降低表面張力,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促使細胞內容物外滲,殺滅微生物,促進口腔內病損的好轉。體外試驗的結果顯示該藥能通過殺滅口腔內的各種細菌來達到輔助治療EOLP的效果。將曲安奈德軟膏、硫酸羥氯喹和西吡氯胺含片聯合起來治療EOLP是有效的,但是糖皮質激素不適宜長期使用,雖然曲安奈德軟膏采用的是局部應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全身不良反應發生,但是長期使用依然可能導致局部毛細血管擴張、黏膜萎縮等不良反應,影響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和治療效果。
EOLP的發生與情志不暢、氣滯血瘀、邪毒蘊聚等有關[5]。氣有余便是火,郁火循肝經燔灼而上,耗傷津液,灼傷黏膜;或因五氣化火、飲食偏食辛辣、肥甘厚膩等損傷脾胃致濕熱內蘊,循經上逆熏蒸到口舌;或因久病耗損或是外傷失血等導致肝腎陰虛,肝血虧虛,口腔黏膜失于濡養,拘急痙攣導致網紋、丘疹出現;或因陰虛內熱、氣血不和、氣滯血瘀等導致口腔黏膜的糜爛充血等癥狀[6,7]。此病位在口腔,與五臟密切相關,在臨床治療中需遵循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的原則。此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應用自擬解毒愈潰湯治療,方中的車前草和薏苡仁具有清熱利濕之效;板藍根和金銀花有清熱解毒之效;徐長卿化濕止痛;紅藤活血通絡、敗毒散瘀;白及可止血生肌;丹參、赤芍具有涼血活血化瘀之效;而麥冬具有養陰生津、清熱潤肺之效;生地黃可養陰生津、壯水之主,還能清熱涼血;玄參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散結之效;麥冬、生地黃、玄參聯合應用能增強清熱滋陰之功;甘草調和諸藥藥性。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化瘀解毒散結之效。在EOLP患者治療中應用解毒愈潰湯能有效促進患者諸癥消退。
此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且治療4周后REU評分和血清炎癥因子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解毒愈潰湯的應用有助于促進患者病損的好轉,控制炎癥反應。近年來臨床上許多醫師認為EOLP是由T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現為Th1/Th2細胞的失衡[8]。IL-2和TNF-α是由Th1細胞分泌的,其參與到細胞免疫和超敏性炎癥的形成中,IL-2具有促進T淋巴細胞增殖、加速B細胞分泌抗體、增強自然殺傷細胞活性等作用,在EOLP患者中血清IL-2水平明顯升高;TNF-α的大量分泌會加重口腔黏膜的炎癥反應,促進細胞因子的趨化。IL-4和IL-10是由Th2細胞分泌的,EOLP患者的血清IL-4和IL-10水平呈高表達,其中IL-10在免疫調節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抗過敏、抗炎作用;IL-4能活化細胞毒性T細胞,能促進抗體的產生,介導體液免疫。由此可知,自擬解毒愈潰湯的應用可能是通過調節Th1/Th2細胞平衡來促進病損的好轉,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在安全性方面: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安全性更高。
綜上所述,中藥解毒愈潰湯聯合曲安奈德治療糜爛型口腔扁平苔蘚療效肯定,有助于促進患者口腔病損的好轉,有效控制患部炎癥反應,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