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佳,馬紫怡
(西安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陜西 西安 710100)
自18 世紀第二次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市場對化石能源的消耗急劇上升,隨之而來的就是霧霾、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生態環境的壓力不斷增大。而生態環境是社會發展的基礎,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抓手[1-2]。所以,了解環境的承載力,控制能源行業對環境的破壞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環境承載力是指某一區域中,環境狀態對人類生產生活和經濟發展的承載能力。進而得出,能源行業的環境承載力就是該環境狀態對能源行業發展的承受情況。
本節將明確測度方法,對能源開采業、能源加工業和能源化工業的環境承載力進行測度分析,具體測算方式采用相對指標對能源行業的環境承載能力進行測算,計算公式為:
式中:eij表示第i 種能源行業的第j 種污染物類型的單位承載力;sj表示第j 種污染物的環境標準值;cij表示第i 種能源行業的第j 種污染物類型的單位排放量;Eij表示第i 種能源行業的第j 種污染物類型的承載力狀況;Vi表示第i 種能源行業的介質容量[3]。
介于數據的可得性,sj采用單位工業資產總額的第j 種污染物排放量表示;cij采用第i 種能源行業單位工業資產總額的第j 種污染物排放量表示;Vi采用第i 種能源行業工業資產總額表示。若eij(Eij)小于0,則表示第i 種能源行業的第j 種污染物的單位排放量(總排放量)高于整體第j 種污染物的單位排放量(總排放量)水平,說明第i 種能源行業的第j種污染物排放是超載的,為“污染型”行業;反之,則認為其還有環境容量,為“清潔型”行業。
本部分將從廢氣污染承載力、廢水污染承載力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承載力三個方面,對能源開采業的環境污染承載力進行測度。具體情況如表1 所示。
表1 中國能源開采業廢氣污染物承載力 萬t
廢氣污染方面。從工業二氧化硫的承載力來看,能源開采業的二氧化硫承載力在逐步下降,且均為正值。2019 年能源開采業的二氧化硫承載力為20.82 萬t,說明能源開采業的二氧化硫排放都沒有超載,其還有環境容量,為“清潔型”行業。從工業氮氧化物的承載力來看,能源開采業的氮氧化物承載力呈下降趨勢,且承載力始終為正。2019 年能源開采業的氮氧化物承載力為30.09 萬t,說明氮氧化物的排放沒有超載,該污染物還有環境容量,為“清潔型”行業。從工業顆粒物的承載力來看,能源開采業的顆粒物承載力呈先降后升的趨勢。2019 年能源開采業的顆粒物承載力值為-65.50 萬t,負值說明顆粒物的排放是超載的,大氣環境已無法支撐煤炭開采業顆粒物排放的增加,該行業為“污染型”行業。
廢水污染方面。能源開采業廢水污染物的承載力在逐步下降,到2019 年能源開采業的廢水污染物承載力是3.30 萬噸,說明廢水中化學需氧量的排放沒有超載,行業屬于“清潔型”行業,但通過數據可以看到,剩余環境容量并不大,仍需要對水環境進行保護。
固體廢棄物污染方面。能源加工業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承載力則在逐步減少,2019 年能源開采業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承載力值為-34 626.03 萬噸,其為“污染型”行業,且污染物超載較大,應加大對煤炭開采中固體廢棄物的治理和利用。
本部分將采用相對指標對能源加工業的環境承載能力進行測算,分別從廢氣、廢水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承載力三個角度來分析。如表2 所示。
表2 中國能源加工業廢氣污染物承載力 萬t
廢氣污染方面。能源加工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承載力都呈現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2019 年能源加工業的二氧化硫承載力為-2.91 萬t,氮氧化物承載力為-20.84 萬t,廢氣顆粒物承載力為-8.61 萬t,其中能源加工業對氮氧化物的承載力最弱,這與能源加工業單位排放量最大的污染物相同。進一步分析可得,2017 年后能源加工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的承載力都為負值,這表示三種污染物的排放均以超標,能源加工業在大氣污染方面為“污染型”行業。那么,在后續的工作中可以通過提升廢氣治理技術水平、優化加工作業流程和增強企業環境保護意識等方式來降低廢氣污染物單位排放量,提升大氣環境承載力。
廢水污染方面。能源加工業廢水污染物的承載力從2015 年的-2.73 萬t 增長到2019 年的0.53 萬t,實現了從“污染型”行業到“清潔型”行業的轉變,這也證明了廢水污染物單位排放量的減少會提升廢水污染的承載力。但可以看到2019 年污染物的承載力較小,剩余環境容量較少,仍需要提高加工業廢水治理水平。
固體廢棄物污染方面。能源加工業固體廢棄物的污染承載力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到2019 年承載力達到4 692.29 萬t,高于能源開采業和能源化工業的承載力。說明能源加工業的固體廢棄物單位排放量還沒有超過工業環境標準,廢棄物的再利用水平較高,還有剩余環境容量,可稱為“清潔型”行業。
本部分進一步對能源化工業環境污染承載力進行測度,從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三個污染類型來分析研究。如圖3 所示。
表3 中國能源化工業廢氣污染物承載力 萬t
從工業二氧化硫的承載力來看,能源化工業對廢氣中二氧化硫的承載力在不斷減弱,2019 年能源化工業的二氧化硫承載力為1.38 萬t,為正值,具有環境容量,為“清潔型”行業。從工業氮氧化物的承載力來看,能源化工業對廢氣中氮氧化物的承載力在逐步增加,恒為正值,2019 年能源化工業的氮氧化物承載力為15.95 萬t,這表示還具有環境容量,均為“清潔型”行業。從工業顆粒物的承載力來看,能源化工業的顆粒物承載力在逐步下降,但始終為正值,到2019 年承載力是7.53 萬t,屬于“清潔型”行業。
根據上述承載力測度,可以得到以下結果:能源開采業的廢氣污染、廢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承載力均呈下降趨勢,分別為“清潔型”行業、“清潔型”行業和“污染型”行業;能源加工業的廢氣污染承載力整體呈下降趨勢,廢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承載力呈上升趨勢,分別為“污染型”行業、“清潔型”行業;能源化工業的廢氣污染承載力整體呈下降趨勢,廢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承載力呈上升趨勢,分別為“清潔型”行業、“污染型”行業和“清潔型”行業。可見能源的開發利用給環境造成了很大壓力,這不符合我國提倡的綠色發展理念。
為了提高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各部門在以后的工作要對癥下藥。廢氣污染方面,應側重在對粉塵、顆粒物的治理,通過改進燃燒設備、排煙除氮、優化加工作業流程和增強企業環境保護意識等方式來降低廢氣污染物單位排放量,提升大氣環境承載力。廢水污染方面,提高能源開采技術,做好水污染防護,完善治理設施運作環節,提升廢水回收率,進而提高承載力水平。固體廢棄物污染方面。應重視該行業對固體廢棄物的處置方式,回收可利用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浪費,進而提升廢物利用率,緩解環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