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偉
【摘要】 目的:探討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的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5月-
2021年5月燈塔市中醫醫院收治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患者10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4例。對照組應用三聯療法,研究組應用四聯療法。觀察分析兩組臨床指標、治療結果、生活質量及炎癥因子。結果: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均更高,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疼痛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及癥狀緩解時間均更短(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更高(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白細胞介素-6(IL-6)、超敏C反應蛋白(hs-CRP)及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更低(P<0.05)。結論: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四聯療法效果顯著,可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減少不良反應,安全性高,還可降低炎癥因子水平,縮短癥狀消失時間,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關鍵詞】 四聯療法 幽門螺桿菌 消化性潰瘍 幽門螺桿菌根除率
Effect of Quadruple Therapy on Peptic Ulcer Caus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IAN Hongwe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2, 19(11): -11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druple therapy on peptic ulcer caus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Method: A total of 108 patients with peptic ulcer caused by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treated in Dengt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May 2020 to May 2021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tudy group respectively, 5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iple therapy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quadruple therapy. The clinical indexes, treatment results, quality of life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of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clinical efficiency and eradica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time of pain disappearance, abdominal pain disappearance and symptom relief time were shorter in the study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higher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IL-6, hs-CRP and TNF-α were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Quadruple therapy can effectively eliminate Helicobacter pylori,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high safety,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shorten the time of symptom disappearance,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t is worth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Quadruple therapy Helicobacter pylori Peptic ulcer Eradication rate of Helicobacter pylori
First-author’s address: Dengt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Liaoning Province, Dengta 111300,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11.027
消化性潰瘍指的是胃腸道黏膜在某些特殊情況下被胃酸或胃蛋白酶消化而引起的潰瘍,多發生于食管或胃部,胃空腸吻合口周圍也比較常見,消化性潰瘍在各個國家的發生率均存在較大差異,該病多見于男性人群[1]。其中幽門螺桿菌感染也能造成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桿菌可以共用的碗筷、水源等途徑進行傳染,是造成消化性潰瘍的主要因素。臨床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關鍵為根除幽門螺桿菌,以往臨床采用三聯療法治療雖然有一定效果,但是隨著耐藥性的增加,導致效果不甚理想[2]。四聯療法治療該病患者可以有效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促進患者恢復。因此本文探討四聯療法應用于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燈塔市中醫醫院收治的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患者108例作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均符合《實用內科學》相關診斷標準[3];②幽門螺桿菌感染呈陽性;③初次患病。(2)排除標準:①近1個月內服用抗生素;②消化道穿孔;③肝腎等器官存在嚴重疾病;④對本研究所涉及藥物過敏;⑤溝通障礙。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54例。本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三聯療法,研究組應用四聯療法。對照組給予埃索美拉唑鎂(生產廠家: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46379,規格:20 mg),20 mg/次,2次/d;阿莫西林(生產廠家:珠海聯邦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44023994,規格:0.25 g),1.0 g/次,2次/d;克拉霉素(生產廠家: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60227,規格:0.25 g),250 mg/次,2次/d;上述藥物均溫水口服,7 d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研究組給予果膠鉍、埃索美拉唑鎂、呋喃唑酮以及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鎂與阿莫西林用法同對照組,果膠鉍(生產廠家:山西安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20072,規格:50 mg),150 mg/次,3次/d;呋喃唑酮(生產廠家:北京太洋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1021161,規格:0.1 g),0.1 g/次,2次/d;上述藥物均溫水口服,7 d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1)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經2個療程治療后,胃鏡檢查發現胃黏膜潰瘍基本消失,且周圍炎性反應消失;有效:潰瘍面積縮小30%及以上,且周圍炎性反應明顯改善;無效:潰瘍面積縮小低于30%,且周圍炎性反應無改善,甚至出現加重跡象[4]。臨床總有效=顯效+有效。(2)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檢測,經胃鏡檢查后并進行取樣,對其實施美藍染色法染色與快速尿素酶法進行測定,若抗體呈陰性則表示根除[5]。記錄頭暈、惡心、便秘及皮疹等不良反應的發生例數,計算發生率。(3)比較兩組臨床指標。記錄疼痛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及癥狀緩解時間。(4)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包括情緒、社會、軀體及角色4個項目,每項評分均為百分制,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6]。(5)比較兩組炎癥因子水平。采集兩組空腹靜脈血5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后,置于低溫環境,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及超敏C反應蛋白(hs-CRP)采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進行測定。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 研究組,男29例,女25例;年齡25~73歲,平均(49.2±3.6)歲;病程2~8年,平均(5.1±0.7)年;疾病類型:胃潰瘍19例,復合潰瘍18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7例。對照組,男30例,女24例;年齡26~72歲,平均(49.3±3.5)歲;病程3~7年,平均(5.2±0.6)年;疾病類型:胃潰瘍18例,復合潰瘍17例,十二指腸球部潰瘍19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治療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均更高,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臨床指標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疼痛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及癥狀緩解時間均更短(P<0.05),見表2。
2.4 生活質量 兩組治療前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更高(P<0.05)。見表3。
2.5 炎癥因子 兩組治療前炎癥因子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IL-6、hs-CRP及TNF-α水平均更低(P<0.05)。見表4。
3 討論
目前,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制尚未明確,有研究發現幽門螺桿菌感染能導致胃黏膜出現炎性反應,其代謝的尿素酶能損害胃上皮細胞,因此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的發生存在密切聯系[7-8]。臨床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多應用黏膜保護劑等藥物治療,其用藥方案從單一用藥發展至聯合用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效果[9]。
臨床研究表明,三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可達90%左右,還可以保護胃黏膜[10]。但是幽門螺桿菌對三聯療法耐藥性的增加,導致該療效根除幽門螺桿菌的效率大幅度降低。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患者能在其黏膜表面形成保護層,促使黏膜再生,還可以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促進分泌大量黏蛋白[11]。研究發現,四聯療法通過抑制幽門螺桿菌分泌的蛋白酶和尿激酶等來達到抗菌目的[12-13]。四聯療法中的呋喃唑酮作為我國首創應用于治療消化性潰瘍藥物,其可以有效殺滅幽門螺桿菌,這種藥物的主要抗菌作用機制為通過干擾細菌內的氧化還原酶體系等,導致細菌代謝出現異常,從而達到殺滅細菌的效果。而呋喃唑酮與阿莫西林聯合應用則提供了良好的pH值作用環境,能有效增強其對幽門螺桿菌的根除效果[14]。這是由于其可以形成一層良好的保護膜,還可以使幽門螺桿菌出現破裂死亡。四聯療法可以在胃酸性環境下形成保護屏障,可避免胃蛋白酶對潰瘍面進行侵襲,有效促進消化性潰瘍愈合,在一定程度上還可以釋放大量的前列腺素,從而達到殺滅幽門螺桿菌的目的,提升幽門螺桿菌的根除率[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幽門螺桿菌根除率均更高,不良反應發生率更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四聯療法可以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提高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果膠鉍是由金屬鉍離子和鉀離子等形成的,其存在較強的膠體性,可以有效保護患者的胃腸黏膜[17]。阿莫西林的細胞壁穿透能力則較強,抑制細胞壁的合成,促使幽門螺桿菌的破裂[18]。幽門螺桿菌是一種革蘭陰性菌,對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較高,因此臨床應用這種藥物治療可顯著根除幽門螺桿菌,從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其康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疼痛消失時間、腹痛消失時間及癥狀緩解時間均更短(P<0.05)。表明四聯療法可以顯著減輕患者的臨床癥狀。
四聯療法中的阿莫西林可以將胃黏膜細胞壁溶解,果膠鉍則可以殺死幽門螺桿菌。臨床研究發現,應用四聯療法可以有效避免胃酸損傷潰瘍面,達到抑菌效果[19]。而埃索美拉唑鎂能有效提升臨床效果,不會導致病情反復發作,改善患者身心健康,有效提高其生活質量[20-21]。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生活質量更高(P<0.05)。表明經四聯療法治療后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經幽門螺桿菌感染后,胃黏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以及炎癥細胞浸潤,使得中性粒細胞被激活,然后釋放出反應性氧代謝物與蛋白溶解酶,導致機體出現炎癥反應[22]。TNF-α能提升中性粒細胞的表達,可對胃黏膜的內皮細胞造成損傷。hs-CRP能提高白細胞的聚集和黏附,可加重機體的炎癥反應。IL-6是一種促炎因子,能加重幽門螺桿菌感染[23]。埃索美拉唑鎂可以減輕對中性粒細胞造成的刺激,減少炎癥因子的分泌。而果膠鉍則可以作用于幽門螺桿菌細胞壁,導致其胞漿發生空泡樣,加速其死亡,而且其能在炎癥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來隔離胃酸,可有效減輕炎癥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IL-6、hs-CRP及TNF-α水平均更低(P<0.05)。表明四聯療法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機體的炎癥反應,促進患者康復。
綜上所述,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患者應用四聯療法效果顯著,可有效清除幽門螺桿菌,減少不良反應,安全性高,還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縮短癥狀消失時間,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陳新怡,曾梅艷,宋厚盼,等.黃芪建中湯聯用常規西藥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4):231-236.
[2]劉倩,葉暉,王灼慧,等.二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膜性腎病一例[J].中華醫學雜志,2019,99(26):2076-2077.
[3]王松,肖丹,張小紅,等.600例消化性潰瘍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狀況、耐藥性及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9,14(7):99-101.
[4]狄紫蕊,任雪童,付冰倩,等.胃康安治療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的臨床觀察[J].中藥藥理與臨床,2020,36(2):239-242.
[5]楊佳卉,梁雨,羅培培,等.荊花胃康聯合三聯或四聯療法與四聯療法對比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17):2091-2098.
[6]陳序庚,梁梅榮,閔萍,等.中醫辨證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9):79-81.
[7]何媛,林泳,聶玉強,等.消化性潰瘍出血嚴重程度與幽門螺桿菌分型的相關性[J].中華消化雜志,2019,39(11):735-740.
[8]曾梅艷,陳新怡,宋厚盼,等.柴胡疏肝散聯用常規西藥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遼寧中醫雜志,2019,46(11):2254-2260.
[9]高歌,尹立新,付婷霞,等.幽門螺旋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與心理困擾的影響:疾病認知的中介效應[J].中國病原生物學雜志,2019,14(9):105-109.
[10]陸盛菊,金天淑.老年非甾體抗炎藥相關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特征及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3):539-542.
[11]張敬,王躍生,李小芹,等.兒童消化性潰瘍穿孔臨床特征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20,35(11):54-58.
[12]管欣,李洪超,邵榮杰,等.奧美拉唑與埃索美拉唑三聯療法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系統綜述與成本效果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9,39(5):87-92.
[13]陳新怡,宋厚盼,陳小娟,等.黃芩-黃連藥對治療幽門螺桿菌相關性消化性潰瘍的核心基因與關鍵microRNA篩選研究[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2020,32(9):11-24.
[14]樊慧,王進.健胃消炎顆粒聯合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片對難治性消化性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率及復發的臨床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2):411-412.
[15]肖琴容,余新堂,笪榮峰,等.含鉍四聯療法聯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陽性消化性潰瘍療效觀察[J].中醫學報,2019,14(1):82-83.
[16]李觀華,張仕佩,劉曉峰,等.血清IL-33、IL-35水平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的相關性研究[J].當代醫學,2020,26(13):95-97.
[17]陳先鋒,成家軍.復方嗜酸乳桿菌聯合常規四聯療法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0,3(30):31-33.
[18]丁承志,饒玉招,傅瑩.左氧氟沙星與奧美拉唑聯用對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評價[J].抗感染藥學,2019,16(2):127-128.
[19]陳文臺,林捷,陳崧,等.PPI類藥物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消化性潰瘍的效果及對血清類風濕因子水平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20,13(29):51-52.
[20]邵巖峰,鄭關毅.不同分期消化性潰瘍患者證型分布特點與舌苔脫落細胞凋亡及胃蛋白酶原關系[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20,40(5):28-32.
[21]馮正平,梁杏花,劉佛球.2191例消化性潰瘍的胃鏡和流行病學分析[J].重慶醫學,2020,49(7):1114-1117.
[22]沈哲司,王宏,郭廣洋.消化性潰瘍并發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險因素及其與血清PGE2、6-Keto-PGF1α的關系[J].山東醫藥,2020,60(35):75-78.
[23]艾黃萍,嚴航,鄭濤,等.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研究治療復發性阿弗他潰瘍與消化性潰瘍方劑的組方用藥差異[J].時珍國醫國藥,2019,30(11):2778-2781.
(收稿日期:2021-08-24) (本文編輯:程旭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