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璐 朱衛紅 郭國俊 宇婷 喬江方 劉京寶
摘? ? 要:目前生產上使用的玉米品種普遍具有生育期偏長、抗倒伏能力偏弱、機收籽粒含水量偏高、不易機械化收獲等缺點。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經過多年創新、改良,選育出高產、多抗、適宜機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種鄭單326。鄭單326于2020年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玉20200269,適宜黃淮海夏玉米類型區的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中南部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湖北省襄陽地區以及京津唐地區種植。
關鍵詞:玉米;鄭單326;機械化粒收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5-0010-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1? ? ? ?文獻標志碼:B
近年來,黃淮海夏玉米區機播率已達93%,機收率約為67%,且主要為機收果穗。機收果穗不能一次性剝除苞葉,容易因烘干不及時造成霉菌侵害從而降低玉米的品質[1]。據統計,目前我國直接機械化粒收的比例不足5%[2-3],而美國、德國等發達國家已經實現了田間直接機械化粒收[4]。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至城鎮,土地流轉規模日益加大,規模化種植程度不斷提高,但玉米生產機械化水平仍然較低,尤其是籽粒機收水平低,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采用籽粒機收,可以減少勞動力投入,比人工收獲節省200~250元/667 m2,省工省時,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達到節本增效的目的。同時,采用籽粒機收可以有效減少因脫粒晾曬過程中造成的損失,減少存儲過程中引起的霉變,提高商品品質。因此,提升籽粒機收水平顯得尤為重要。
生產上影響籽粒機收質量的限制因素有很多,包括不同的品種類型、種植模式的多樣性、收割機械類型[5-7]等。目前河南省種植的玉米品種仍以中低密度、大穗為主,這些品種的主要雜優模式決定其普遍具有生育期偏長、抗倒伏能力偏弱、機收籽粒含水量偏高等缺點[8],不能滿足玉米機械化籽粒收獲的要求。培育適宜機械化籽粒收獲的玉米品種,已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和難點。為此,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針對以上問題,從玉米的生物學特征特性為切入點,經過多年創新、改良,選育出高產、多抗、適宜機械化粒收的玉米新品種鄭單326。
1 品種選育過程
鄭單326是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于2016年以鄭6016為母本、鄭3012為父本雜交育成的玉米單交種。母本鄭6016生育期適中,穗位低,抗性好,一般配合力高。父本鄭3012是以先玉335為選系材料,田間選擇多抗、抗倒折、花粉旺等優異植株,連續自交8代,結合配合力測定選育而成。該自交系葉片上沖,抗倒伏能力強,雄穗分枝多,花粉旺盛,結實性好,品質優良。
兩者優勢互補,組配出的雜交種鄭單326株型緊湊,葉片上沖,莖稈堅硬,抗病性強,抗倒折能力突出,豐產性好,適宜種植密度彈性大,活稈成熟,苞葉疏松,后期籽粒脫水快,易脫粒,適合機械化收獲。該品種于2017年參加國家玉米良種攻關黃淮海夏玉米機收組品比試驗表現優異,推薦至2018年區域試驗,2019年續試并同步生產試驗,2020年10月通過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國審玉20200269。該品種世代系譜如圖1所示。
2 產量及機收指標
鄭單326于2015—2016年參加玉米新品種鑒定試驗,兩年平均產量11 385.0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9.5%。該品種于2017年參加國家玉米良種聯合攻關黃淮海夏玉米機收組品比試驗,表現優異,推薦參加2018—2019年區域試驗,20點匯總,16點增產,增產點次比例為78.9%,兩年平均產量8 931.0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9.52%,差異達到極顯著,適收期籽粒含水量27.7%。
2019年鄭單326生產試驗產量及機收指標,見表1。2019年生產試驗,22點匯總,21點增產,增產點率達到95.4%,平均產量9 672.0 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14%,差異顯著[9]。機械收獲時籽粒含水量24.8%,較對照的含水量(28.9%)平均降低14.2%;籽粒雜質率1.1%,籽粒破碎率2.9%,均低于對照鄭單958的1.6%和4.0%;抗倒性(倒伏倒折率之和≤5.0%)達標點比例為100%。鄭單326籽粒機收指標全部合格,表現突出。
3 品種特征特性
鄭單326出苗至成熟102 d左右,比對照鄭單958早熟3 d。株型緊湊,葉片上沖,葉片綠色,成株葉片數19片。葉緣綠色,花藥黃色,穎殼綠色。花粉量大,散粉期長,可達5~6 d。株高246.5 cm,穗位高84.0 cm,穗位整齊一致,雄穗分枝7~10個。果穗長筒形,穗長20.5 cm,穗行數16~18行,穗粗5.0 cm,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質量31.5 g,出籽率88%左右。籽粒成熟時果穗上部葉片持綠性好,耐密性強,耐熱性好,抗倒伏能力突出,收獲期籽粒成熟度好,含水量小,破損率低,適宜機械籽粒收獲。
4 抗病性鑒定及品質分析
2018年和2019年,經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兩年兩點接種鑒定,結果顯示:鄭單326中抗莖腐病、彎孢葉斑病,感小斑病、穗腐病,高感瘤黑粉病。
2019年,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鄭單326的籽粒容重為762 g/L,粗蛋白含量10.60%,粗脂肪含量3.23%,粗淀粉含量73.69%,賴氨酸含量0.35%。
5 栽培技術要點
適宜播期為6月5—15日,最遲不超過6月20日。播種深度3~5 cm為宜,如土質黏重可適當稍淺,最深不宜超過5 cm。75154E19-A425-4EEF-AB5B-78681ABF3EA6
種植密度控制在75 000株/hm2為宜,高產田塊可適當增加至82 500株/hm2,以降低倒伏的風險。可采用60 cm等行距或40 cm+80 cm的寬窄行種植方式。
播前用玉米專用種衣劑包衣,既能防治薊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又能防治因病菌引起的粗縮病、矮花葉病和莖基腐病,還可以防止缺失微量元素,促進生長發育。播種后及時澆“蒙頭水”,確保苗全苗齊。
施肥按照前輕后重的原則,即苗期按總氮肥的30%~40%和全部磷鉀肥施入,大喇叭口期按總氮肥的60%~70%施入,結合中耕除草以減少地力消耗、促進有機質分解。及時供應充足的水分,增強葉片功能,防止出現“卡脖旱”。同時,要及時采用辛硫磷顆粒殺蟲劑丟芯,防治玉米螟。
玉米葉片變黃,苞葉質地松軟、發散,籽粒乳腺消失、變硬,或尖端出現黑色糊粉層,達到生理成熟,此時收獲為宜。可避免因過早收獲引起較多的爛籽、霉籽,容重偏低、品質較差等問題,有利于充分發揮該品種的增產潛力,提高商品品質。
6 適宜種植區域
鄭單326適宜黃淮海夏玉米類型區的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中南部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湖北省襄陽地區以及京津唐地區種植。
參考文獻:
[1]李川,喬江方,谷利敏,等.影響玉米籽粒直接機械化收獲質量的生物學性狀分析[J].華北農學報,2015,30(6):164-169.
[2]李少昆.我國玉米機械粒收質量影響因素及粒收技術的發展方向[J].石河子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5(3):265-272.
[3]張順風,張桂萍,MUKTI M,等.宜籽粒機收夏玉米品種性狀篩選研究[C]//第十六屆全國玉米栽培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銀川:全國玉米栽培學組,2019:96-97.
[4]李少昆,王克如,謝瑞芝,等.機械粒收推動玉米生產方式轉型[J].中國農業科學,2018,51(10):1842-1844.
[5]李璐璐,雷曉鵬,謝瑞芝,等.夏玉米機械粒收質量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2017,50(11):2044-2051.
[6]衛曉軼,魏鋒,洪德峰,等.黃淮海不同生態區玉米機械化粒收初步研究[J].河南農業科學,2019,48(11):40-44.
[7]柴宗文,王克如,郭銀巧,等.玉米機械粒收質量現狀及其與含水率的關系[J].中國農業科學,2017,50(11):2036-2043.
[8]沈恩庭,房春興,唐懷坡.適合玉米機收的含水量與產量關系試驗研究[J].安徽農學通報,2012,19(24):31-32,101.
[9]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中國種業大數據平臺[EB/OL].[2020-05-20].http://202.127.42.47:6010/SDSite/Home/Index.75154E19-A425-4EEF-AB5B-78681ABF3EA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