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鳳霞
摘? ? 要:在玉米生長中化學肥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施肥方式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不合理的施肥方式會影響肥料利用效率,增加生產成本,嚴重污染生態環境。為了保證玉米產量和質量,應采取科學的施肥技術。為提高施肥效果,應采取機械化施肥方式。文章以玉米施肥技術的現狀以及特點為切入點,分析了玉米施肥技術存在的問題,探討了玉米施肥技術的發展趨勢,以期為種植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施肥技術;機械化施肥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5-0070-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文獻標志碼:B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具有適應能力強和種植范圍廣的特點,并且營養價值高,對促進地區經濟發展以及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在玉米生長中,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的因素有多種,包括玉米品種、施用肥料、種植方式、田間管理和機械化作業水平。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一些先進的施肥技術逐漸應用于玉米種植,在施肥方面向著機械化方向發展,提高了施肥效率,減少了生態環境污染,實現了玉米產業健康發展。
1 玉米需肥特點
1.1 玉米需肥種類
在玉米生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作為保障。需要的礦物質元素高達十幾種,包括氮、磷、鉀、硫、鈣、鎂等元素,需要的非礦物質元素包括碳和氫等元素。其中玉米對氮、磷、鉀、硫、鈣等元素的需求量較大,對其他元素的需求量較少,但其他元素也會影響玉米的長勢和產量。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通過自然方式供給玉米生長,但是玉米在生長過程中需要的氮、磷、鉀等元素無法通過自然供給滿足玉米生長的需求,需要通過施用肥料進行補充。無論微量元素還是其他元素,供給不足都會影響玉米產量和質量。
1.2 玉米各生長階段對氮、磷、鉀等元素的需求量
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對氮、磷、鉀等元素的需求量以及吸收率存在很大的差異性。玉米幼苗期植株矮小、生長速度慢,該時期對肥料的需求量不大,玉米進入快速生長期時,不僅需要大量的水分,也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尤其是在玉米生長的后期階段,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量明顯增多,但是吸收率開始下降,這就需要把控氮、磷、鉀元素之間的比例,滿足玉米后期階段的生長需求。
1.3 施肥原則
在玉米施肥的過程中,盲目施用肥料不僅不能提高玉米產量,還會浪費資源。種植戶應結合玉米各生長階段的要求,合理搭配氮、磷、鉀元素,在施肥前制訂科學的施肥方案,施足底肥,配合追肥,適當施用有機肥和復合肥,減少化學肥料的使用,在滿足玉米生長需求的同時達到高產的目的。
1.4 確定施肥量
玉米在生長的過程中對氮、磷、鉀元素的需求量較大,應滿足玉米在不同生長階段對氮、磷、鉀的需求。我國玉米種植廣泛,不同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含量存在差異。在使用肥料前,應了解種植地土壤營養物質的分布情況,需要在施肥前進行測評,掌握土壤缺乏元素的種類,有針對性地補充營養成分。科學確定施肥量不僅能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避免肥料浪費,還能減少因為施肥過多,造成殘留量超標的現象,符合現代生態農業種植模式的需求[1]。
2 玉米施肥技術
玉米施肥技術是將肥料按照一定比例撒施在玉米根系附近,前提條件是不能傷害種子和根系,并且被玉米有效吸收和利用。合理的施肥技術能滿足玉米生長過程中的養分需求,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過度使用肥料而對生態環境造成農業污染的問題,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玉米的施肥技術有很多種,包括以下幾方面。
2.1 種肥施用技術
玉米種肥能為玉米生產初期種子的萌發提供養分。采取玉米機械化施肥方式,可以在玉米播種機上安裝施肥裝置,一邊播種一邊施肥,但是要控制好肥料和玉米種子的位置關系,防止肥料燒種,包括以下3種種肥施入方式。
1) 種肥混施技術。施肥后肥料和種子處在同一溝底,該種技術可能造成玉米種子和肥料直接接觸,容易傷害種子,影響出苗率,已經逐漸被淘汰。
2) 種肥側位分施技術。在施肥后,化肥處于種子一側偏下的位置,種子和化肥不直接接觸。化肥施于土壤中,被玉米的幼苗吸收和利用,施肥方式可能導致根系兩側的肥力不均勻,并且需要兩個開溝器完成開溝工作,破壞了地表土壤,降低了種植效率。
3) 種肥正位分施技術。在施肥后化肥處于玉米種子正下方,并且肥料和種子有一定距離,肥料施入土壤后被玉米根系充分吸收利用,該種施肥方式能促進玉米根系的生長發育,避免玉米倒伏。需要注意的是,種子和肥料的間距應保持在3~5 cm,開溝深度應保持在10 cm左右[2]。
2.2 玉米一次性施肥技術
玉米一次性施肥技術是指在玉米整個生長過程中只施用1次肥料,因為肥料的特殊性,在玉米生長階段需要持續提供養分,不需要后期追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施肥工序,減少了施肥量,節約了資源,提高了肥料利用效率,從而使得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但是該種施肥技術對肥料養分要求較高,但肥料價格普遍偏高。
2.3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前提條件是做好土壤養分供應量的計算工作,結合當地玉米生長環境和土壤中養分含量準確分析數據,目的是掌握土壤中養分的含量,采取有效的肥料供應措施,制訂科學施肥方法,滿足玉米的生長需求。在施肥前,要預估玉米年產量的目標,并且結合施肥技術做好玉米種植的準備工作。在施肥前選取當地土壤樣本進行分析,了解土壤中礦物質的種類和含量,分析所需的肥料含量和種類,有針對性地施肥,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2.4 玉米穴施肥技術
玉米穴施肥技術和玉米穴播技術應同時應用,玉米穴播技術是將種子成穴播種,每穴播一粒或幾粒種子。玉米穴施肥技術是將肥料通過穴狀施入土壤,保證種子和肥料有一定間距。該種施肥方式能避免種子和肥料混合施入,造成爛種和燒種的現象,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可緩解農業污染問題。從當前我國穴播穴施肥情況來看,我國機械化程度不高,大范圍推廣比較困難。5FD3B7F4-E4D7-438E-ABC8-CB991A41398C
3 玉米施肥現狀分析
3.1 對肥料的需求量持續增加
隨著我國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以及對玉米需求量的不斷增加,我國玉米種植范圍不斷擴大,在種植的過程中需要的肥料不斷增多。
3.2 區域間的施肥量變異巨大
我國地勢復雜,玉米種植范圍廣闊、不同地區的地形地貌和土壤環境存在很大差異,導致農業生產差異較大。我國東北地區的玉米產量普遍偏高,對肥料的需求量逐年提升。不同農戶對玉米肥料的使用方式存在差異性,有些農戶大量使用化肥,有些農戶對化肥的使用量較少,這是影響我國利用肥料的主要原因。
3.3 化肥損失多,環境污染大
農戶對玉米施肥的需求量不斷增多會影響化肥的利用效率,導致化肥利用效率不高。有些農民依舊沿用傳統的施肥方式,不科學施肥或者隨意增加施肥量,造成肥料浪費,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凸顯。
4 玉米施肥機械研究現狀和分析
4.1 玉米施肥機械排肥器
排肥器是播種施肥機械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施肥的質量和利用效率,合理利用排肥器能提高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主要采用條施的方式施肥,研制成功并且得到應用推廣的排肥器有十幾種。其中外槽輪式排肥器的結構簡單并且施肥均勻,適合大范圍推廣和應用,以滿足我國不同地區化肥的施入需求。此外,由塑料加工而成的外槽輪式排肥器肥料流動性能好、抗腐蝕性強、設計簡單且施肥準確,可以大批量生產并投入應用。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玉米施肥技術向著高效和節能的方向發展,因而出現了玉米穴施肥技術。經過科研機構的努力,研究出穴施肥排肥器和穴施肥機具,各類機械設備的研發和應用實現了化肥穴施,解決了原有機械設備效率低下的問題,并且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和應用。
4.2 玉米施肥機械設備的發展現狀
玉米施肥機械設備的種類較多,主要的機械設備包括種肥施肥機械設備和中耕追肥機械設備,前者應用比較普遍,可同時進行播種,能完成播種和化肥施入的一次性作業。現階段,我國已經研發出玉米播種施肥復式作業機械設備,并且得到了大范圍的應用和推廣,其中以條施為主的機械設備在玉米生產中使用廣泛。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許多機械設備日益成熟,設備性能逐漸良好,大大降低了種植者的勞動強度,提高了玉米的機械化生產水平。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精密播種技術在玉米播種中得到了應用,進而出現了玉米穴施肥技術,并且提高了玉米的施肥效率。許多科研人員和單位開始研究玉米穴施肥技術以及裝備,先進的技術和裝備應用能實現減肥增效的目的。但是有些機械設備的性能不穩定,作業效率不高,嚴重影響機械設備的適用性,從而造成精準度較低,許多機械設備還處于試驗階段,不能大批量推廣和應用。
5 我國玉米施肥機械存在的問題
5.1 肥料的施用量不足
受技術水平的限制,有些地區玉米的種肥施肥機械設備不能精確控制種子和化肥之間的比例,只能通過人為方式控制種子和化肥的使用量,無法計算出種子和化肥使用的最佳用量,比例偏大或偏小都會造成肥料不合理利用,影響玉米種子發芽率。
5.2 施肥機械技術水平偏低
當前玉米播種施肥設備以機械為主,施肥方式以條施為主,而穴施肥機械設備應用較少,在施肥的過程中不能保證肥料和種子位置一一對應,會影響種子對肥料的吸收和利用,大量使用肥料會造成嚴重的農業污染問題。
5.3 自動化程度低,對操作人員的要求較高
受傳統種植模式的影響,我國有些地區以小農戶小規模經營為主,玉米播種施肥機械設備以中小型為主,導致自動化程度較低。一些大型玉米機械設備只有在大規模的農場才能使用,有些中小型的玉米播種施肥機械設備主要依靠人工操作,而大型機械設備對操作人員的技術要求較高,機械設備的前期速度很難控制,在播種和施肥的過程中會影響最終效果,不利于肥料施入。
6 玉米推薦施肥技術與機械化施肥
6.1 控制好氮元素施入量
氮元素是在玉米生長過程中主要施用的肥料,如果氮元素施用不足,會導致玉米產量下降,如果氮元素施入過量,會造成玉米徒長,容易造成玉米倒伏和抗逆性能下降,從而使得玉米減產。在使用肥料前要了解當地土壤中的含氮量,確定區域性氮元素總量的控制指標,結合玉米生長規律和土壤需求控制氮元素的使用量。不同地區氮元素使用總量的控制指標存在差異性,有些地區需氮量較大,有些地區需氮量較小。相關研究表明,產量越高、土壤保肥性能越差中后期氮元素的供應量越重要。為此,在控制氮元素總量的基礎上要分期合理調控氮元素使用量。隨著農村勞動力人口日益匱乏,農村地區的勞動生產效率逐漸降低,應采取機械化玉米追肥技術。我國玉米重要產區已推廣中型的追肥機械設備,我國東北地區開始推行大中型中耕追肥機械設備,并且取得了良好成效,受到了廣大農民的歡迎。機械追肥技術具有降低勞動強度和節省勞力的作用,其施肥的效果好,可提高施肥效率。
6.2 區域配方施肥對機械化施肥的要求
機械化施肥技術是十分重要的環節,選擇區域配方施肥不僅要滿足施肥技術的要求。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對玉米需求量的增多,玉米施肥全程機械化勢在必行,結合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以及我國土地條件特點等,可將我國玉米施肥全程機械化模式分為以下兩種。第一,夏季玉米機械化施肥模式。基肥選擇復合肥,與播種同時完成,一次性機械追肥,在大喇叭口期或者苗期追施氮肥。第二,春季玉米機械化施肥模式。基肥使用配方復合肥和種肥,苗期機械追施氮肥。玉米施肥全程機械化能滿足玉米在整個生育階段的養分需求,實現玉米增產,減少氮元素流失,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我國玉米種植范圍廣泛,不同地區農戶施肥方式存在差異性,應制訂區域化施肥標準,通過機械化施肥方式減少農民的勞動支出,提高肥料利用率。
7 玉米施肥技術的發展趨勢
在玉米施肥技術的發展過程中,應加大對施肥技術以及玉米播種施肥機械設備的研發力度,并將二者相結合。近些年,隨著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高以及精準農業的發展,我國玉米施肥機械化施肥方式開始向穴施肥和變量施肥方向發展,兩種技術是施肥技術的重要創新,能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節約肥料使用量,將玉米施肥通過機械化方式展示出來,同時是農業機械設備和農業結合的重要體現。穴施肥和變量施肥技術可應用在玉米施肥機械設備上。相關工作部門應加大對玉米施肥播種設備的研發力度,改善傳統機械設備施肥效果差和性能不穩的缺點,重視對玉米施肥機械設備的研究和探索,不斷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
我國玉米播種機械設備開始向大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但是當前玉米播種施肥機械設備以中小型為主,自動化水平較低,要借鑒先進國家和地區機械設備的研發經驗,自主研發大型的和高自動化的玉米播種施肥機械設備。隨著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的突出,農村中個體經營戶逐漸向合作社等集體經營模式方向發展,并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農業規模化發展,中小型玉米播種施肥機械設備已不能滿足現代農業機械作業的需求,在農業機械設備向智能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的同時,玉米播種施肥機械設備也要不斷更新和完善。
8 結束語
我國部分地區肥料利用效率較低,會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利用穴施肥技術以及變量施肥技術可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從當前玉米施肥機械設備的使用情況來看,我國施肥機械設備整體水平偏低,尤其是自動化水平較低,需要加大對設備的研發力度,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機械設備研發的過程中,應向節肥以及減少農業污染的方向發展,提高機械設備自動化水平,向機械大型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隨成,付顯菊,肖寶珍,等.襄陽青貯玉米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9(8):329-330.
[2]徐培玲.玉米高產栽培施肥技術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8(23):97.5FD3B7F4-E4D7-438E-ABC8-CB991A4139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