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財秀 王旭春 劉建堂 褚雪林
摘? ? 要:祁連圓柏屬于柏科,是重要的造林綠化樹種,主要分布在2 500~4 200 m海拔的半陽坡或半陰坡地帶。其生態適應性較強,四季常青,并具有抗旱、抗寒、耐貧瘠等特性,在造林綠化與水土保持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有效提高祁連圓柏造林整體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祁連圓柏育苗造林技術,希望能為有關人士提供借鑒與參考,推動祁連圓柏育苗造林工作高效開展。
關鍵詞:祁連圓柏;育苗;造林
文章編號:1005-2690(2022)05-0109-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1.44;S725? ? ? ?文獻標志碼:B
祁連圓柏作為一種常綠喬木,具有很高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常被選作造林綠化的先鋒樹種。近年來,隨著祁連圓柏造林工作的不斷推進,市場對高質量圓柏苗木的需求量持續增長。在此背景下,應充分做好祁連圓柏育苗造林工作,為造林綠化事業奠定基礎。
1 育苗技術
1.1 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1.1.1 種子特性
祁連圓柏種子是肉質化的漿果狀球果,種鱗合生如同近球狀或卵狀,長度為7~14 mm。蠟粉為白色,包裹于種子外側。果肉中含有樹脂,味道芳香,一般不會開裂,內部包含一粒種子。種子的外側呈現扁圓形及卵圓形,有淡褐色的種殼和堅硬的骨質,存在一些樹脂槽,兩端部位鈍尖,中間有棱脊,不容易分辨種臍。內部有膜質的紅褐色種皮,種胚為紡錘形,無胚乳,兩年左右種子成熟,成熟之前種子為綠色,之后轉變為紫褐色與藍褐色。
1.1.2 種子采集
采集種子的過程中,選擇2 200 m海拔的優質母樹作為采集對象。10—11月是最佳采種時間,首選生長健壯、無病蟲害、植株高大的優質母樹,樹齡以60~110年最佳。采集種子時,將由綠色轉變為黑色的球果采集下來,并攤開晾曬。球果變干后,對其揉搓,將果皮、果肉去除,之后過篩去除各類雜質,留下純凈度較高的種子。種子純凈度應達到80%以上,千粒重應達到270 g左右,并保持發芽率為75%以上[1]。
1.1.3 打破種子休眠期
祁連圓柏種子的休眠期相對較長,為了打破休眠期,通常采用下列方式處理。第一,窖藏法[2]。用0.5%高錳酸鉀浸泡種子,時間為24 h,用清水清洗種子后,以3∶1的比例充分混合細沙與種子。選擇向陽背風區域設置長、寬各1 m的深坑,把種子放置于坑內,并在中間部位插上作物秸稈,增加透氣性。將細沙覆蓋于種子上后,再加蓋一層稻草,使溫度保持在2~16 ℃,濕度以35%最為適宜。第二,室內沙藏[3]。用0.5%高錳酸鉀浸泡種子,并用清水沖洗,以3∶1的比例均勻混合沙子與種子后,堆放在室內,將高度控制為70 cm,并將一層細沙覆蓋其上。沙藏時間保持7個月左右,期間要加強通風,將溫度控制在2~11 ℃,待種子表面變干后適當噴水,增加濕度。
1.2 苗圃選擇
選擇苗圃時必須充分考慮祁連圓柏樹木的生物學特性和苗木幼苗生長特性。通常而言,首選水源充足、排水條件優越、地勢高、土壤含有大量有機質且土層深厚的地塊。開展播種工作之前需深翻土壤,確保深度在30 cm以上,并施入充足的基肥。施入有機肥6 kg/m2、氮磷鉀復合肥0.045 kg/m2、過磷酸鈣與磷酸二銨0.15 kg/m2。將有機肥和0.5%辛硫磷顆粒充分混合后,均勻施入土壤中。土壤消毒過程中,可應用硫酸亞鐵0.075 kg/m2進行處理,之后制作寬度為1.2 m的苗床,并根據育苗地的實際情況控制長度。
1.3 科學播種
在開展播種工作之前,運用低溫層積處理種子可起到良好的殺菌殺蟲效果,有利于內部生理轉化。通過對比種子熱處理的方式和低溫層積處理的方式了解到,低溫層積處理種子不僅出苗率高,而且出苗整齊、生長旺盛、生長速度快。播種工作實施前4 d,取出低溫處理的種子,并挑出其中飽滿的種子認真清洗,用溫水浸泡24 h,之后再用0.3%高錳酸鉀將種子浸泡8 h,撈出之后清洗、待種。通常,播種時間為4月前后,當氣溫達到15 ℃,地表溫度維持于11~13 ℃時,便可開展播種工作。播種過早,會對出苗產生不利影響;播種過晚,會對苗木木質化產生不利影響,還會增加晚霜凍概率。播種過程中主要運用條播方式進行播種,應將溝深度控制在3 cm,并控制種量為0.15 kg/m2。種子處理好后,將其均勻播撒在溝內,并覆蓋一層細土,加蓋稻草[4]。
1.4 做好管理工作
1.4.1 出苗期管理
完成播種后,應認真觀察出苗情況。當出苗率達到60%以上時,逐步除去上面的遮蓋物,待幼苗全部出齊后,認真清理床面,不必繼續遮蓋。
1.4.2 適時追肥
幼苗出齊后10 d,根據1∶1∶100的比例應用磷酸二銨、尿素、水溶液噴施幼苗葉面,30 min后再用清水噴施清洗,可降低藥害的發生概率。7月后苗木生長速度不斷加快,此時應遵循少量多次的追肥原則,科學合理追肥。通常情況下,追施氮肥6.7 g/m2,并及時清除苗圃雜草。
1.4.3 適時灌溉
需充分考慮苗床土壤情況,科學合理地開展灌溉工作,確保土壤濕潤度。幼苗出苗后,應用細水灌溉,滿足幼苗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8月后停止灌溉,有利于苗木更好地木質化,控制生長高度,提升苗木的抗逆性,確保苗木順利越冬。進入冬季后,應澆灌越冬水,控制和減少春旱帶來的不利影響。為了避免苗木凍害的發生,應運用稻草覆蓋苗床,春季再逐步去除稻草。
2 造林技術
2.1 優選林地及土地整理
首選坡度較為緩和的地帶作為造林地,尤其要選擇向陽背風坡度在35°以下的區域進行栽植,并提前一個生長季對造林地開展科學整地工作。結合以往造林經驗,運用水平階、水平溝或者反向坡梯田整理土地,有利于提升苗木成活率,土地整理深度應保持在40~60 cm。整地過程當中,如果土壤較碎或者坡度較大,可選擇穴狀整地或者魚鱗坑的方式整地,避免擾動造林地的其他植被,增加土壤覆蓋度,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
2.2 種植設計方式
在祁連圓柏造林過程中,選擇科學的種植方式十分關鍵。只有選擇科學合理的種植方式,才能進一步提高祁連圓柏造林的成活率。一般而言,在干旱、半干旱地區祁連圓柏造林過程當中,樹坑開挖時確保3~5 m2的集水面積,有利于促進幼苗健康生長。開挖栽植穴過程中,倘若造林地全年降水量不足250 mm,集水坑面積需設置在10 m2以上,并連接栽植祁連圓柏的樹坑,保證樹坑中有水分不斷滲入,滿足苗木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促進苗木根系發育。
2.3 造林時間
我國地域廣闊,地形復雜,干旱、半干旱地區土壤墑情存在很大的差異性,所以確定造林時間時,必須充分考慮當地春季土壤墑情。一般當春季土壤解凍深度達到35 cm左右時,便可開展植樹造林工作。在開展造林工作之前,應認真挑選、檢查苗木,首選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質苗木。如果是大樹苗,可單獨栽植;如果是小樹苗,則每個栽植穴中可以栽植兩株。
2.4 造林密度和灌木配置
祁連圓柏防風固沙作用非常突出。在栽植過程中,需合理控制造林密度,為苗木生長創造有利空間,控制和減少苗木之間水分及養分搶奪現象。栽植時應確保兩行溝心之間的水平距離超過2.5 m,如果造林地坡度較大,則可結合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調整。造林過程中,如果聯合其他灌木進行栽植,可按照2 m設置株距,按照1 m進行控制。祁連圓柏造林過程中聯合其他灌木栽植,有利于增強苗木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可以選擇小檗、錦雞兒等灌木栽植于陽坡,也可選擇銀露梅、檸條等栽植于半陽坡。
2.5 撫育管理
在祁連圓柏造林過程中,撫育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對于苗木健康生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在撫育管理工作中,應控制人為因素對苗木栽植后產生的擾動影響,避免發生人為或其他牲畜踩踏以及機械損傷現象。造林后需及時開展時間為4年左右的封山育林工作,并認真落實灌溉、除草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各項工作。應加強對造林土壤的營養監控,了解和掌握造林地土壤情況,增加土壤中的有機成分,確保苗木健康生長,提高其抗病能力,控制和減少各類病蟲害帶來的不利影響。
3 病蟲害防治
在祁連圓柏生長過程中,各種害蟲會隨著環境的改變出現相應的變化。在防治祁連圓柏病蟲害過程中,應結合防治實踐不斷總結防治經驗,針對病蟲害發生情況認真做好相應的記錄,預測病蟲害的發生概率,選擇科學有效的防治技術,確保防治成效。另外,還應充分考慮病蟲害的特點,以便選擇更為科學的技術手段,控制和減少病蟲害帶來的為害,確保祁連圓柏健康生長,提高造林成效。
3.1 立枯病
為了控制和減少祁連圓柏立枯病的發生,需在加強預防的同時,嚴格把好種子質量關。需選擇沒有病蟲害的優質種子,實時秋翻曬土,通過冬日低溫條件或者陽光照射,有效殺死土壤當中的各類病菌。
立枯病的發生和有機肥的施入存在緊密關聯。施肥過程中,應把好糞肥關,充分腐熟有機肥,避免其攜帶病菌。苗圃當中應用的有機肥可與0.1%的3911充分混合后堆悶幾天再施入土壤中。大部分幼苗出土7 d后,可選擇等量式波爾多液噴灑消毒,每間隔7 d噴灑1次,持續應用3次,能有效防治立枯病。也可運用70%甲基托布津進行噴施防治,每間隔7 d噴施1次,持續應用3次,也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在祁連圓柏的生長過程中,種植人員發現病株時需及時將其拔除并集中銷毀,這樣能夠大幅控制和減少病菌的傳播與蔓延。
3.2 銹病
在祁連圓柏育苗造林過程中,銹病是較為常見的病害類型。當周圍種植蘋果樹、梨樹和海棠樹時,祁連圓柏發生銹病的概率較大。發生銹病后,遭受為害的小枝條會出現成串病癭,葉片枯黃,最終引發枝條死亡,嚴重時會導致全株死亡。
防治過程中,應避免祁連圓柏與梨、海棠、蘋果等樹栽植距離過近。每年7—10月運用等量式波爾多液100倍液進行噴施,每間隔7 d噴施1次,可以大幅控制和減少病菌帶來的為害。對于遭受為害的苗木,可以選擇20%三唑酮1 500倍液進行防治,也可運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進行防治,每間隔7 d噴施1次,持續應用3次便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3.3 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主要為害出土后的幼苗,金龜子、蠐螬對幼苗根系為害較大。可運用鋼絲叉在苗床部位扎10 cm深的孔防治,也可潑灑0.1%的3911,確保藥液向苗木根系滲透,殺死害蟲。
3.4 雙條杉天牛
雙條杉天牛是祁連圓柏造林過程中比較多見的鉆蛀性害蟲。幼蟲階段主要汲取祁連圓柏樹皮和樹木的養分,使得苗木養分得不到有效供應,導致苗木生長不良、葉片變黃、生長速度減緩,甚至導致苗木從中間部位折斷。害蟲為害較大時,會造成全株死亡,對祁連圓柏的健康生長產生巨大影響。雙條杉天牛每年只發生1代,害蟲成蟲一般潛藏在樹干木質部位蛹室中越冬,很少出現兩年發生1代的現象。
在防治雙條杉天牛過程中,為了避免害蟲的傳播流行,應進一步強化林間撫育管理工作,促進苗木健康生長,增強樹勢。冬季應針對林間情況科學疏伐,并去除遭受為害的樹木,合理調整林分結構,增加通風透光性,確保苗木健康生長,提高其對病蟲害的抵抗性。刷白樹干2 m以下的部位,能夠控制和減少成蟲產卵。夏季需及時清除林間出現的枯死木,并清除風折木以及根部的萌蘗。成蟲活動盛期可通過人工捕捉的方式將其集中殺死,另外可用40%國光必治乳油800倍液噴施防治,也可運用45%丙溴辛硫磷1 000倍液噴施防治,每7 d噴施1次,持續應用2~3次便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3.5 大痣小蜂
祁連圓柏生長過程當中,時常遭受大痣小蜂的為害。大痣小蜂主要為害圓柏種實,導致其無法正常發芽,不利于祁連圓柏育苗工作順利實施,會對自然更新能力造成巨大影響。成蟲一般在7月羽化,所以在防治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好這一時期。在成蟲揚飛期,可利用成蟲喜歡在針葉嫩枝、嫩果和樹干10 m以下的韌皮部產卵這一特性,采用信息素誘殺。可在林緣每30~50 m處設置誘捕器,每2 d檢查1次,也可用燈光誘捕雌雄成蟲,降低其繁殖率。
同時,可用20%速滅殺丁乳油、80%敵敵畏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50%馬拉硫磷乳油、25%殺蟲雙水劑300倍液、90%敵百蟲晶體800倍液、50%甲胺磷乳油1 000倍液進行超低容量噴霧,重復2~3次,殺蟲率可達到80%以上。在樹頂部噴灑25倍液綠色威雷、20%滅掃利乳油4 000~5 000 倍液、50%久效磷乳油1 000倍液等,對殺滅揚飛期成蟲效果較好。坡度大、交通不便的地帶,在成蟲羽化期可以利用敵馬煙劑和50%馬拉硫磷、阿維煙劑以及益力Ⅱ號防治,劑量為500 g/667 m2,每隔5~7 d熏蒸1次,使用3~4次便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森林撫育郁閉度大于0.8的林分,可降低大痣小蜂的為害程度,促進樹木生長發育。誘導形成復層群落結構,增強森林生態防護功能,產出優質圓柏種實,加大圓柏種苗培育力度和擴大更新造林面積,提高圓柏林林分質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痣小蜂的發生概率,使圓柏樹木長勢良好。
4 結束語
祁連圓柏是我國重要的造林樹種,對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區的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同時,祁連圓柏保持水土的作用顯著,具有極高的社會價值、經濟價值與生態價值。為了有效提高祁連圓柏造林整體水平,應對祁連圓柏育苗造林工作給予重視,做好育苗前期準備工作,科學選種,適時播種,加強管理,提高育苗水平,并分析地區種植條件,注重土地整理,科學選擇造林時間,加強后期撫育管理,擴大祁連圓柏的造林面積,達到理想的造林目標,推動林業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閆曉萍.祁連圓柏造林技術研究[J].林業科技,2019(7):31-34.
[2]陳魏濤.祁連圓柏種植要點分析[J].中國農業信息,2019(13):142-143.
[3]張慶偉.祁連圓柏造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9(10):144.
[4]滕延曉.祁連圓柏種子萌發特性及其解除休眠技術研究[J].林業,2019(11):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