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摘要:伴隨著我國信息技術的普及,各行各業都發生了巨大變化。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在解決土地糾紛、土地產權糾紛、維護土地合法權益,保障社會安寧穩定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應推進信息化建設,滿足新時代的要求。為有效推進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有關部門應當明確現有檔案信息化管理的不足,深刻認識到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優勢,積極探尋有效信息化策略,完善網絡服務平臺,借此強化自身的服務職能,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凸顯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最大價值。
關鍵詞:自然資源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信息化檔案管理現狀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27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4(a)-0000-00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s of Natural Resources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WANG Rui
(Shexian land Appraisal Office,Handan,Hebei Province, 0564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all walks of life. Natural resource archives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olving land disputes, land property rights disputes, safeguarding land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ensuring social stability. It should also promote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natural resources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shall clear the shortage of the existing archiv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deep understanding to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resources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actively explore effective information strategy, improve the network service platform, to strengthen its service function, provide more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service, Highlight the maximum value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archives.
Key Words: Natural resources archives management; Archives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Archives management; The status quo;Coping strategies
近年來,我國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各行業重點工作目標之一。自然資源檔案管理涉及多個方面,內容繁雜,信息化是提升服務效率的最有效策略。但在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的實際工作中,仍存在一部分員工信息化意識淡薄,對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持有消極態度,信息素養薄弱,難以適應信息化工作;同時投入的資金和人員有限,導致自然資源檔案利用率低下,對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的服務效果造成了影響,急需改進。
1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現狀
1.1檔案管理思維過時
目前,雖然為一部分檔案管理部門意識到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作用,并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但不可忽視的是,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仍然在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中占據一席之地。一部分檔案管理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對自然檔案資源信息化理解不到位,未能及時轉換工作思維,將工作重點放在保管和業務辦理方面,忽視了自然資源檔案的利用價值,使得為保管而管理,未能實現檔案管理的信息共享,阻礙了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推進。此外,自然資源檔案涉及一部分涉密內容,工作要求特殊,但一部分管理者缺乏檔案信息安全管理意識,未能履行法律要求,極其容易引發自然資源檔案信息丟失和泄漏問題,為自然資源檔案信息化建設埋下了隱患[1]。
1.2檔案平臺搭建滯后
現今我國檔案信息化平臺的建設仍然較為滯后。究其原因,自然資源檔案信息化是一項涉及多個部門的巨大系統性工作,需多方共同配合和交流,也對當地政府網絡平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協調較為困難。同時,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現今一部分檔案管理單位基礎設施陳舊,設備老化,提升了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難度。此外,我國自然資源檔案覆蓋不動產登記、國土規劃、林地保護等多個方面,舊有的紙質檔案數量巨大,查找利用較為困難,且檔案建設中未經科學整理,導致一部分檔案存在著不完整現象,難以滿足檔案管理的需求,阻礙了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平臺的搭建。
1.3管理工作人員能力薄弱
工作一線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基礎直接影響著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開展效果。現今我國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重點關注業務處理和窗口服務,忽視了自身信息化基礎的提升,難以熟練操作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系統軟件,未能充分發揮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優勢。此外,一部分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業務能力薄弱,難以高效有序進行檔案整理和歸檔,將大量工作時間耗費在檔案的查找當中,難以適應信息化帶來的工作環境變化。隨著新檔案的不斷進入,舊有檔案逐漸累積,為檔案信息化增添了難度。
2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應對策略
2.1加強檔案管理人員建設
為了有效實現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的真正信息化,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必須得到提升。這要求全體管理人員必須,從上到下,攜手合作,刷新認知,提升信息化意識,充分認識到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從心理上為信息化管理做好準備。
首先,自然資源檔案管理領導層應當率先垂范,主動學習研究新時代自然資源檔案管理,積極參加各級檔案局、檔案館和上級部門組織的有關檔案管理信息化的工作會議和研討活動。同時,自然資源檔案管理部門應當主動組織開設本單位檔案管理信息化學習活動培訓,借此不斷提升全體檔案管理人員的信息化意識和業務水平;也應當提升檔案管理工作人員的思想素質,向其明確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的重大責任,促使其提高政治站位,甘于奉獻,建立高素質的穩定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人才隊伍[2]。此外,自然資源檔案管理部門應當將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融入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和領導責任目標考核之中,及時表彰獎勵信息化建設道路上表現突出的個人和集體,激勵其不斷自我提升,也應及時追究、工作失誤或差錯的個人集體責任,保障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不斷推進。
2.2建立長效檔案管理機制
自然資源檔案信息化改變了檔案管理的模式。為了實現對自然資源檔案更加科學全面的監管,現有的監管模式也應隨之做出改變。首先,檔案管理部門應當時刻以法為先,依據國家檔案局、省(自治區)檔案局(館)的各級法律法規,制定嚴格的檔案管理制度,定期對管理檔案進行整理、再歸檔等工作,踐行管理職責。此外,檔案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特殊性,檔案管理部門應當時刻銘記檔案安全,建立完善的檔案安全管理制度。首先,檔案管理單位應從入口做起,加大自然資源檔案資料收集鑒定工作,保障數據信息的原創性[3]。也應從硬件入手,對網絡環境進行防火墻的設置,增添專用的備份磁盤設備,盡最大可能避免自然資源檔案信息外泄丟失。在檔案查詢方面,應當建立可靠的誠信賬號制度,確保未經過身份信息甄別的用戶無法進行網絡查詢,還可以加強與公安部門間的協作,將自單位網絡與網警進行聯網,增強本單位網絡的安全性,最大限度避免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竊取涉密檔案信息,使得檔案安全保密工作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檔案管理部門也應制定嚴格的泄密預防制度,如發生泄密現象,應當及時追究責任人,構建從檔案收檔至利用全方位地完善管理制度,確保檔案信息萬無一失。
2.3構建信息共享平臺
自然資源檔案橫跨多個部門,為了更好地滿足時代的需求,自然資源檔案管理部門必須積極利用政府信息平臺,實現各部門檔案信息資源的共享,充分利用檔案資源,推動自然資源檔案由紙質化向電子化的轉變。在這一過程中,自然資源檔案管理部門應當嚴格以統一標準規范檔案信息化建設,以省(自治區)、市、縣三級管理模式,建設各層級的綜合信息共享平臺[4]。對于涉密檔案,應當進行嚴格規范的管理,其他非涉密檔案應當認真審核管理,在彌補舊有工作不足的基礎上,做到各層級信息化平臺資源共享。可以由主管部門牽頭,號召各層級自然資源檔案管理部門將檔案上傳至公共數據庫,實現統一管理。還應設立統一的目錄搜索體系,方便群眾線上搜索查詢,提升自然資源檔案的利用效率和程度,滿足社會對自然資源檔案的利用需求。
在綜合信息共享平臺的建設過程中,非涉密資料的信息化工作可以在所屬部門的全程監督下委托第三方試行完成,并簽署明確合同,由第三方履行建設責任[5]。
2.4增強自身服務職能
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實現自然資源檔案價值的最大限度利用,凸顯出自然資源檔案的社會公共服務特征和信息共享特征,履行自然資源檔案在人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發揮的職能,回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因此,服務性同樣為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要求之一。檔案管理部門應當意識到這一點,增強自身服務職能[6]。
首先,檔案管理需要主動行動,依據《檔案法》的要求建立自然資源檔案官方網站,向全社會普及自然資源檔案的價值、信息化檔案服務的內容和利用方法,促使更多群眾利用信息共享平臺。同時,檔案管理部門應當主動征求群眾對于自然資源檔案的利用需求和對現有信息化建設工作的意見,彌補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不足,為檔案的利用做好鋪墊。此外,各級檔案管理部門也應承擔起信息共享平臺的日常維護和自然資源檔案的更新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開放非涉密檔案,提供更多的有利用價值的檔案信息需求,不斷提升自身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2.5探索智慧檔案管理
信息技術伴隨著5G、大數據的普及日新月異,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也應跟隨時代的步伐,探索智慧化的檔案管理模式,借此充分發揮自然檔案資源的最大價值,打造更加智能便利的信息共享利用平臺,提升服務效能。
管理部門應當不斷延伸服務窗口,積極引進新媒體技術、5G網絡技術[7],不斷加強信息化資金投入,增設檔案自助查詢機等設施,使得用戶可以利用手機App、微信公眾號、自助查詢機等多種渠道隨時隨地查詢所需檔案信息[8]。逐漸延伸檔案管理服務窗口,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各方面對自然資源檔案信息的需求,回應新時代的需求。
3結語
綜上所述,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既可以有效提升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工作效率,也可以有效提升自然資源檔案使用網絡傳遞的安全性,避免其被人為隨意篡改破壞。在云計算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手段不斷完善成熟,步入互聯網2.0的今天,自然資源檔案管理單位更應該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從本單位實際出發,結合人民群眾的需要,刷新觀念,積極協調配合,建立的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制度,從基礎上確保本單位的長遠發展目標的實現,以期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群眾。
參考文獻
[1]張曄.淺析自然資源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問題及應對策略[J].經濟師,2020(3):237-238.
[2]何長英.新檔案法下自然資源部門檔案工作長效發展探討[J].城建檔案,2021(8):91-92.
[3]閔天媛.基層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現代化實現對策[J].科技資訊,2020,18(14):239,241.
[4]朱桂紅.資源共享視域下自然資源檔案數字化管理策略研究[J].浙江檔案,2020(9):63-64.
[5]倪儆.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現實需求分析及實現途徑構建[J].科技資訊,2020,18(4):243,245.
[6]何丹,陳禮金,柳霞.機構改革后加強自然資源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若干舉措[J].浙江檔案,2020(4):58-59.
[7]張曄.自然資源檔案信息化之庫房自動化管理探索——內蒙古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三維虛擬庫房建設的分析[J].檔案管理,2020(5):79-80.
[8]張軒煒.大數據時代下檔案利用服務探析[J].科技資訊,2021,19(22):34-36.
[9]CHURIYAH M,ARIEF M,BASUKI A,et al.Archive Management in the Digital Age: Development of Village Administration Systems[C]//4th Pada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and Accounting(PICEEBA-2 2019). Atlantis Press,2020:626-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