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福玲 耿亞男 汪洋 劉詩涵 李媛媛 孔婧怡
摘 要:隨著智能變電站的普及推廣,變配電運檢一體化管理模式可以實現變配電運維與檢修兩大專業相互融合,致力于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保障電網穩定安全。與此同時,運檢一體化對變電站運維人員的綜合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該文基于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要求,研究變配電一體化的教學培訓體系及應用策略,對職業院校和電力企業培養“一崗多能”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具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智能變電站 ?運維檢修一體化 ?技術技能人才教培體系
中圖分類號:TM72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4(a)-0000-00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peration and Inspection
LUO FulingGENG Ya’nan*WANG Yang LIU Shihan LI YuanyuanKONG Jingyi
(Wuhan Electric Pow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uhan,Hubei Province, 430079 China)
Abstract: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smart substations,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 of distribution operation and inspection can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two major disciplines, and striv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ower gri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 and inspection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comprehensive skill level of substation personnel.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gra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eaching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application strategies of integration of power trans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lectric power companies to train compound technical skills.
Key Words: Smart substation; Integration of operation; Maintenance and repair;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Teaching and training system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電力能源需求持續高速增長,強有力地推動著我國電力事業改革和電網企業發展。35kV變電站是電力分配傳輸的基礎供電載體,是電力系統建設的重要環節,必須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來滿足用戶越來越高的供電可靠性需求[1]。隨著現代電力系統中智能化設備的廣泛應用,大力推廣無人值班變電站,變電站運行維護成本降低,但是由于眾多因素影響,變電站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異常和故障情況,而各個變電站分布較散、距離較遠,如何實現變電站運行、維護和檢修的優化管理是一直關注的問題[2]。
變電站運維檢修一體化既是變電站實現效益提升的發展趨勢,更是現代化電力事業發展提出的必然要求。與傳統變電站運維和檢修專業之間相互獨立的管理模式相比,運維檢修實現一體化,對推動提升變電站運行效率、管理質量及經濟效益至關重要[3-4]。
習近平總書記在職業教育工作指示中強調,要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職業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要不斷充分研究國家戰略、找準企業未來需求,培養出企業所需要的、能對接和服務國家戰略的技術技能型人才[5-7]。緊密結合現代電力系統戰略性發展的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研究相應的教學培訓體系,對于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必備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意義重大。
1 變配電運檢一體化發展和要求
隨著電網企業管理精細化水平的提升,運維檢修一體化已成為變電站運維管理的新模式。針對變配電運維檢修崗位現場調研發現,現有變配電運維檢修人員專業能力存在單一局限性,不能及時準確定位故障類型,導致實際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質量和效率提升遭遇瓶頸。變配電運維檢修人員在現場發現設備隱患、供電故障等問題時,需要申請調配運行維護、電氣試驗、設備檢修、繼電保護及設備廠家等不同專業崗位人員前往現場排查問題,再由相應專業班組處理故障。隨著無人值班變電站推廣,各變電站地理位置分布較散,現有的工作方式,不僅增加了企業生產技術技能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還加大了搶修車輛、一線技術人員等有限生產資源的使用頻次,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增加了變電站運維成本,工作質量和效率不盡人意,企業工作效率和執行效能偏低。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背景下的變配電運維檢修技能人員,必須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素養和綜合技術能力,能夠靈活應對不同環境下出現的各種問題,能快速準確定位問題并完成簡單故障檢修,針對復雜故障制訂初步解決方案,直接申請調配對應專業崗位人員處理問題,將解決工作量激增和人員相對短缺的矛盾,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變配電運維檢修工作質量和效率,實現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模式,提升企業生產、檢修及故障處理效率,大幅度提高變配電運維檢修工作效率和電網安全水平[8]。因此,變電站運維檢修人員綜合技能提升是實現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的關鍵。
另一方面,隨著智能變電站工程的實施、配電自動化建設以及智能用電技術等快速發展[9],智能供配電系統中應用了大量的新設備新技術,電力類企業需要智能供配電系統運行維護與故障檢修的技術人才,智能電網裝備廠家需要測試、售后服務的技術人才,智能供配電系統集成企業需要安裝、調試、技術支持等綜合素質強的技術人才[10]。綜合來看,智能電網應用技術對技術技能型人才需求迫切。
因此,深入探討基于變電站運維檢修一體化的教學培訓體系,助力生產技能人員綜合能力提升,以滿足電力行業和企業日益增長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求,對于變電站和我國電力事業現代化發展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變配電運維檢修教學培訓現狀
職業教育的目標是滿足產業需求,為企業培養所需技術技能人才。隨著電力系統中電氣設備智能化、集成化快速發展,要求電網運行和管理模式加快改革,改變變電站運行、維護和檢修專業的傳統工作模式與流程,職業院校開設實踐教學項目來鍛煉提升學生綜合技能水平,電力企業廣泛開展職工培訓和崗位練兵活動提升技術人員的現場實踐能力。
2.1開展變電運行專業實訓項目
職業院校開展的變電運維實訓系統以220kV變電站為仿真對象,學生能夠模擬變電站運行人員的運行維護、巡視檢查和操作,全流程依據電力設備運行規程的實際要求模擬,給學生提供接近于真實的工作環境體驗[11]。學生也可以生動形象地、多角度地觀察檢測設備在場景中的實物連接,可以方便快速地重復操作步驟,讓學生在實操中學習,利于學生輕松掌握變電站操作。但在畢業生回訪調查中發現,高職電力類畢業生大多數從事35kV及以下供配電技術相關工作,變配電系統運維檢修的工作場景和工作要求與220kV變電站存在較大的差異,導致學生在變電運行實訓課程的學習內容與未來就業崗位不能很好地匹配,不利于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
2.2虛擬仿真實訓系統開展實訓項目
鑒于電力系統以及電力設備的危險性、特殊性,學員培訓和學生實訓過程中不能直接動手操作帶電運行過程中的電力設備,可以利用物理和數字仿真構建培訓系統來幫助學生建立場景意識、熟悉工作要求、掌握技能內容。
隨著數字技術廣泛應用于電力仿真領域,仿真培訓的優勢和作用日益明顯。仿真培訓系統可以針對運維人員工作特點及崗位技能要求,對變電站、配電站及配電線路、設備檢修過程進行全場景仿真,采用標準化作業流程設計,幫助學生規范作業流程、掌握工作技能、提高技術水平,仿真培訓系統已經成為一種非常切實有效的提高運行維護人員業務能力的培訓工具[12]。但是實際工作現場工作要求多且情況復雜,目前虛擬仿真系統實訓技術規范要求與實際工作現場要求不匹配,學生缺乏現場工作內容實際操作訓練,學生實踐技能無法真正提升,傳統的變電站運維仿真系統已經無法滿足變電站運行維護檢修一體化技能培養需求。
2.3各級各類職工培訓和崗位練兵
35kV變電站承擔著電力分配、傳輸的重要人物,直接關系著保障用戶供電可靠性的重大責任。隨著變配電系統自動化環節的提高,對變配電運行維護人員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變配電運行維護涉及多種不同工作要求,運檢人員需要進行充分的技能培訓和實操練習,才能滿足現代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的要求。
目前電力企業為提升專業人員技能水平的培訓項目,僅僅是不同工作項目的強化培訓,以運檢工作中的實際情況為基礎,高度模擬各種場景,學員在假設的工作情境中參與運檢工作,或按事先準備好的方案進行訓練演習,不能充分體現運維和檢修工作的綜合性和復雜性,與企業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的現實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不是簡單地對不同工作內容的疊加培訓,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要求職工全面掌握運行、維護和檢修等多方面的綜合性技能,對工作人員的技術技能提出更高標準和要求,需要開展變電站設備運行檢查、狀態分析和故障處理的綜合能力的系統培訓。
因此,需要對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流程、綜合技能要求等方面進行了細致分析和研究,研究基于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模式的教學培訓體系,真正提升學生變配電運維和檢修的綜合技能水平。
3 運檢一體化的教培體系研究路徑
依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國家職業技能標準《GZB 6-28-01-14 變配電運行值班員》及《變電檢修》《電氣試驗》等職業標準要求,以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模式為基礎,設計教學培訓體系,并開發相應的教學培訓資源。
3.1專業崗位現場調研
面對電力行業及相關企業變配電運維檢修崗位的技術技能人員和管理人員,開展訪談調研活動,全面掌握變配電運維檢修崗位的現場工作現狀,了解變配電運維檢修不同工作崗位工作要求和企業對運維檢修一體化管理的需求,了解變配電運維檢修崗位技術技能專業工作和管理工作中的痛點,以學生就業為導向,以技能提升為核心,培養綜合素質,綜合企業需求和學生發展目標,分析畢業生工作調查和職業能力,對標職業資格標準,征求技術技能人員和管理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和分析,形成結論并應用于教培體系開發和應用中,實現“工學一體”的專業特色,校企合作培訓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3.2教學培訓體系設計
變配電運檢一體化培訓工作主要包括理論知識培訓、專業技能培訓等方面來進行。對于教學培訓課程體系設計上,要綜合考慮切實提升專業技能水平、滿足崗位工作要求等核心目的,對變配電運檢一體化涉及的知識水平、技能素質等方面進行綜合性培訓,既要保證培訓學員學生知識結構完整,同時要保證提升培訓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教培體系設計按照專業職業面向的工作崗位,以現場典型35kV變電站為基礎,綜合考慮變電運行、變電檢修、繼電保護、電氣試驗等工作的能力要求,和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能很好地滿足分析崗位工作內容,歸納出典型工作任務,結合職業標準和崗位規范中要求的知識和技能,確定職業能力目標,以適度夠用的原則,確定課程內容。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能夠滿足現場崗位要求的知識、技能和素質目標要求,遵循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和認知規律,以現場典型操作任務及生產過程為依據,制定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教學培訓體系和標準,開發教學培訓課程,整合序化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境,提升教學效果。
3.3師資隊伍持續強化
師資隊伍是開展教學培訓的主導,是保障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教學培訓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先進的教學水平,同時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實踐能力和豐富的現場實踐經驗。教學培訓體系開發和教培理念更新優化的關鍵在于建設一支能適應行業企業發展的專業教培師資隊伍。
在組建師資隊伍團隊時,堅持校企合作,可以采取專職培訓師和兼職培訓師相結合,聘請行業企業技術技能骨干人員擔任兼職培訓師和專家評審。同時,注重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選派專業教師前往電力企業開展現場實踐下場鍛煉、組織參加社會培訓,持續提升專業技能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轉變傳統知識講授和技能訓練的教培,保持與現場實際工作要求保持一致的前沿意識。另一方面,教培師資隊伍中要有高職院校具備項目化課程開發經驗的教師,能夠更好地完成現場實踐工作任務向教學培訓項目的轉化和重構,還需要長期從事職工培訓和競賽指導的培訓師參與教培體系建設,方便隨時掌握企業員工培養需求,并能制定相應的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標準。
在教培體系開發和應用實踐過程中,還要聘請現場工作專家評審和指導,根據現場工作要求發展和變化情況提出改進建議,保障培訓項目和學習內容能夠滿足職業技能發展需要。
3.4教學培訓資源開發
教學資源是開展學生教學和員工培訓的有效載體,根據電力企業變配電運維檢修崗位需求,確定教學培訓目的和工作要求,明確教學培訓的總體工作任務,開發變配電運維檢修實訓工作規程。聯合相關企業收集現場圖片、視頻、工作單等豐富形象的工作資料,對照企業不同崗位需求,開發相關的實習實訓設備及產品等,以實現教學資源和設備共享。
教材講義是課程教學和員工培訓的重要參考資料,是人才培訓目標的具體實現內容,對選取教學內容和組織教學活動起到重要作用。按照實際崗位現場工作要求,結合教學培養目標合理選擇教學內容,確定教培課程中不同實訓項目的具體工作內容、要求和考核標準,開發變配電運維檢修實訓作業指導書和培訓講義。
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實際崗位要求,歸納典型工作任務,遵循職業能力培養和學生學習習慣及認知規律,設計項目化教學項目,形成變配電運維檢修實訓學習任務手冊和工作任務卡,應用于教學培訓過程和考核評價,注重融入電力企業行業的新技術、新信息,同時兼顧素質教育教學內容,充分考慮學生學員實踐環節和動手能力的培養,滿足現代職業教育培養要求。
4變配電運檢一體化教培體系的應用
以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現場工作內容為基礎,研究教學培訓體系和教學培訓資源的開發,將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所涉及的理論知識和技能融合起來,能夠使學生對供配電系統有比較全面的了解,項目化工作任務內容、要求標準與真實工作現場項目相一致,通過實際現場工作內容的項目化實訓任務,實現現代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
4.1應用于職業院校電力類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
許多院校已把智能變電站技術、智能配電技術、供配電網絡技術等納入等電力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并開設相應課程,根據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崗位工作要求和現場實踐標準開展教學培訓體系設計,并應用于學生教學培養過程中,讓學生真實全面了解智能變配電系統的結構和原理,掌握變電站運維和檢修的基本要求,開展與實際工作現場要求匹配的實訓項目,學生不僅能掌握變配電設備運行原理和要求,還能夠通過對接現場工作人物訓練,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技能,保障實踐教學質效,可以解決學生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聯系不夠、現場實踐能力不足、人才供需不匹配的問題。
4.2應用于企業電力類員工職業技能培訓和技能鑒定
建立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教培體系,真實對接典型35 kV變電站現場工作要求,綜合考慮變電運行維護、設備檢修、繼電保護、電氣試驗等工作項目的能力要求,搭建標準化過程和要求,設計對應的教學培訓體系和培訓學習資源,搭建教學培訓平臺,實現“教、學、練、考”多種模式的培訓項目,通過進行實際工作現場典型任務操作訓練,開展企業員工培訓、技能考核和競賽,提升企業員工實踐操作技能,可以解決現場工作技術技能類人才缺員,特別是運行、檢修技能人員知識技能老化、“青黃不接”,難于滿足智能電網快速發展需要的問題。
5結語
該文以變配電運維檢修一體化工作管理模式為基礎,以培養學生學員的綜合技能水平為目標,研究設計“教、學、練、考”多功能的教培體系和教培資源的開發研究,重技能、練技能,提升學生教學和學員培訓的參與度和積極性,著力塑造學生和員工的工匠精神。變配電運檢一體化教培體系既能應用于學校電力類專業教學、實訓實踐和技能競賽,對接支撐變配電運維檢修“1+X”證書要求,滿足職業院校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又能應用于企業電力類職工培訓、技能考核和競賽,適應智能電網發展對變配電運維檢修人員職業技能水平的高標準高要求。
參考文獻
[1] 明波.35kV變電站運維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23):170.
[2] 劉光強,魯京翰,徐春.35kV變電站運維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9):74.
[3] 朱桂玲,潘長紅.35kV變電站運維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探析[J].大科技,2015(36):105-106.
[4] 汪錦,董蓮.變電運維檢修一體化管理模式研究[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7(2):249.
[5] 趙靜,孟高飛,賈建浩.高職院校“學歷培養+職業培訓”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河北企業,2020(2):121-122.
[6] 李小蓮,張凌燕,張憲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模式下水利類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究——以廣西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1(1):40-41.
[7] 李芳,李霞.關于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改革的思考[J].科技資訊,2020,18(12):192-193.
[8] 祝捷,代芳鑫,李曉梅,等.變電運維一體化的培訓綱要與發展探討[J].山東工業技術,2019(1):181.
[9] 李鑫.適應泛在物聯的變電站智能化改造方法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19.
[10] 唐海城.簡析大檢修組織運維一體化人才培養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 (31):199.
[11] 杜娟.仿真系統在運維一體化人才培養中的探索與應用[J].貴州電力技術,2017, 20(6):61-63.
[12] 高文彬.運維一體化仿真培訓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4(12):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