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社會科技發展步伐的迅猛加快,給予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作用,各種技術的廣泛應用不但促使了勞動產出效益地提高,而且使得農業生產模式也走向了更為智能化、多樣化。綠色農產品是我國農業發展的核心內容,能夠為食品安全提供質量保證,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殘留,更符合人類對健康視頻的需求,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合于農業生產。但是由于現階段的綠色食品種植技術系統并不完善,因此普及的速度比較不理想,推廣能力有待提升,綠色農業種植的成效受到一定的阻礙與抑制。所以我們應當強化資金投入力度,注重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并且做好技術指導,切實考慮現代社會與當前農業發展,并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進行有效推廣。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了推行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有效性措施,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關鍵詞: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策略
引言:伴隨著人類社會活動的日趨頻繁,糧食產品供應漸漸的變得短缺,對環境帶來的損害也急劇增大,所以食品安全以及環境問題漸漸備受社會各界的關注與重視,而發展綠色農業,也即成為了當前農業生產發展的大勢所趨。中國發展綠色產業不只是為了和全球的農業發展水平接軌,同時也是希望為中國生態環保和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產生助推性影響,從而逐漸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此外,我國發展的綠色農業還具有很大的地域優勢,如生態類型繁多,農產品資源多元,氣候跨度大,可以給中國綠色農業發展帶來得天獨厚的條件,促進和發展綠色生態農業,適應了中國現代農業的新形勢和發展趨勢,也有助于自然生態環境地有效保存,農業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保證,為農業產品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了保障。所以本文著力探討了有效推行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有效性措施,有著實質性的價值和意義。
一、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意義
(一)發展農業經濟
農業生產是農民日常收益的核心源頭,我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較遲,農產品價值仍舊下降,通過切實引進新的農產品種植技術,可以促進農產品價值地提高、農業效益地增加。通過發展綠色的生態農業,可以產出更為高品質且綠色健康的農產品,在激烈激烈的農業市場與農產品市場中,提高了我國的農業能力。在我國進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提高農業的質量和增加我國農業產品的規模,是實現我國農業得以順利出口的關鍵。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必須進一步提高我國農產品種植技術并合理進行推廣使用,才能夠給我國農產品的出口市場帶來重要價值。而對于使用綠色農產品種植技術生產的農產品來說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對于提高農村經濟與社會迅猛發展,都存在著重要的經濟意義和實用價值[1]。
(二)增強食品安全
社會的迅猛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基礎的溫飽已經不再是難題,而人們漸漸從對食物數量的渴求漸漸轉化到食物品質方面,所以健康安全,有機的綠色農產品,漸漸得到廣大人們的喜愛與追捧。農產品的生產與加工質量直接影響食物的質量安全,現階段國內食品安全問題依然屢屢出現,給廣大民眾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實施了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不僅能夠促進糧食作物產量增加,還能夠減少了殺蟲劑的使用范圍,使糧食作物的品質得到了更切實有效地改善并減少了農產品中毒事件,也因此更加優化與轉變了中國當前的食品安全狀況,從而創造了更加衛生有序的農產品市場環境。有需求就會有市場,為了解決中國廣大人民的食品需求,綠色農產品種植技術的普及就勢在必行。
(三)保護環境
在在以往的農作物種植生產過程中,土壤的運用效率較低,對自然生態環境的損害相當嚴重,大量的肥料和殺蟲劑,加上農作物栽培中不合理的土壤修整,對土壤結構產生了巨大的損害,致使許多農田無法再進行農作物生產。利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可以通過合理地進行施肥,合適要工作來保持土壤結構,這樣可以合理去抑制土地養分的散失,保證土地質量。因為土壤負荷能夠減輕,促使其使用周期得以延續,增加循環種植生產的次數,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目標[2]。
二、當前我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
(一)技術體系不完善
在我國農業發展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始終在提高農作物產量這一問題上,無論是農業生產者還是我國農業部門相關的人員,對于改善農產品的質量以及提高生產安全都缺少一定的關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農產品的需求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農業生產者也逐漸認識到農產品質量安全是一個嚴肅的話題,逐漸愿意在生產中應用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然而我國綠色農業生產技術體系并不完善,和其他農業發達的國家相比還存在著顯著的間距,需要通過積極主動的學習與探究,繼而促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體系的健全與完善。
(二)農民對綠色生產的認可程度有限
伴隨著經濟發展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愿意從事農業相關的生產活動,并將城市中謀求發展作為核心目標,這促使農業生產活動的人力資源年紀大多偏大,知識認知水平具有一定的限制,對于新知識理念的接受能力顯然不如年輕人。相比于技術體系不完善、沒有使用過的綠色種植新技術,農村大多數的農業生產者更認可傳統的種植方式。同時由于綠色種植技術的推廣人員不足,很多從事科研的人員需要投入到生產推廣之中,他們和農業生產者之間的溝通普遍存在著隔閡,難以使用簡單通俗的語言讓農業生產者明白綠色種植技術的優勢所在,這使得該技術的推廣受到了極大的阻礙。
(三)推廣經費不足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是一項農業發展的新技術,推廣該技術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只有保證技術推廣經費重足,才能夠為技術推廣打好基礎,保證后續活動的正常開展,然而在實際推廣作業中,由于相關農業政策不夠完善,經常使得技術推廣經費短缺,這對技術研發和技術推廣都極其不利,大大降低了技術體系完善的速度[3]。
三、有效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策略
(一)強化對農業種植技術的宣傳力度
在推行綠色農業技術的同時,還要加強監管和管理,以保證將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結合起來進行標準化的宣傳和指導,必須重視的是只有在觀念層次改變農戶對于綠色農業技術的認知,才能夠為技術的大規模普及帶來推動性作用,確保農業發展朝著綠色管理體系進行邁進。首先,通過廣告宣告等手段加大推廣的力度,特別是在網絡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農業技術的信息化推廣系統必須要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實施,利用抖音、公眾號等方式,在移動終端指導農戶對農業種植技術進行學習,科學合理地擴大宣傳范圍,也能夠為農戶切實感受到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在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意義與價值帶來保障,進而進一步強化其綠色農業意識;其次,要主動地進行有效地管理,建立良好的管理控制效果,科學地提升生產操作的規范化水平,才能促進農業的各項技術水平,從而為實現多個方面地優化奠定基礎;最后要積極的落實與實施農業系統化培訓工作,政府部門要定期的對農戶展開農業技術的培訓工作,不再能夠強化其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認知水平,還能夠引導其進一步認識市場開拓與銷售的基本體系,從核心之處強化了農業推廣力量,為今后綠色農業監管和防控工作發展創造了平臺[4]。
(二)積極主動地建設示范基地
對于大多數農戶而言,要想應用和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建立示范基地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主要原因是,在建立綠色農產品栽培示范基地過程中,農民能夠全方位、直接地都對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加以認識,經過親自感受與參觀學習,切實了解到使用綠色農產品栽培技術的優越性和重要性,以便在今后的農產品栽培過程中,更有自信、更積極地去使用綠色農產技術。另外,綠色農產品養殖展示基地的建立,為廣大農民創造了良好的培訓、交流平臺,促進農民種養技術的提升,在讓農戶全面、深入了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同時,也讓他們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與傳統農業種植技術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我國相關農業部門應該積極學習國外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引入國外發達的綠色農產品栽培技術,并進行了研發和創新試驗,使其適應當前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同時,應加強綠色農產品栽培技術地培訓力度,培養出一大批高素質、高水平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人員,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地普及提供人才保證。
(三)制定利于技術推廣的惠民政策
在農業發展的過程中,使用綠色農產品種養技能和其他農業技術一樣,是一項全新的技術。農村種植人士不了解這些技術是否能夠為自身創造相應的效益,或者與創造的價值能否相等,因此農民也無法使用這些技能。在中國為了使綠色農業技術更好地加以普及,政府需要出臺可以使農民能夠積極地運用綠色農業種植科技的惠民政策,比如對環境友好生產方式的補助和鼓勵等一些優惠政策,通過應用這些惠民政策,不但能夠調動出農民們使用綠色農業種植科技的積極性,使其能夠更加積極的開展綠色農業栽培活動,還能夠提高農民的種養技能。此外,我國政府應當在已經制定政策的基礎上,對幫助廣大農民進行更加有利的科技政策和經濟扶持,以便于讓廣大農民能夠在最少的時間里,把傳統的農業種植業技術轉化成為綠色農業種植技術[5]。
(四)推進農產品認定和生產標準的制定
當前,綠色優質農產品已經越來越成為人生活中的重要消費選擇,而通過及時制定適用于綠色產品技術的管理規范,以激勵和指導農業生產經營主體和群眾積極進行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等的農產品認證活動,是目前開展綠色農產品種植技術推廣的最有效途徑。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其也越來越追求更加高質化的生活方式,但也因為目前市場上標榜著綠色農產品的種類魚龍混雜,使得不少用戶都不能挑選實實在在的優質農產品。所以,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應該制定規范的農作物產品技術標準,對流入市場的農產品做出標準和等級上的確定,讓人們可以安全地選購。另一方面,政府有關行政部門應當建立農業的生產規范,明確規定在生產過程中實際使用的化肥和藥劑等品種和數量,對其作出具體的劃分。經過等級的認證,農業生產經營者就更希望可以出售優質無污染的糧食作物,而消費者也同樣期待可以選購到實實在在的綠色農產品,這樣也會漸漸增強對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需求,促進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進一步推廣。另一方面有關部門應當健全完善農產品認定標準,對市場上的農產品展開等級分類,并向群眾宣傳各個等級農產品的含義以及無公害作物的優勢,提高人民對無公害農產品的認知,進而提高人們對于綠色農業的接受程度,進一步推廣農業技術。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生產力發展步伐的持續加快,人們的生活品質得到了全方位的保證,所以人們更加追求更高層次的食物健康。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大規模使用,促使食物安全方面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其能夠為我國的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支持。所以政府要對綠色農業。給予強大的支持,加大宣傳推廣力度,重視科技研發,同時進一步注重對農戶綠色農業意識的培養,進而為綠色生態的農業產業環境的營造帶來優良的保障與支持。
參考文獻:
[1]楊子瑩. 關于如何有效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策略研究[J]. 農民致富之友, 2020(4):1.
[2]周麗平. 試論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推廣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 農民致富之友, 2020(22):1.
[3]侯傳衛. 山東濱州市有效推廣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策略研究[J]. 農業工程技術, 2020, 40(14):2.
[4]徐桂平, 張華升. 綠色農業栽培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 農業技術與裝備, 2021(4):2.
[5]孟慶東. 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概念以及推廣策略探討[J]. 農家科技(下旬刊), 2020, 000(001):19.
作者簡介:趙靜,1982,女,農藝師,主要從事農作物栽培和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