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蒙
【內容摘要】2022年北京冬奧會期間,CGTN立足全球視角,積極構建中國敘事;通過“5G+4K/8K+AI”技術賦能傳播模式創新;利用海外社交平臺廣泛聯動年輕受眾;大力拓展媒體合作。這些賽場內外的故事生動反映了中國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況下,為成功舉辦冬奧會作出的巨大努力,同時彰顯中國對奧林匹克精神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踐。
【關鍵詞】冬奧會;中國敘事;全球視角;虛擬現實技術;“好感傳播”
舉矚目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在世界的喝彩聲中落下帷幕。一方面,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體現了中國政府對國際社會的承諾,闡釋了“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另一方面,中國媒體通過這一重要的國際賽事場合,在國際傳播中積極構建中國敘事,成為講好中國故事的又一鮮活實踐。
截至2022年2月21日,CGTN共發布冬奧相關報道近2萬條,全球閱讀量超過11億,互動量近1億。這一傳播效果的取得,究其原因,在于CGTN的冬奧報道把中國置于世界格局中審視、解讀,開闊的視角提高了受眾的接受度;把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與現代社會的信息接受習慣相結合,結合國外受眾的文化背景、思維模式,形成了融通中外的表達方式;致力于提高中國故事的感染力,從而引發共鳴與共情。
一、?從全球視角出發構建北京冬奧會的中國敘事
當今世界正面臨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輿論形勢嚴峻。北京冬奧會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壓力大、體育政治化雜音不斷、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舉行的,因此CGTN在冬奧報道中尤其注重從全球視角出發,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正義、公平之聲影響國際輿論場。
第一,獨家專訪國際政要和體壇知名人士,傳遞國際社會對北京冬奧會的支持,有力回擊了西方媒體對于北京冬奧會的不實指責。
在北京冬奧會期間,CGTN專訪了包括國家元首、政府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等在內的146位重量級嘉賓,其中包括9位國際政要以及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第76屆聯合國大會主席阿卜杜拉·沙希德、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及參加冬奧會的全部七個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負責人等137位國際政壇、體壇知名人士。
接受CGTN獨家專訪的國際政要包括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阿根廷總統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厄瓜多爾總統吉列爾莫·拉索、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薩德爾·扎帕羅夫、土庫曼斯坦總統庫爾班古力·米亞利克古利耶維奇·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哥倫比亞總統伊萬·杜克·馬爾克斯、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馬科斯·特羅約。受訪的國際政要均表達了中國如期舉辦冬奧會對于各國運動員和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重要意義;盛贊北京冬奧的籌備工作,感謝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高度評價中國為弘揚奧林匹克精神、促進人類團結友愛所展現的大國擔當。摩納哥親王阿爾貝二世在專訪中指出,北京冬奧會將向世界傳遞國際社會應和平共處、和諧共生的信息,希望所有人都能領會這種精神。哥倫比亞總統伊萬·杜克·馬爾克斯表示,體育能凝聚人心、推動和平,為年輕人創造機會,促進友好競爭。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行長馬科斯·特羅約盛贊中國與金磚國家在共同促進公共衛生和經濟復蘇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用“精彩絕倫”一詞形容北京冬奧會的順利舉行,稱贊運動員呈現了最高質量的比賽,完美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
這些高端專訪本身就是從全球視角出發,凸顯北京冬奧會作為國際一流體育賽事的輿論影響和意義。這些嘉賓參與冬奧并親身見證中國的發展,本身就是有力的國際表達。
第二,專訪大量頂尖運動員,通過激發“共鳴”和“共情”塑造中國形象。
在冬奧會開幕之前,CGTN聯動全球報道員,自2021年10月起推出22期世界冰雪健兒專訪系列節目《冰雪星愿》。節目歷時4個月,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意大利等20多個國家的百余名參賽運動員在專訪中表達了對北京冬奧會的熱切期待。在冬奧會單板滑雪U型池三次金牌得主、美國著名單板滑雪運動員肖恩·懷特看來,冬奧會的開幕式場面無疑會非常壯觀,而且其中將展現的中國絢麗多彩的文化正是他心中的向往。肖恩·懷特還展望了中國冰雪運動的未來,認為舉辦冬奧會正是冰雪運動在中國取得飛速發展的良好契機。
在冬奧報道期間,CGTN派出由31人組成的多語種全媒體采訪團隊進入冬奧閉環進行報道,團隊規模在歷屆奧運報道中是最大的一次,覆蓋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五個語種,涉及電視、新媒體和音頻平臺。共有334位運動員接受CGTN采訪,其中22位是本屆冬奧會金牌得主,包括中國選手谷愛凌、蘇翊鳴,奧地利選手安娜·卡瑟爾,俄羅斯花滑冠軍運動員謝爾巴科娃等。“謝爾巴科娃用中文說‘謝謝”相關內容的全網話題量破億。《谷愛凌訓練迎接明日首戰》推出當日觀看量超千萬。海外網友紛紛留言,對谷愛凌、蘇翊鳴兩位中國小將表示祝福和肯定,感嘆運動員光鮮成就背后的辛苦付出,認同運動員堅持不懈、陽光積極的心態將對大眾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
第三,聚焦賽場內外熱點,挖掘和凝聚奧林匹克精神共識。
在本屆北京冬奧會上,許多國家和代表隊是第一次參賽,離沖擊獎牌榜還有很大距離,很多不在西方主流媒體報道范圍之內。而CGTN秉持“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理念,關注了多個非冰雪強國代表團和“一人成團”的選手,推出了系列節目《一個人的冬奧》。東帝汶高山滑雪選手Yohan Goutt Goncalves介紹說,自己家鄉的方言中連“雪”這個詞匯都沒有,但他很驕傲能代表東帝汶登上世界冰雪運動的舞臺。馬耳他在本屆冬奧會上的唯一選手、單板滑雪遠動員Jenise Spiteri在接受采訪時說:“人們說我太老、太窮、太弱,但我始終堅信只要我努力,所有的挑戰都會被克服。”這位運動員雖未進入決賽,但她的經歷本身就是奧林匹克體育精神的重要體現。
二、“5G+4K/8K+AI”技術賦能冬奧報道創新6973D88E-F154-4958-A2A9-D419F8A76385
CGTN在本屆冬奧賽事中積極創新報道形式和內容,充分利用北京冬奧列車上的高鐵5G超高清演播室,以及AR前置虛擬演播室與VR全景虛擬演播室,塑造了高互動性的媒介環境,并開發出冬奧版AR熊貓“小墨”等交互型融媒產品,進一步優化了受眾體驗,大幅提升了冬奧會報道在海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一)5G超高清演播室“搭載”冬奧列車引領直播技術突破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簡稱總臺)聯合相關單位創新建設的冬奧高鐵5G超高清演播室,是依托前沿技術打造全新體驗,努力實現“科技冬奧·8K看奧運”目標的重要舉措。該演播室在全球首次實現在最高時速350公里/小時的高鐵列車上進行長時間、低延時、無卡頓的全媒體直播,是將超高清技術、5G移動通信技術以及高鐵技術三張中國“名片”合而為一的典型案例。CGTN推出的揭秘5G冬奧列車“內景”篇、媒體工作區篇、“隔空對話”篇向全球展現了這一最新成果,并在2月4日—2月20日期間,每日發起《全球會客廳:冬奧伴你行》系列新媒體直播,采用VR、AR等技術,利用5G網絡的低時延特性,在高速列車上使主持人與通過虛擬摳像技術“云登車”的記者“面對面”同鏡互動。300毫秒左右的超低時延實現了交互式的互動場景,形成了一種全新節目效果與制作模式。截至冬奧會閉幕,系列直播特別節目累計獲得全球閱讀量超過1200萬。
(二)創新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為受眾帶來更多沉浸式體驗
虛擬現實技術能夠讓觀眾輕松擁有代入感,非常符合體育賽事的特點。CGTN在冬奧報道中首次把虛擬演播室技術應用于電視直播,既實現了國際傳播方式的創新,也極大提升了體育報道的技術專業性和視覺效果。
自2月3日起,CGTN連續18天推出總臺首檔全程運用AR虛擬技術的電視直播節目《活力冬奧》,在演播室中構建虛擬冰雪動感主題空間并在其中進行冬奧項目播報;創建多個冬奧場館虛擬模型,全方位解析場館設計的綠色與科技理念;多維度演示疊加主持人講解,展現冬奧七大項目的魅力。VR全景虛擬演播室以冰晶為主題設計虛擬場景,錄制每天的冬奧賽程、運動員介紹、亮點回顧和主持人點評等內容。場景中的雪花效果與冬奧開幕式火炬的雪花設計相契合,冰雕質感的虛擬運動員展示也頗為亮眼。該演播室還設計了虛擬的冬奧木屋環境,與多位冬奧冠軍進行連線互動。截至冬奧會閉幕,虛擬演播室產品獲得海外瀏覽量超過2000萬,互動量8.2萬。
(三)打造CGTN自主知識產權的交互產品——冬奧版AR熊貓“小墨”
CGTN 在2018年開始第一個AR項目的開發,AR熊貓“小墨”在技術和創意的加持下,收到了良好反饋。本屆冬奧會期間,CGTN推出“AR+AI”交互產品《指尖上的冬奧:跟小墨一起玩轉冰雪》,在移動端全方位展示賽事亮點。用戶在手機端利用AI識別周圍環境成功后,旋轉手機攝像頭的朝向,即可與本屆冬奧會七個大項賽事對應的七只冬奧版AR熊貓“小墨”進行互動。用戶可以逐個查看每只熊貓的細節,依次點擊后,熊貓上方會出現運動項目的信息,熊貓和運動器械以三維動畫模型的方式呈現。
新技術、新應用、新場景的融合,為CGTN的冬奧報道形態創新開辟了全程化、沉浸化、全員化、高效化的傳播新格局。
三、“好感傳播”助力冬奧傳播“破圈”
在本屆冬奧會期間,CGTN積極拓展對外傳播新渠道,利用海外社交平臺,精準把握海外受眾,特別是Z世代年輕用戶的接受習慣,以音樂、舞蹈等全球共通的文化語言為載體,發起參與式冬奧音樂生產活動,制造全民共同創造冬奧文化的氛圍。
例如,CGTN以#玩轉冰雪(#GoWinterGames)為標簽,在TikTok等海外社交平臺發起線上社交挑戰,通過“冬奧加油舞”挑戰賽、“萬物皆可冰壺”挑戰賽等一系列創意社交活動,吸引美國、加拿大、瑞士、俄羅斯、法國、比利時、印度尼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V網紅、海外網友參與互動。在TikTok平臺聚合頁面上的話題量突破100億,創下中國媒體在該平臺開展此類活動對外傳播的歷史紀錄。“冬奧加油舞”挑戰以“舞蹈翻跳”這一低門檻、高參與的形式展開,抓住滑冰、滑雪、冰舞、音樂和舞蹈這幾個“流量密碼”進行設計,面向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士、比利時、印尼、俄羅斯等國家發布,為全球網友發揮獨特創意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擁有1150萬粉絲的俄羅斯舞蹈健身網紅Diana Belitskay、擁有660萬粉絲的俄羅斯搞笑視頻博主Natalikes、擁有620萬粉絲的比利時網紅Chris Lobanzo、擁有220萬粉絲的印尼網紅Ireneswnd等12位海外網紅大V參與領跳。海外大V的互動視頻帶動其數千萬活躍粉絲參與,實現冬奧主題活動的二次傳播,在輕松、詼諧的互動中潛移默化地宣介了北京冬奧會理念。
CGTN還發起了《因樂冬奧》三部曲活動——冬奧場館音樂藝術融合作品《幻境》、全球音樂人詮釋奧運精神的接力作品《擁抱》、致敬運動員和體育精神的冬奧說唱歌曲《值得》,相關作品的MV全球閱讀量突破1.2億。其中,CGTN原創冬奧主題曲《擁抱》首次采用跨國音樂人接力創作的形式,多國冬奧體育明星、音樂人、北京冬奧會參賽運動員用漢語、英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哈薩克語等多種語言共同演繹。這些歌曲和MV飽含冬奧精神,在展現音樂魅力的同時,也唱出了共迎冬奧盛事、追求美好未來的心聲,為世界注入信心與希望。
四、深化合作傳播 提升冬奧會報道海外投送能力
作為中國的外宣旗艦媒體,CGTN目前擁有英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俄語5個語種,6個電視頻道,46個廣播頻率,20個海內外新媒體平臺。世界矚目的冬奧會為CGTN帶來一次與各國媒體深化合作傳播的絕佳機會。在冬奧會報道期間,CGTN發揮多語種優勢,積極為海外主流媒體推出定制化報道,包括直播連線、提供新聞素材、參與對方節目的采訪錄制等。
CGTN五個語種全平臺報道在半島電視臺、英國天空新聞電視臺、俄羅斯紅星電臺、法國《費加羅報》等近108家媒體合作落地。其中,各語種記者、主持人為半島電視臺、英國天空新聞電視臺和俄羅斯紅星電臺等近40家媒體連線70次,在包括法國《費加羅報》、法國《創業》媒體集團、《俄羅斯報》官網、俄新網等媒體刊發221篇報道及文章。CGTN還與俄新網和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共同發起“童心冬奧”中俄兒童創意畫征集活動,共征集到兩國少年兒童的創意畫作近500幅,線上畫展獲得海外瀏覽量超143萬次。借助冬奧話題,CGTN各語種與對象國媒體進一步加強合作,在提升國際傳播能力的同時擴大了媒體朋友圈。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由于體育集中體現了人類追求真善美的價值觀,因此國際大型體育賽事作為高端信息密集型的國際交往平臺,成為各國高度重視的國家形象塑造及對外傳播的國際性窗口。?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1月4日考察調研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主媒體中心時所說,“要講好各國奧運健兒激情拼搏的故事,講好中國籌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故事,講好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故事,全面、立體、生動地把北京冬奧盛會傳到全世界。”在冬奧會國際傳播的過程中,CGTN秉持“以運動員為中心”的理念,在著力講好精彩冬奧故事的同時,把握對外傳播的共情規律,積極拓寬傳播的主體、載體、模式,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助推中國國家形象的構建與傳播。6973D88E-F154-4958-A2A9-D419F8A76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