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在全面育人環境下,家校協同育人成為提升基礎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也成為整合育人資源,促進基礎教育創新發展的關鍵舉措。通過聚焦育人現狀,構建具有自主風格、自我特征的家校協同育人模式,將助力家長深度參與育人實踐,全面拓寬家校育人空間。
當前基礎教育存在家校分立、家庭教育缺位、家校協同不暢等問題,影響了家校合作、互補效應的應有發揮。從家校相對分立到家校協同融合,是遵循育人規律、構建合力育人體系的重要體現,也是以學生全面成長為導向,助力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在全面創新育人體系進程中,要通過搭建家校協同育人平臺、孕育協同育人文化,打破單一、封閉的基礎教育模式,更好地實現全面育人目標。
從家校分立走向家校融合,構建家校協同育人體系是增強育人意識,明確育人職責,完善育人功能的重要體現,也是構建“三全育人”格局的關鍵舉措。探索家校協同下的育人之道,將實現以下價值:其一,凝聚育人合力,實現理想育人成效。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獨立、各有分工,兩者具有育人功能的本質差異。在具體開展育人實踐過程中,通過深化協同合作,充分發揮家校融合育人優勢,將凝聚育人合力,實現最佳教育成效。其二,踐行立德樹人,營造全新育人生態。通過發揮家校聯合育人功能,營造家庭與學校相互信任、有機協作的良性生態,為學生創設持續改進的成長平臺,將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成長需求,助力學生形成良好習慣,實現育人理念的全面升級。其三,創新育人理念,促進學生全面成長。家校協同是多方聯動的全新育人體系,通過明確育人導向,達成育人共識,統籌家庭、學校及社會等多方力量,進而創新育人模式,健全育人機制,為學生全面成長提供新的合理指引。
育人是一項系統、持續工程,為實現最佳育人成效,需要家庭與學校高度協同、共同努力。以家校協同育人框架為基礎,重新營造育人生態,合理劃分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育人職責,最終實現全面育人目標。首先,以家校協同理念為指引,重構育人體系。要充分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個性特征,關注學生個人素養的健康成長,尊重學生的個人差異與興趣愛好,通過堅守育人初心,全面提升育人成效。通過引導家長、學校及社會等多方力量共同制定育人方案,協同破解基礎教育難題,為學生全面成長提供有力支持。其次,以智慧互動模式為支持,重塑育人模式。要充分利用智慧育人平臺,通過建設家校互動、溝通長效機制,及時分享教學育人信息,使家長與教師實時溝通、化解育人難題。最后,以多元協同形式為載體,重建育人生態。為促使家校真正走向融合,需要以家校育人共同體為基礎,通過開展實地家訪、創設家長學校,全面提升家校協同效能。
在全面育人環境下,積極推進家校協同既是整合優勢育人資源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育人效能的全新路徑。為此,在家校協同理念指引下,探尋育人之道時,應充分整合育人資源,通過借助智慧互動機制,探索家校協同育人新方向,搭建家校協同育人平臺,拓寬家校協同育人空間,助力基礎教育生態實現全面變革。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