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娟娟
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重要基礎階段就是小學,而在年級逐步升高的背景下,不僅會提高對學生詞匯量儲備、教師素質教育等方面的要求,與此同時,學生知識能力等方面也會面臨更高要求。小學英語學習的關鍵所在就是字母及單詞、短語,而要想順利開展上述內容的教學,基礎所在就是拼讀,所以為幫助學生英語單詞能靈活記憶,教師要為拼讀方式的有效性提供保障,使學生學習英語的難題從根本上解決。自然拼讀法是以英語發音普遍規律的搜尋為出發點,進而對學生發言能力進行培養,這種教學方式具有較強綜合性,英語教學過程需要教師積極運用自然拼讀法,有效提高學生英語品讀水平。
一、塑造自然拼讀環境,刺激學生感官
學生學習語言知識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就是學習環境及氛圍,與單一的課堂教學相比,環境的熏陶更利于引導學生學習、感受語言的魅力所在。小學生學習、接觸英語知識時,通常是以9~12歲的階段為主,而該階段學生具有較強好奇心和旺盛精力,但與此同時,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分散現象也經常出現,所以學生對課堂的專注力難以長久保持集中。面對此種情況,小學英語教學環節,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個性特征進行綜合考量,進而在課堂和課間積極進行自然拼讀環境的營造,并且基于多種方式的應用,為學生“磨耳朵”提供輔助作用,確保學生能在濃厚自然拼讀氛圍中,逐步實現自身英語能力提升目的。
例如,學習“Colours”這部分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因色彩這一詞能清晰呈現出其具備的顏色繽紛特征,在該方面知識教學時,教師就通過自然拼讀,使學生聽力得到有效磨煉,具體可與相關圖畫或動態畫面等內容充分結合,使學生字形和發音的契合能力逐步增強。教學過程教師可借助韻律十足的兒童歌曲來呈現英語詞語,如“blue,blue,I love blue!”等,與此同時,也可圍繞教室的布置為出發點,選擇一些“yellow”“blue”“red”等色彩詞卡布置在教室中,詞卡顏色底色借助單詞來表示,同時借助動態畫面將各個音節發音凸顯出來。除此之外,教師還可選擇一些與顏色相關的兒歌及故事等內容進行播放,借此有機結合歌曲和動態圖畫,確保在這一環境中讓學生磨耳朵的同時,也能沖擊學生的視覺,結合形與音,使學生在小學英語學習中不斷夯實自然拼讀的基礎。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還可選擇分解單詞的方式進行應用,如教師圍繞下述單詞進行拆分閱讀,即mike-mi-mike、hello-he-ho-hello等,以循序漸進的方式開展拼讀教學,為學生單詞拼讀技巧的切實掌握提供幫助,逐步推動學生單詞拼讀能力提高。
二、總結自然拼讀規律,強化學生記憶
雖然說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時,對自然拼讀進行了重點強調,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應用自然拼讀法時,仍然不可忽略拼讀的基礎。教師課堂教學應用自然拼讀法的重要基礎所在就是26個英文字母及其發音,所以教師教學時應注重學生基礎英文字母及其發音的有效學習和記憶,有效夯實學生自然拼讀學習過程的基礎;與此同時,日常教學環節教師可與學生共同圍繞自然拼讀規律進行總結,立足學生這一主體為出發點,對自然拼讀規律進行探索,同時引導并鼓勵學生選擇自己的記憶方式進行應用,為學生自然拼讀方法的快速掌握提供幫助,也利于學生英語詞匯記憶能力的不斷增強,最終逐步實現英語學習能力提升的目的。
例如,教學“My classroom”這一課知識時,因該課程教學中有較多元音和輔音發音等內容存在其中,而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這些發音知識,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單詞發音規律,以該課程中的schoolbag、blackboard等為例,這兩個單詞中的“a”發音為/ae/,而在該課程中還有“picture”“window”等單詞,此類單詞中的“i”發音相同,即/i/為上述兩個單詞共同的發音,在教師帶領學生將單詞中字母、字母組合等發音規律挖掘出來的情況下,進而由教師拼讀給學生,能促使學生基于聽的過程,對兩個元音或元音組合中存在輔音時應如何處理進行自主識別,也能引導學生在這一環節了解雙輔音及混合輔音的發音等。通過這樣引導和帶領學生圍繞自然拼讀規律進行自主尋找、共同總結的教學方法,能促使學生基于綜合的一個過程,深刻自然拼讀發音等內容,也利于學生想象力的充分發揮,促使學生能基于自身學習方式為出發點,圍繞英語單詞進行有效學習,借此在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逐步提高自然拼讀的層次性。
三、結合英語日常閱讀,增強學生本領
小學階段的英語閱讀學習過程,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所在就是26個英文字母,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應用自然拼讀法,其神奇之處就體現在:該種方法能基于字母有序或無序的組合為出發點,將不同發音顯示出來,確保學生借助不斷拼讀的過程,使自身對字母和字母組合發音的感知力逐步形成,借此實現學生課堂上聽音辨字及識字說音的良好學習效果有效實現。小學英語日常教學環節占比較大的一部分知識教學就是閱讀,而在有機結合日常閱讀和自然拼讀的情況下,能確保英語課上學生閱讀詞匯的能力有效提升,同時也能促使學生基于閱讀的環節,實現自身自然拼圖能力的多方位鍛煉目的,幫助學生閱讀效率逐步提高,推動學生良好閱讀能力逐步形成。
例如,“At the farm”這一課程知識教學環節,該篇課文呈現英語相關句型及具體內容時,主要是以場景小故事的形式為主,如課文中主要是選擇了“Look at...”“What are these?”等句型內容應用,雖然說這樣的方式利于學生積極主動投入課文閱讀,也能對課文內容的探索、挖掘產生一種內在興趣和動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并不能幫助學生閱讀能力全面提高。對此,教師教學過程就可結合閱讀和自然拼讀,選擇一些類似的繪本故事內容推薦給學生,同時輔助其他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如教師向學生推薦Sam sheep can't sleep這一繪本故事的過程中,可選擇對應音頻內容進行播放,借此引導學生進行跟讀;或者是基于兒歌形式的利用,在兒歌中融入常用句型,之后借助聲像結合和圖文并茂的方式,將抽象英語概念內容傳遞給學生,促使學生圍繞圖文進行閱讀的過程中,使自然拼讀能力逐步形成,借此也利于學生對英文語句的理解。
四、利用單詞拼寫路徑,提高掌握能力
多數小學英語教師的單詞教學方法相對單一,教師常用死記硬背、反復默寫等測試方法,提高學生對單詞的記憶。毋庸置疑,此種死記硬背、反復默寫的方式許多學生都有所經歷,確實能幫助學生記憶單詞。但是整體記憶過程十分機械化,學生只是盲目調動自身記憶能力,把單詞刻在腦海中,沒有對拼寫與發音的內在關聯性加以理解,無法將這些已經記憶下來的詞匯運用生活。自然拼讀教學方法運用在小學單詞拼寫教學中,使學生理解單詞含義,并強化訓練學生單詞記憶的運用能力。小學英語教師可將過去的單詞默寫優化成拼寫練習,讓學生結合已有的記憶,通過單詞拼寫練習,強化自身的單詞拼寫能力。當然這一環節會對教師的教學能力、口語能力有較高要求,需要教師可以精準發音,使學生通過發音,將單詞拼寫出來,進一步鍛煉與強化學生的聽力能力,提高學生對單詞的記憶能力、拼讀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
例如,“Weather”這一課程知識教學環節,因本單元主要圍繞“天氣”,讓學生通過詢問天氣、回答天氣,進一步理解有關天氣的單詞,如“cloudy、sunny、windy、snowy”等,同時還要讓學生學會區分動詞與形容詞,如“rain”和“rainy”等,在單詞拼寫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全面掌握本單元重點詞匯,教師利用自然拼讀方法,強化學生的單詞掌握理解能力,當教師準確發出“rainy”的發音[?re?ni]時,學生能思考發音過程,隨后把不同發音進行分解,依照此種精準讀音,從而寫出rainy單詞。假如在學生記憶期間,學生利用常規的默寫、默讀方法,會使學生對“rainy”單詞的學習體現為“r-a-i-n-y”,主要表現為詞匯“形”的層面。此種默寫記憶方式的不足主要體現在當兩種以上單詞“形”具有相似性的情況下,學生容易出現記憶混淆的情況,如“snack”與“snake”,但是運用自然拼讀方法,能將其有效區分,因為“snake”利用自然拼讀發音為[sne?k] ,而“snack”通過自然拼讀發音為,學生在記憶不同單詞時,利用單詞讀音 [sn?k],可以將相類似的單詞有效區分。
五、運用自然拼讀原則,強化口語能力
自然拼讀法要求學生能準確了解詞匯,并展開詞匯發音,將其合理運用起來,做到語句的準確閱讀。為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確保學生每個單詞的讀音準確,并保證學生連貫起來的整句話發音精準。在小學英語教學組織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自然拼讀原則,把整句話拆分成相應單詞或者詞組,當學生完全理解后,再把單詞和詞組相互連接,加深學生對單詞的理解,強化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My week”這一課程知識教學環節,由于本單元的表達內容都是按照一句話或者一段話的方式體現出來,向學生說明課文主人公對周末的規劃安排。教師針對比較長且擁有一定交流性質的對話,可引導學生利用自然拼讀方法原則,將兩個對話的語句相互拆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對話含義、對話內容的同時,使學生能準確表達出相應內容,保障英語口語表達的連貫性、流暢性,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
六、利用音形結合方法,掌握正確發音
自然拼讀方法并不是孤立地進行英語單詞發音教學方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能結合單詞、實物和發音三者來進行音形結合教學,使英語單詞能在學生頭腦中形成整體,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并掌握正確的發音。尤其小學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且注意力難以保持長時間集中,在拼讀方面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常常出現讀完就忘的情況。因此,教師要能靈活運用自然拼音與音形結合方式,通過音、形、意的結合來幫助學生增強對單詞的記憶。
例如,教師在進行英語單詞“egg”一詞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展示雞蛋的圖片,同時手指單詞為學生示范發音,讓學生的視覺和聽覺等感官調節到最佳狀態,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滲透元音音素“e”的教學,讓學生能了解到“egg”中存在元音音素“e”,教師可寫出系列單詞:“get、 bad 、sad、 yes”等,通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學生能了解到字母的基本發音,從而形成拼讀單音節單詞的能力,然后教師再滲透字母組合的發音,如th、ow、sh等48個音素的滲透,教學效果就能得以保證。而在進行如“ flower、can、 hot”等讀音較為規則的新單詞教學時,學生便可以根據自己所掌握的自然拼讀方法拼讀出單詞,從而有效避免傳統教學中“教學—跟讀—遺忘—再教學”的過程所存在的弊端。
七、結合快樂教學方法,實現寓教于樂
自然拼讀法雖然不是國際音標學習那般枯燥無味,但如果單純只是引導學生去進行字母和字母組合發音的記憶,固定進行拼讀和拼寫訓練,也容易產生疲勞感和枯燥感,尤其對小學生來講,其天生活潑好動,與常規性的固定式教學相比,其更加喜歡充滿趣味性的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所以教師要注重自然拼讀法教學的動態變化,要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提高自然拼讀法教學的趣味性。如利用兒歌教學法、游戲教學法、動畫教學法與自然拼讀法相結合的方式,不但能提高自然拼讀法教學的趣味性和娛樂性,同時也能實現知識更好地滲透,使小學生始終保持高度的學習積極性,主動參與英語詞匯拼讀學習中。
例如,在進行字母“b”發音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兒歌,利用兒歌的趣味性來進行自然拼讀教學,如“bat、boy、 a boy has a ball、a bat is on the ball”,教師還可以搭配制作的動畫視頻課件,選擇動感較強的背景音樂,讓學生在觀看視頻過程中,能跟著視頻中兒歌的節奏來進行拼讀,使學生能容易掌握字母“b”的發音,并且產生深刻的記憶。
另外,教師也可以將游戲教學法融入自然拼讀教學中,滲透游戲元素能更加容易引發學生參與學習的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26個字母的圖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讀一些結構簡單的單詞,讓學生能依據發音使用字母圖片來進行單詞的組合,單詞組合完畢后,將單詞舉起按照具體的速度和正確性作為評價學生輸贏的標準。這種游戲的方式能激發學生的榮譽感,而且快速拼讀正確的學生也能獲得成就感,更加容易讓小學生踴躍參與單詞拼讀的學習中,在感受到學習樂趣的同時,也能逐漸感受到英語知識學習的魅力,從而提高自然拼讀法教學的效果。
八、結語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自然拼讀法的教學價值十分顯著,不僅能保障當下英語教學中的不足、短板得到有效彌補,使學生英語語感逐步增強,同時也利于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不斷提高,夯實學生后續閱讀及寫作等多方面知識學習的基礎。總的來說,學生學習英語知識時,重要的起始階段就是小學,該階段教師教學過程,應立足基礎為出發點,選擇自然拼讀方法進行應用,借此逐步實現學生閱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的培養目的,助推英語課堂教與學的全面優化和深化發展。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