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松
CT掃描技術已經成為了當前臨床應用面極其廣泛的一種檢查方式,雖然這一檢查技術在應用過程中會給人體帶來一定的放射影響,但它所具有的檢查優勢仍舊讓它在臨床檢查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檢查速度快,檢查方式便捷,且檢查結果精準。不少兒科危急癥也依賴于這一檢查技術得到快速診斷。但與成年人相比較,兒童在應用這一技術時需考慮的因素較多,需進行的檢查前準備也較為縝密,尤其是對于那些配合度不高的兒童來說,還可能采取一定的鎮靜措施,以便順利完成檢查。
一、有關兒童鎮靜措施的介紹
由于多數兒童懼怕自己單獨處于封閉空間內,所以在接受CT檢查時會有恐怖、焦慮、依賴、怯醫、反抗等情緒出現。放射科醫生往往會消耗大量時間在與兒童的溝通和交流上。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兒童還會出現情緒失控,無法進行檢查。因此,在必要情況下會使用一些兒童身體可接受的鎮靜措施,使兒童處于安靜狀態,便于檢查人員快速完成檢查。
一般來說,新生兒不需要采取特殊的鎮靜操作,只需要哄新生兒睡穩之后即可完成檢查,家長可以根據預約檢查時間提前調整新生兒的睡眠節律,并在確認其沉睡后,及時告知放射科醫生,盡快完成檢查。三歲以內的患兒可以口服鎮靜類藥物,一般口服藥物為10%的水合氯醛,該藥使用已有100年歷史。由于水合氯醛口感不佳,所以需要家長配合讓兒童順利喝下。三歲以上的兒童需要考慮到具體情況,如兒童腦部發育不全或癲癇等情況,因此出現不配合問題,那么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注射安定,一般幾分鐘之后即可發揮效果,且效果良好。
二、兒童接受CT檢查前的準備工作
在兒童接受CT檢查之前,醫護人員首先須與患兒的家長進行充分的交流。醫護人員應該要將檢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一系列情況和意外狀況充分告知家長,并獲得家長的理解。在檢查過程中可以留一位家長在檢查室內與患兒進行交談,穩定患兒的情緒并保持對患兒的觀察,家長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穿上鉛衣。
如果三歲以內的患兒在檢查之前接受了鎮靜操作,比如在口服了水合氯醛之后處于睡著狀態,為了保證檢查期間能夠順利,需要先用手輕輕搖晃兒童頭部等方法,看看兒童是否已經完全入睡。避免兒童處于淺睡眠時,將其放置檢查床上或檢查過程中的噪聲又致其驚醒。新生兒不需要采取鎮靜處理,要等新生兒自己睡穩之后再進行檢查。
要注意提前去除檢查部位的金屬物品,包括金屬材質的針頭,避免檢查時產生金屬偽影干擾圖像。
即將開始檢查時,注意將檢查室內的燈光調暗,以免過于強烈的光線刺激兒童,導致其醒來。一般CT檢查室內的溫度比較低,為了避免兒童因環境溫度過冷而中途醒來,可以將準備好的保暖衣物鋪在床上(衣物要提前讓醫生檢查,避免產生偽影),同時蓋一層衣物在兒童身上。家長在移動熟睡狀態兒童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輕柔,可以用鉛衣或鉛圍裙,將不需要接受檢查的部位遮擋起來。
在家長準備的過程中,操作員就需提前將儀器調整至準備狀態,一旦準備完畢后立即開啟檢查,同時需考慮到兒童的實際情況,調節合適的毫安量,盡量降低輻射。
有相當一部分兒童不需要采取鎮靜措施就可平穩接受CT檢查,但在檢查過程中需要家長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可以提前讓孩子觀察檢查房間,或觀察其他病人檢查的過程,以消除其恐懼心理,提高后續檢查過程中的配合度。
三、兒童接受CT增強檢查時的注意事項
CT增強檢查是在檢查過程中,靜脈注射造影劑,以提高對CT對特定組織的成像能力,還可以判斷組織的血供情況。需根據兒童的具體年齡采取相應措施,區別在于兒童所使用的靜脈套管或蝶形針型號粗細不同,采取的注射速率也不同。年齡越小,造影劑注射速度越慢。CT操作技師根據具體情況會調節高壓注射器的給藥速度,必要時會手推注射。
在為兒童選擇CT增強造影所使用的造影劑時,需遵循一定原則。由于離子型造影劑滲透壓較高,具有一定化學毒性,所以推薦為兒童選擇非離子型造影劑。非離子型造影劑在臨床上的過敏反應發生率比較低,一般常用的有優維顯和歐乃派克。使用劑量根據兒童的體重來定,每千克使用1-2毫升。
增強掃描過程中保持對患兒狀態的全程觀察,檢查完要留觀30分鐘,并鼓勵患兒多喝水,有利于造影劑的排出。不要急于拔除輸液通道,如發現有不良反應,應根據不良反應程度采取應對措施。若是輕度反應,比如惡心、嘔吐、頭暈、紅斑等,可以適當延長觀察時間,但若有中度的反應,比如蕁麻疹、呼吸急促、胸悶、發抖等,則可以利用靜脈推注的方式及時注入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以緩解。重度反應,如呼吸困難、口唇紫紺、驚厥等,需要立刻給氧,并推注多巴胺等藥物。
總之,兒童在接受CT掃描時需要給予充分的心理安撫,必要情況下采取鎮靜操作,做好放射線的屏蔽,并針對兒童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