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蕊
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公眾不僅物質購買能力越來越強,也更加注重精神層面的提升和享受,從而為旅游產業發展創造良好機遇,大力推動我國旅游產業的發展步伐。新時代環境下,我國提出文旅融合發展戰略,既能創造更大經濟效益,也可以加強對優秀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公共圖書館作為常見的公共場所,在游客和文化宣傳工作兩者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隨著社會發展,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應該與時俱進,旨在更好地落實文旅融合發展戰略。
文旅融合視域下公共圖書館的應用價值
眾所周知,當代國民的受文化教育水平較過去有了很大提升,因此我國民眾普遍的文化感知能力愈來愈強,即使是在參與旅游活動的過程中,也有不少游客熱衷于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而各個景區的公共圖書館就成為游客認識本地文化的重要窗口,所以文旅融合視域下,公共圖書館的應用價值不再局限于為本地人提供閱讀服務,還可以發揮多方面的積極效用。
有助于提供便捷的文化服務
基于文旅融合視域,公共圖書館在為國民提供文化服務方面具有一些優勢,可以讓國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文化服務。一方面,公共圖書館本身就是社會公益機構中的典型代表,文化服務屬性突出,所以在普及和推廣文化知識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文旅融合視角下,公共圖書館就成為很多游客了解當地文化知識的重要媒介,游客可以在公共圖書館內探索自己感興趣的文史內容,這對擴大當地文化背景知名度也有一定幫助;另一方面,通常來說公共圖書館周邊交通十分便利,以方便游客前往,且公共圖書館相對空間較大,能夠同時容納多人進行參觀學習,所以公共圖書館成為游客學習和了解當地文化背景的理想選擇,同時它也可以為眾多游客提供多樣化文化服務內容。
有助于打造特色文旅體系
我國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文化,且地域遼闊,在歷史長河中逐漸形成形式多樣的傳統文化體系,蘊含著各種各樣的風土人情、宗教習俗等,也對各地推出特色旅游服務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文旅融合視域下,旅游產業不再獨立存在,而是成為文化宣傳的媒介之一,在加快各個地區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速度的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1 ]。其中,公共圖書館內有很多文化寶藏,還有記錄著關于當地歷史進程的各類文獻資料,這對當地打造特色文旅體系有著很大的幫助,比如通過研究文獻資料,可以挖掘很多有價值的文化活動主題;再如有的地方書法文化源遠流長。鑒于此,景區以及圖書館管理人員可以聯合開展書法比賽以及書法體驗活動,將活動場所定在景區周邊或者圖書館內,助力當地書法文化和旅游產業相輔相成,促進特色文旅體系建設。
有助于傳承和發揚優秀文化
新時期背景下,各行各業都應該遵循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避免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被淘汰。就旅游行業來說,隨著國民經濟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選擇在閑暇時間外出旅游的人愈來愈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旅游行業的競爭,文旅融合發展戰略的提出,為很多地方的旅游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現在文旅結合的旅行方式普遍受到國民歡迎,既能帶來經濟效益,也有利于傳承和發揚當地優秀文化。而公共圖書館是推動地方文旅產業健康發展的有效工具,首先圖書館是宣傳地方文化的重要信息來源,包括文化地理、自然特點、歷史傳統、民間習俗等,能夠在地方文旅行業發展過程中提供文化理論支撐;其次圖書館對人們而言就是獲取知識的重要場所,它作為文旅產業的發展推手,可以向游客介紹一些關于本地的文化知識信息,也能成為一個地方旅游的新亮點,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打卡學習,使地域優秀文化得
到傳承與發展[ 2 ]。
文旅融合與公共圖書館的關系分析
文旅融合是當前社會文化發展的產物,是國家基于文化旅游發展背景所提出的政策。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載體,需要積極配合文旅融合政策的實施,通過發揮自身核心職能引領文旅融合的發展走向,實現文旅融合的目標。文旅融合與公共圖書館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公共圖書館職能屬性的文旅融合。公共圖書館是社會文化機構,與人們的文化活動有著密切關系。同時,公共圖書館也是發展文化事業的重要載體之一,以提供精神文化服務為主。文化旅游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精神文化作為引導,而公共圖書館是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驅動力,為文化旅游產業提供豐富的精神文化供給。所以,從公共圖書館與文旅融合的層面來說,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第二,公共圖書館服務內容中的文旅融合。當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內容主要包括閱讀服務、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等。相對于同類型的公共文化機構來說,公共圖書館與文旅融合之間的契合更加緊密。這是由于公共圖書館同時注重公益性與便利性,其服務方式與文化旅游服務方式較為接近,可以為文化旅游服務提供堅實的文化支撐。如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教育服務可能會形成社會導向作用,以推動文明旅游。文化旅游與閱讀本質較為接近,最大的區別在于旅游屬于直觀形象認知,閱讀則側重于間接體驗。隨著融媒體時代的到來,公共圖書館所提供的閱讀服務也發生了變化,形成了多元化的服務形態,其中就涵蓋了在旅游活動中開展民俗表演、文化講座等,這些服務形態的創新能夠有效提升閱讀的影響力,實現旅游與閱讀的高度融合,且能夠有力推動文旅產業的穩步發展。
文旅融合視域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途徑
所謂文旅融合,指的就是將旅游產業、文化產業及其相關要素進行交叉融合,使之在原來的產業基礎上不斷擴大發展范圍,從而獲得更大效益。公共圖書館既是提供文化信息資源的重要場所,也是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設施。因此,文旅融合視域下,公共圖書館應該積極探索新的服務途徑,讓游客享受到更好的文化服務、觀光服務等,為推動我國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創新完善服務職能
眾所周知,以往公共圖書館的定義就是收藏文獻資料,卻忽略了如何運用相關資料使之效用最大化。隨著時代不斷向前發展,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職能應該越來越完善,不能只以收藏為主,而是要積極尋找新的應用策略,藏用相互結合,才能更好激發公共圖書館的應用價值[ 3 ]。過去,公共圖書館的開放的時間都是結合本地居民的工作和休息時間而安排的,但是對于外來游客而言,他們的時間比較充裕和自由,到圖書館進行閱讀學習的時間并不固定,比如有的游客習慣晚上到當地圖書館查閱資料,如果圖書館已經暫停營業,不利于游客的學習積極性,具有一定局限性,因而公共圖書館應該深化社會服務職能,改善服務現狀,就開放時間來說,可以推出24小時服務項目,盡可能滿足不同游客的閱讀需求,方便游客在觀光過程中查閱相關資料,長此以往,有助于形成特色文化產業,使游客對當地圖書館充滿興趣,實現助推旅游產業發展的目標。
創新運用館藏資源
文旅融合視域下,在開發和制訂旅游方案時,應該將公共圖書館館藏資源作為理論指導,改變旅游產業片面娛樂化的傾向,例如可以把旅游景點和公共圖書館服務功能相互綁定,使游客在觀光過程中也能通過線上圖書館學習當地文化知識,以加深游客對當地風土人情、文化歷史等方面的認識與記憶,增強游客的游覽興趣。例如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國人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流經我國多個省份,以欣賞黃河之美為主的風景名勝區有很多,像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五龍峰等,據此可以推出全域旅游路線,以了解黃河為宗旨,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旅活動,黃河沿岸各個城市的公共圖書館需要提供黃河與本地發展歷程有關的信息資源;或者是邀請一些專家、學者等為游客實地講述黃河的歷史故事,讓游客對黃河的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更加全面系統化地認知,從而對黃河風景名勝區健康發展也有良好促進作用。
創新運營形式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旅游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實踐表明,文旅融合發展戰略是幫助旅游產業實現可持續穩定發展目標的有效舉措之一。近些年,旅游產業逐漸興起,旅游已經成為很多國民消遣娛樂的主要選擇,據此實施文旅融合發展戰略,既能推動旅游產業進步,也可以傳播優秀文化。在此基礎上,公共圖書館還需要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要及時創新服務運營形式,為游客提供多元化服務。首先,公共圖書館應該創新管理方法。比如推出24小時營業服務,方便游客隨時進行閱讀學習;再者應該加強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積極引進自動借閱設備、圖書查閱App等,最大程度縮短游客借閱等候的時間;還應該構建線上圖書館服務平臺,便于游客提前搜索館藏資源,為游客順利完成旅行提供相應的文化服務。其次,公共圖書館應該打造一支高素養文化服務團隊,要求工作人員對當地旅游產業、文化產業等有一定了解,并具備良好服務意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等,在工作過程中可以及時為游客提供幫助[ 4 ]。最后,公共圖書館應該做好文化服務宣傳工作,外地游客對本地人文歷史等并不熟悉,可能并不清楚該從哪些方面著手了解,據此公共圖書館應該積極制訂文化服務宣傳方案,比如和景區服務站開展合作,通過在宣傳頁、游玩指南等媒介上印刷文化服務信息,吸引游客到圖書館進行實地參觀學習,提升游客對當地文化的認識程度。
創新服務內容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社會已經進入數據信息化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趨向多元化,從以往的紙質報刊、電視媒體轉向新媒體平臺、數字平臺等。在這一背景下,公共圖書館要抓住發展機遇,打造數據管理體系,持續整合資源,將已有的館藏內容進行數字化處理,且對其進行高效管理,為公眾獲取文化資源提供便捷。如公共圖書館可以打造數據管理系統,不僅要對圖書館的數據進行妥善管理,同時還要開放外部端口,與主流旅游網站進行對接。這樣一來可以有效拓展地域文化的傳播范圍,讓游客能夠更加全面地掌握當地旅游信息,為游客的旅游出行帶來便捷,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宣傳地域文化,提升地域知名度,創新圖書館的服務內容。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不僅要對海量數據進行高效管理,還可以結合多項現代技術,進一步創新服務內容。如公共圖書館可以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將圖書館中的館藏資源通過數字動畫的形式進行表達,讓人們可以直觀形象地了解當地風土人情與民俗特色。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增強現實技術等,為人們營造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環境,讓人們通過置身于真實場景的方式領略當地旅游特色,感受當地文化內涵。
創新文創設計開發
文旅融合環境下,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迎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益文化機構,積極參與到文創產品設計開發中能夠顯著提升當地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同時也可以進一步完善當地旅游公共服務體系。我國地大物博,每座城市、每個區域都擁有屬于自身的獨特文化氛圍,實體文創產品則是地域文化、民俗風情的重要載體。如南京市先鋒書店所設計的文創產品“一本城市”系列涂鴉本,其中涵蓋了“你是如何來到這座城”“時尚南京”“古城南京”與“人文南京”四大模塊,每一本涂鴉本對南京特色經典的介紹只有寥寥數語,大部分頁面都為空白,是專門留給游客記錄對南京這座城市的所感所想。可以看出,公共圖書館積極主動參與文創產品設計開發工作,可以轉變人們對公共圖書館的刻板印象,使得圖書館的文化資源更加活躍,同時將當地旅游文化特色與文創產品相融合,以設計出游客喜愛的旅游文創產品。
綜上所述,文旅融合視域下,公共圖書館可以發揮多方面積極效用。因此,公共圖書館應該主動創新服務途徑,提高與文旅融合發展戰略的契合度,以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實踐表明,公共圖書館可以通過實施創新完善服務職能、創新運用館藏資源、創新運營形式、創新服務內容、創新文創設計開發等舉措,達到互促、互惠、互利的效果,幫助文旅融合發展戰略順利實施,同時也可以加強對當地優秀文化資源的傳承與保護,從而讓我國文化產業、旅游產業迎來發展新篇章。
參考文獻
[1]胡永輝.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館,2021(03):58-64.
[2]柴景梅.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思考[J].大眾文藝,2021(03):150-151.
[3]李振新.文旅融合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路徑[J].焦作大學學報,2021,35(03):76-78.
[4]黃安妮,陳雅.文旅融合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創新路徑[J].圖書館,2020(02):35-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