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球化的趨勢加深,國家之間的互動逐漸提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成為旅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旅游英語不僅要求學生具備嫻熟的英語技能和語言能力,還需要具備跨文化交際能力,以此來滿足社會崗位的發展需求。教師也需秉承科學的思想理念,幫助學生在從事旅游業的過程中正確處理中西文化差異,有效的掌握語言形式,為我國旅游業順利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
關鍵詞:旅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11-0106-04
一、 引言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深,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和互動開始頻繁,可以積極的加大基礎學科建設,保持科學的發展動力。尤其是在上海開展“世博會”之后,上海市的旅游和經濟飛速的發展。“世博會”推動了中國旅游業的飛速發展,“世博熱”掀起了“旅游熱潮”,進一步促進了中國旅游事業的建設和發展。旅游行業最為密切的專業就是旅游專業,可以在新的發展契機中展現自身獨有的發展視野,帶來國際化的發展形勢和延伸形勢,提升學生的綜合性應用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中,所涉及的內容較多,并且核心內容較為集中,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掌握情況,培養對應的情感能力,達到交際的主要目的。旅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管理的培養中,不僅需要滿足新時代的發展需求,還需要滿足學生綜合性素養的需要。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旅游業最基本的交際要求,其具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和專業知識。鑒于此,如何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成為高中旅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目標之一。
二、 在高中旅游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路徑
(一)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首先,需要確定旅游英語教師的雙重身份。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承擔著不可或缺的主要角色,不僅需要掌握課程的進度,還需要優化組織方式,落實教學內容,保持科學的發展路徑。專業詞匯、句型、口語交際能力,都屬于旅游英語中的教學重點,為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準備。對教師來說,不僅是教學的主導者,還是語言的傳授者,需要在文化意識的基礎上,找到屬于自己的語言應用方式,教師引導學生感受到本國和異國之間的文化關系。這些態度中,不可以偏激,但是也不可以卑微,需要找到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充分了解西方文化,使用英語電影、故事、節日等方式,落實文化精神,找到屬于自己的思維表達方法。讓學生的英語表達更加具有“英語范兒”,加大對漢語和英語背景文化的全面對比,理解其中存在的差異性,找到適合發展的重點。例如:在國外狗屬于忠誠的代名詞,在Lucky dog、Love me love my dog等中都可以明確的理解這一點。但是,在我國文化的角度看,狗屬于走狗、落水狗等低賤的詞語。在“It is clean as a whistle”中,很多學生可能理解的時候較為困難。但是如果可以了解文化背景,那么就可以很好的翻譯出這些內容了。
其次,需要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相結合。旅游英語課程一直以專業詞匯、句型及口語交際等語言教學為主,但是這些內容在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升上,卻幫助性不是很明顯。與課文內容有關聯性上,需要以語言教育目標為基礎,找到文化內容和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解決模糊的部分,加大語言教學的應用價值。還需要關注其中的適度性,關心其中的主次,在不同的階段中,找到需要落實的實踐部分內容。還需要考慮到實用性的部分,也就是說,需要在職業化的基礎上落實跨文化知識的實用性價值,找到需要落實的重點內容,提高學生對跨文化的敏感性,在潛移默化的歷程中,逐漸提升,保持科學的發展動力。很多學生“中國式英語”表達較多,需要根據從業人員的需要,落實跨文化的語言意識,減少理解的誤差性,找到其中的矛盾點,分析跨文化缺失的部分。從跨文化的角度進行語言組織、語言思考,真正有效實現和國外友人的交流,那么才可以落實文化基礎,積累經驗,并且幫助學生將語言和文化教學有機的整合到一起。例如:教師夸贊學生的時候,可以以英語的表達方式:“You are a lucky dog.”很多學生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會認為教師在貶低自己,但是這個時候,教師需要根據思維差異,將Lucky dog是褒義詞解釋給學生,學生就可以很好地理解這句話了。
(二)增強學生的“心理與文化調試能力”
首先,在文化學習的歷程中,會遇到很多的主觀因素,可以找到其中存在的差異性,合理的在自身文化的視角上,提出三維空間的發展路徑。在不同的文化之間,需要給予更好的發展方向,在不一樣的階段中,找到新的文化環境。教師需要在合理的統籌規劃下,加大文化引導,客觀的落實文化情境,超越自身的文化形勢,逐漸形成屬于自己的第三空間,擴大對應的領悟能力。
其次,需要國際視野來解讀旅游英語教學目標。在實踐的歷程中,教師需要秉承科學發展觀的主要思想,在目標引導的基礎上,落實說、讀、寫等語言技能,以職業技能為主,保持語言的流利性,擴大自身的國際化視野。國外文化(特別是英美文化)的理解,不僅需要加大重視的程度,還需要減少局限性,找到合適的落實目標。此外,還需要根據現實的需要,將語言和技能有機的整合到一起。在這些元素中,加入一些新型的元素,落實和擴大信息的與時俱進性,明確學生的心理,找到文化的適度調整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跨文化的交際能力,為以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準備。
(三)架構學生的專業語言與文化知識體系
首先,需要合理安排文化課程。也就是說,相關的人員需要根據現實的需要,在“一體兩翼”“專業模塊”“分層次培養”的視野下,落實專業課程體系,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綜合性能力,還需要保持專業的可持續發展。“職業能力”模塊在落實的時候,不僅需要思考基礎文化,還需要建立文化藝術,將旅游文化、客源國概況、英美文化賞析、旅游英語等有機的整合起來,在階梯式的發展中,落實文化課程,降低學習的難度,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組織學生觀看了英文電影《刮痧》之后,教師就可以在很好的實踐中,引導學生實施角色引導,主要是為了落實大衛辭職時和老板的情景對話片段的部分。
其次,需要以文化大綱為依托。在當前的視野下,旅游英語課程在建設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以教材的內容為基礎,適當的融入一些情景模擬教學和角色扮演教學等,這些不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也是為了保證對應的飲食文化,發揚本國的文化精神,落實文化知識。這些專業的詞匯基本上都是在教學內容背景的基礎上,加大文化注釋的能力,以語言教學為基礎,落實文化大綱。合理的將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整合起來,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體系。
最后,需要構建屬于自己的文化體驗基點。在開始的時候,可以使用文化講座的方式,對一系列的主題來歸納相關的文化知識,合理的落實和旅游、住、行、游、購、娛相關的知識講座,擴大學生的知識和視野,提高對應的知識儲備能力。之后,可以使用文化參觀的方式。以一個專題為基礎,到課堂外去參觀。例如:可以到一些酒店中,參觀本地的星級酒店,學習相關的文化知識,最大限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后,加大文化欣賞教育,以班級為單位,合理的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學生可以在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分組探究,總結匯報并且演講。此種方式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落實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文化創新建設,根據旅游英語課程的需求,落實文化精神。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中,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因地制宜,增強專業知識,加大文化體系建設。例如:在學習“Misunderstanding is the rule and understanding is the happy accident.”的時候,很容易就會以理解為偶然的幸運。brown bread是“黑面包”而不是“棕色面包”,并且“紅茶”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這些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需要結合當時的文化背景實施很好的落實和建設。
(四)強化學生的交際實踐能力
首先,需要增加師生互動的頻率。此時,需要在t啟動—反應—評價(IRE),啟動—反應—跟蹤(IRF)的基礎上,找到語言落實的主要依據。不僅需要找到屬于自己的互動機會,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為課堂注入更多的新鮮“動力”。(1)交際內容貼近生活實際。本身旅游英語課堂知識,就是一個和生活十分貼近的專業,需要在互動中,從身邊的事情開始,逐漸地以實際案例為基礎,擴大內容的互動,獲得知識的加深和選取。在不同的互動理念中,找到屬于自己的發展路徑。(2)開放式的課堂教學結構。也就是說,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設置一些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思考,不僅需要保證內容的開放性,還需要激活學生的思維方式。例如:教師可以詢問:你認為什么是旅游?這樣的問題開放性和思維的發散性較強,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可以發散對應的思維和語言使用能力。
其次,可以建立對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例如在高中旅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情景模擬、角色扮演、交際法、多媒體教學等方式的使用都需要按照課程的需要進行落實,最大限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內容的和諧性,增強口語的交際能力。
之后,需要加大非語言交際能力的培養。非語言交際能力作為交際實踐能力的一部分,在實踐的過程中,屬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在合理的整合中掌握口語交際,落實神態和距離等內容。
最后,積極有效運用各種資源。(1)合理地使用教學輔助手段。在信息化的基礎上,合理地使用多媒體工具,將圖像、動畫、形象、影像資料等有機的整合起來,保持科學的發展路徑,為以后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準備。CALL軟件等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效地融入其中,加大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提高學生的掌控性。(2)合理地使用外教資源。有條件的高中需要在合理的統籌規劃下,配備1個專門的外教老師,加大口語課程和建設,保持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建設和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文化方面的專題講座,鼓勵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大量閱讀英美文學作品,了解異國的風土人情、生活習俗。邀請外籍教師參與講座,也可以參與英語俱樂部,加大語言鍛煉的能力,引導學生參與一些英語競賽,擴大口語和寫作競賽,落實課余活動,增強跨文化交際能力。此外,教師還需要和旅游企業建立有效的聯系,在實習企業中提高實踐性,落實內涵活動,可以是客商接待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是酒店入住的實踐活動。在實踐的歷程中,學生也可以直觀的認識到跨文化交流的主要價值,在實踐中驗證理論部分,在理論部分的學習中,找到需要提升的能力。“萬豪”“保利”“四季”等酒店都可以成為和學校合作的對象,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增加鍛煉的機會,落實實踐活動,提高應有口語交際能力的同時,也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最大限度根據社會的需要,落實涉外交際實戰性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準備。
三、 結語
隨著社會的進步,《旅游英語》課程在實施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根據自己的發展特點,找到屬于自己的基本內容框架,并且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的整合起來,找到旅游英語課程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讓高中英語與跨文化交際學科交互式結合提供良好的基礎準備。將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落實到旅游學科中的具體課程中,進行文化導入,加強交際文化的學習,滿足社會的發展需要,最大限度為社會旅游業輸送合格的、現代化的旅游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易利,吳東英.跨文化交際案例教學新探索:教師案例教學與學生合作案例創作的有機循環模式[J].高教探索,2020(10):16-17.
[2]粟琳婷.基于跨文化交際能力提升的英語口語教學改革研究:以桂林旅游學院英語本科旅游英語方向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9):35-36.
[3]王春輝.《實用英語聽說及讀寫》選修課中的跨文化交際:中國茶和電影藝術文化融入口語教學[J].福建茶葉,2020,42(8):42-43.
[4]惠宏丹.對比中外詩歌,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外研版高中英語教材為例[J].語數外學習:高中版,2020(3):22-23.
[5]鄭澤寧,周瑞.淺談跨文化交際視角下的對外漢語教學策略:以英國赫爾大學中文系為例[J].作家天地,2020(5):12-13.
[6]王雁冰.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調查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8(24):34-35.
[7]馬廣生.立足英語課堂教學 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J].中學英語園地:教研版,2018(3):22-23.
[8]黃麗華.淺析在英語教學中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J].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45-47.
作者簡介:楊婷(1982~),女,漢族,甘肅省臨夏州永靖縣移民中學,中學一級,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