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文化自信是其主要靈魂。在新時期背景下,高校圖書館作為文化知識和信息中心,有義務和責任積極發揮其增強文化自信的作用,同時不斷加強服務創新和自身建設發展。該文主要致力于探究分析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實施情況,首先指明文化自信的概念及其實際意義,通過結合高校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的價值,分析培養大學生建立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關鍵作用,最終詳細地闡明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積極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實施策略,以期能夠很好地發揮文化育人的價值與功能,提升高校中大學生文化認同感和認知力。
關鍵詞:高校圖書感文化自信閱讀推廣活動
中圖分類號:G250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2)03(b)-0000-00
Analysis of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University Library Based o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YANGXiaomei
(Library of Qiongtai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Province,571127 China)
Abstract: For a country and natio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s its main soul. In the new era, as the center of cultural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university libraries have the oblig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to actively play their role in enhancing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onstantly strengthen service innovation and self-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will mainly focus on exploring and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Based on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Firstly, it points out the concept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analyzes the key role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nd enhanc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by combining the value of reading promotion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Finally, it expounds in detail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actively enhancing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in the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ies of university library,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cultural education and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and cognitive ability.
Key Words: University Book sense; Cultural confidence; Reading promotion; Activity
在新時期的發展過程中,當代大學生作為建設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主力軍,肩負著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任務,且促使他們發展為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的必備條件和素養,就是增強文化自信,而實現我國文化興盛的主要基礎和前提條件,就是文化自信[1]。通過分析其外在表現,是一種堅信可以經優良文化創新、繼承文化傳統的理想信念,也是人民對祖國文化和本民族的合理性、生命力的信心,便于在日常實踐的過程中,每一個國民均能夠自主性、堅定不移地踐行。怎樣經科學合理的閱讀方式,傳承優良品質,引導高校中大學生加強對優秀傳統中華文化的研習和發展,成為當前面臨的關鍵性課題之一。
1文化自信的概念及其實際意義
1.1主要概念
文化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人們的思想情況和價值觀念,反映了人們的意識形態,其作為人類精神活動及其產品,是發展進步到一定時期時人類社會的產物,也是一個民族和國家繁衍生息的基礎和前提條件。文化自信是民族、政黨、國家充分對自身文化價值的肯定,還能夠體現出文化認知和理解的態度,基于民族、社會、自然、歷史等角度出發,實現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2]。
1.2實際意義
在當前更多的民族和各個國家,已經逐漸且一致認同文化自信的關鍵作用,其是一個國家、民族和地區得以持續不斷發展進步的關鍵性保障,通過不斷創新、吸收借鑒的基礎上,便于人們對整個國家、民族的生存發展,以及自身文化等充滿無限信心,并得以弘揚光大[3]。國家的文化自信,是更深沉、持久且基本的力量,也是極其廣泛、深厚、基礎性的文化自信。通過堅定文化自信,是一個極大的,關乎民族精神獨立性、國運興衰、文化安全等的問題,只有堅定不移、一致向前,積極樹立堅定的文化自信,方能夠促使國民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而不懈奮斗,鼓勵奮發有為的勇氣。
2高校圖書館進行閱讀推廣的價值
2.1豐富館藏資源
在高校實際的閱讀推廣過程中,通過深入調查研究分析高校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顯示出,經高校圖書館所發起的書展活動,共同舉辦商業圖書出版公司。通過在實際過程中完成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能夠很好地拓寬讀者視野,經圖書館推薦給讀者,不用出校門,讀者便能夠購買到喜歡的讀物。另外,讀者可向圖書館推薦自我感知良好的圖書,真正實現“你選書,我買單”,經圖書館組織購買。通過這種方式,高校圖書館將很好地滿足“以讀者需求為導向豐富圖書館的館藏”的形式,同時便于讀者在其中購買到自身真正喜歡的讀物。
2.2提升圖書資源利用率和流通量
針對于高校中的圖書館,其中飽含著極其豐富的文獻資源,且獨具特色,加上其肩負著本科教育的良好責任,通過對其優勢和特色的充分應用,舉辦資源利用、推廣講座、圖書推薦活動等,便于讀者高效、正確化地應用圖書館資源,深入了解其特色和資源優勢,擴大受眾面,將圖書館的功能更全面充分地發揮出來,提升讀者對文獻資源合理應用的能力。例如:某高校經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后,有4 萬以上人員在共2個月時間的展覽過程重癥,到館學習、閱讀和參觀,主要圖書館借閱量呈現出逐漸上升的趨勢,官方微博收獲高達20多萬條的話題閱讀量。經分析電子文獻下載量,發現每天下載分布較為分散,凌晨或午夜時也會有很多的下載,在周日時較為集中,能夠到達下載的高峰。而創新創業、思維方式、文學、歷史、大數據等,均是紙質圖書借閱中受到熱捧的圖書。例如:某高校開展的系列關于“423 世界讀書日”的活動,高校中的學生廣泛關注中外文數據資源推介活動,并索取數據庫相關材料,基于認真聽取數據庫講座的基礎上,爭相關注圖書館,掃描二維碼。某平臺針對于閱讀的推廣活動,基于當前新媒體技術蓬勃發展的基礎下,獲得前所未有的優勢特征,通過對二維碼推廣技術的廣泛應用,便于閱讀推廣形式更加有效、靈活,受眾逐漸向深度和廣度上發展,將實現對當前館藏資源的廣泛、高效應用,獲得明顯性的提升。
2.3引起讀者共鳴
真人圖書館的方式,是上海交通大學在2008年開始的首次嘗試,之后的各高校圖書館均爭先效仿,不斷上演真人圖書館活動,甚至于一些高校定期舉行,將其作為常規性工作來抓。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真人圖書館主要經讀者“借”的方式,通過人們實現面對面的交流和溝通,其作為一種極佳的閱讀理念和方式,能夠獲得更多的見識和收益。其中的真人,可以是有一技之長的一線教師,也可以是有獨到見解的大學生,甚至可以是有杰出貢獻的大師、有創業精神的老板。基于地理、歷史、人文等角度出發,經不同人們在高校圖書館中實施分享和交流,從中獲得新知,并完成積極向上的科研態度、帶來科研前沿理念沖擊。這樣的活動方式,可以促使一線教師投身于工作崗位,同時受益于普通的大學生,很好地促進科研人員刻苦攻堅、銳意進取的堅定決心和信念。
3培養大學生建立和增強文化自信的關鍵作用
3.1是培養高校人才的需求
針對于高校而言,人才培養是其根本性職能,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要緊緊地抓牢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關鍵點,致力于辦出世界一流的大學[4]。而作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國家接班人的高校,需要通過社會主義先進、中華優秀傳統、革命文化,堅持基本的立德樹人的導向,努力實現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全面培養出創新型的青年大學生,便于他們面向現代化、世界和未來,同時有理想、道德、文化、紀律的高校大學生。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通常因高校中的學生確實文學、法學、政治學、經濟學等關于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的知識,忽略掉對高校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最終使得缺失文化自信、人文精神,最終只能培養“瘸腿”人才。
3.2新時代發展的實際需求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高度的文化自信,將難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同時無文化的繁榮昌盛,同時指出一個背叛或拋棄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經現實和歷史證明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如若一個國家缺失民族文化的推動和支撐,將難以牢固樹立發展的根基。文化作為民族的靈魂和主要經驗,需要致力于增強民族凝聚力,獲得強烈的民族尊嚴和文化自信,促使其煥發出強烈的創造力[5]。
3.3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體現
信息服務和教育,是高校圖書館的主要職能。且大學是人們形成三觀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習知識的關鍵時期,需要作為第二課堂的圖書館積極輔助教導,教師直接在課堂上引導。高校圖書館中舒適優雅的閱讀環境、多樣且豐富化的文獻信息資源、專業獨特化的服務育人活動,發展為新時期、云時代背景下的,能夠啟發并調理高校大學生形成良好心智的高效藥物[6]。
3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積極增強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實施策略
3.1發揮導讀和主體引領作用
文化素養主要經后天知識積累內化而成,并不是先天所得。經對大量經典著作的閱讀,高校中的大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因此,在面對高校圖書館中大量書籍時,大學生怎樣經正確閱讀方式形成良好的文化觀,成為高校圖書館發揮導讀和引領的關鍵價值和作用,也是困擾當代大學生的難題。首先,作為高校中的圖書館,需要積極聯系其他高校和圖書館,轉變常規采購思路,尋求可以增強文化自信、提升人文素養、挖掘文化根源并甄別其中利害的書籍,積極建立起專門化的閱讀空間,不斷提升采購比例,通過經典書籍培養大學生正確三觀的建立,發揮文化引領作用,便于在優秀的文化閱讀中獲益[7]。
3.2構建良好的人文閱讀環境
高校圖書館環境營造和空間設計,有極佳的教育職能,且培養和形成大學生文化素養也是潛移默化的過程。高校圖書館內部空間環境,具備隱性的教育功能,主要涉及大學生對中華文化和大學自身形象的第一感覺,因此高校和諧穩定、自由開放、生機勃勃的環境,能夠促使讀者很快地進入到閱讀環境,感覺舒適,通過隨處可見的名言警句和標識牌等,促進提升高校大學生的自身素養,營造出深厚的文化氛圍[8]。
4結語
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需要建立完善、長效化的基礎,促使閱讀推廣可持續發展,通過加強宣傳,完善組織結構,創新閱讀推廣的形式,進行活動組織,便于創造出的閱讀推廣模式,是具有新意、時尚、創新性特征的。另外,單純憑借圖書館的力量完成合作與交流遠遠不足,需要積極結合起像組織部、學生處、校團委、宣傳部等學校和社會的各界力量,以及電臺、廣告策劃公司、出版社、報社等更多的社會大量,在實施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中,促進文化自信的繁榮發展。不僅如此,還要堅持從讀者的角度出發,做好閱讀推廣活動后的績效評估工作者,盡量滿足讀者的實際需求,便于推廣活動更加高效,有針對性地做好調整。
參考文獻
[1] 楊煥昌.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閱讀推廣研究——以茶文化為例[J].中國經貿導刊,2021(8):178-180.
[2] 李生亞.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深閱讀模式探究---以“走入經典夢回紅樓”《紅樓夢》深閱讀推廣活動為例[J].甘肅科技,2020,36(22):98-102.
[3] 賈二鵬,閆俊超,惠愛瑙. 以“聽、讀、行、悟”為主線推進理工高校閱讀推廣——西安理工大學圖書館的實踐探索[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9,22(3):93-95.
[4] 張婷.閱讀,與經典同行——全民閱讀推廣名師王余光中華文化經典閱讀觀探析[J].大學圖書館學報,2021,39(5):72-77.
[5] 王美杰.高校圖書館地方文獻閱讀推廣創新路徑研究——以懷化學院圖書館為例[J].懷化學院學報,2020,39(3):107-110.
[6] 潘莉.微閱讀視域下高校圖書館傳統文化閱讀推廣模式的創新[J].邢臺學院學報,2019,34(2):138-139,144.
[7] 曹玉枝.高校圖書館經典閱讀推廣優秀案例解析與常規化推廣啟示[J].科技成果管理與研究,2020,15(10):38-42.
[8] 周芳.高校圖書館培育大學生文化自信功能探析——以河南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為例[J]. 知識經濟,2021,574(12):128-129.
作者簡介:楊小妹(1981—),女,本科,助理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館讀者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