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佳瑩
摘要:目的 探討單純性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患者應用正骨推拿+中醫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50例單純性LDH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電腦盲選法將其分為參照組(采用中醫針灸治療)與試驗組(采用中醫針灸+正骨推拿治療),每組各25例,所有患者均于2019.7-2021.7收治我院,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試驗組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和生活質量指數評分(QOL)評分低于參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中,試驗組(90.00%)比參照組(76.00%)高,P<0.05。結論 單純性LDH患者應用正骨推拿+中醫針灸治療效果確切,能有效減輕患者疼痛,提高生活質量與臨床治療效果。值得運用。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正骨推拿;中醫針灸;疼痛評分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1--01
腰椎間盤突出癥(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在臨床骨科中常見,主要指椎間盤髓核突出、變形、纖維環破裂壓迫或刺激馬尾神經、神經根,進而引發一系列綜合病癥,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出現腰腿疼痛原因之一[1]。LDH主要與椎間盤發育異常、遺傳、損傷、退變等因素有關,臨床對于LDH患者常采取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來改善患者臨床癥狀。LDH中醫學屬于痹癥范疇,患者多因跌撲閃挫、復感寒濕或肝腎虧虛導致氣血阻滯、經絡受損、不通則痛[2]。故此,中醫在治療LDH時常采取保守治療,如針灸、藥罐熏蒸、艾灸等方式,其中針灸在治療LDH時應用較廣。但多數患者因治療會產生一定疼痛感,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進而影響其生活質量,不利于其病情恢復。近年來,相關研究表明[3],對單純性LDH患者在實施針灸治療基礎上加以應用正骨推拿治療能夠有效提升其治療效果,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鑒于此,本文旨在單純性LDH患者應用正骨推拿+中醫針灸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闡述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納入2019.7-2021.7我科接收的50例LDH患者,按照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25例,其中參照組男女各14、11例,年齡20-60歲,平均(53.25±1.25)歲,病程1-2年,平均(1.13±0.12)年;試驗組男女各15、10例,年齡20-60歲,平均(53.26±1.56)歲,病程1-2年,平均(1.11±0.14)年。兩組性別及年齡等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1)選取自愿參加的患者。(2)均采用CT檢查確診為LDH[4]。(3)具有良好治療依從性;(4)患者基本資料與病例資料完整;(5)非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
排除標準:(1)患有皮膚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2)精神類疾病。(3)存在慢性腦血管疾病者。(4)基本資料不齊全者。(5)研究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參照組實施中醫針灸治療,取患者委中穴、環跳穴、命門穴、阿是穴、雙側腰陽關、大腸腧,實施平補平瀉方式,聯合電針進行,留針于上述穴位,時間一般控制為20分鐘,每天一次。
試驗組基于上述基礎,額外實施正骨推拿治療,(1)放松腰臀肌肉與下肢肌肉,通過松解手法,協助患者取俯臥位,使用掌推法疊掌按壓患者臀部與腰背部,按壓力度由輕到重,由上至下,按摩5-6次。(2)穴位按摩:告知患者取俯臥位,使用穴位按摩,以腎俞穴以及阿是穴從患者背部兩側進行拇指點按及彈撥,并對患者承扶穴進行肘尖點按。(3)關節活動:使用直腿抬高以及牽引下肢手法,告知患者取俯臥位,活動與鍛煉患側,每天運動1-2次,每次15-30分鐘。
1.3觀察指標
(1)依照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5]來評定兩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該評分總分為10分,其中0分為無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得分越高則表示患者疼痛程度越重。
(2)采用生活質量指數評分(Quality of Life,QOL)[6]評估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生活質量,總分為6分,分數越高則表示生活質量越差。
(3)對比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其中分為顯效、有效以及無效三個等級,患者關節功能完全改善,臨床表現顯著改善或完全消失為顯效;患者關節功能與臨床表現有所改善為有效;患者關節功能以及臨床表現無明顯改善,癥狀反而加重為無效。顯效加有效之和等于總有效率。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VAS與QOL評分結果
兩組治療前,VAS與QOL評分結果相對比無差異(P>0.05);治療后,試驗組顯著低于參照組,組間對比存在差異性(P<0.05)。見表1。
2.2治療總有效率
兩組治療后總有效率對比中,試驗組(90.00%)高于參照組(76.00%),P<0.05,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工作以及生活壓力增加,LDH在臨床的病發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主要以中年人群最為多見。中醫學將LDH歸納為“痹癥、腰痛、腰腿痛”等范疇,其主要病理機制是由于經脈關節失于濡養、機體氣血痹阻不通所致[7]。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下肢放射痛及腰痛等。中醫在治療LDH時常采取保守治療,而中藥針灸是常見治療方式之一。大部分患者因治療周期較長,且病情具有易復發等特點,進而影響其生活質量。因此,聯合治療對單純性LDH患者病情恢復尤為重要。
中醫治療與手術及西醫藥物治療相比,前者可開展針對性的治療最大化的保留患者肢體功能以及解剖結構的完整性。與此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確保病情長期處于良好穩定狀態中。針灸治療效果通過刺激相應穴位發除濕驅寒以及活絡止痛的功效。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表明,對單純性LDH患者實施針灸治療能夠調整血漿滲透壓,對其經絡循經感起到一定的激活效果,以此改善機體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炎癥。本次研究結果表明,試驗組VAS與QOL評分低于參照組,治療效果高于參照組,P<0.05。而中醫正骨手法同時是作為常見的中醫治療手段,主要利用正骨手法將患者偏移或松動部位進行恢復,從而放松受壓迫的神經,達到減輕患者腫脹與疼痛的癥狀。與此同時,正骨推拿同樣能夠促進患者局部血液循環,改善患者肌肉痙攣癥狀,達到改善疼痛的目的。通過松解黏連與調整后關節,能夠促進其神經根功能恢復,恢復力學結構的穩定,減少復發。
綜上所述,單純性LDH患者應用正骨推拿+中醫針灸治療效果顯著,在提高臨床整體治療效果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疼痛癥狀,提升其生活質量,值得運用與推廣。
參考文獻:
[1]湯杰杰,陳乃宗,黃斌,等. 針灸聯合正骨推拿治療單純性腰椎間盤突出的療效及對疼痛和下肢感覺障礙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20,38(10):244-247.
[2]倪姍姍,孫冰,劉華,等. 中醫針灸辨證取穴治療老年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21,41(16):3452-3455.
[3]馬永勝,楊豪. 中醫針灸聯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急性腰間盤突出癥的應用研究[J]. 遼寧中醫雜志,2018,45(7):1491-1493.
[4]叢林,李振華,石明鵬,等. 腰椎間盤突出癥中醫綜合治療方案的臨床研究[J]. 吉林中醫藥,2021,41(4):485-487.
[5]張揚. 中醫正骨療法聯合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 中國康復,2018,33(4):327-329.
[6]毛珍,劉永紅,張紅星. 溫針灸聯合中醫定向透藥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及對患者白細胞介素6、一氧化氮水平的影響[J]. 河北中醫,2019,41(6):915-918.
[7]徐清平,宋登峰,朱曉峰,等. 中藥內服聯合中醫手法、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J]. 中華中醫藥學刊,2018,36(3):765-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