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劍鋒
關鍵詞:石崖茶;化學成分;藥理活性
【中圖分類號】 ?G644.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2--01
石崖茶為山茶科楊桐屬植物亮葉黃瑞木 Adinandra nitida ?Merr. ex Li 的葉子,又名石芽茶、石巖茶、亮葉楊桐、 亮葉黃瑞木。主要分布于我國廣西、廣東和貴州等地,資源豐富,民間應用該植物的歷史悠久[1]。其味甘、微苦,性涼,歸肝、膽、胃經,具有清熱解毒、護肝明目、健胃消食的功效 [2],有清熱解毒、退熱、止血、鎮痛等功效, 民間多用于治療腮腺炎、痢疾、高血壓等疾病[3]。我院制劑石崖茶清火膠囊,已取得藥品生產批準文號,以石崖茶為原料按工藝進行生產,在院內廣泛使用,并取得顯著的療效。
1.石崖茶的化學成分
1.1黃酮類
黃酮類化合物是一類廣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的天然產物[4], 陳美珍等[5]對廣西野生石芽茶中的營養成分及其藥用成分進行了系統分析檢測。其藥用成分總黃酮的含量為28.4%,明顯高于其它茶葉。黃酮類化合物 (flavonoids) 為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類結構中有2-苯基色原酮 (flavone) 的特殊化合物[6]。石崖茶以Camellianin A、Camellianin B和Apigenin為主要黃酮類化合物[7]。目前,對石崖茶黃酮類成分的提取主要采用化學法和物理法,包括加熱回流提取法、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法、超聲波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等,得率最高可達33.60%。其中加熱回流提取法為最常用的方法,得率相對較高;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法可以獲得純度較高的提取物,且無溶劑殘留 [8] 。余杰[9]等從亮葉楊桐中提取生物括性物質類黃酮化合物的工藝,實驗結果表明,亮葉楊桐中總黃酮含量的28.4%。用乙醇提取類黃酮,得率高達97.3%,提取物的純度為65.5%;用水提取類黃酮,得率為89.7%,其純度為70.4%. 黃酮類成分具有抑菌、抗氧化、抗腫瘤等活性[10]。
1.2萜類
石崖茶含有種類眾多的萜類成分,目前分離得到的萜類化合物共有20個,其中三萜類化合物18個、二萜類化合物2個(α-生育酚、cassipourol) [11]. 劉書霞[12]等運用色譜方法分離純化,經波譜數據和理化性質鑒定化合物結構。結果從石崖茶的甲醇提取物中分離鑒定13個萜類化合物,包括11個三萜,2個二萜。
1.3甾體類
石崖茶中目前已知的甾體化合物有2個分別為胡蘿卜苷(31)、β-谷甾醇(32)。
1.4多糖
石崖茶經熱水浸提,乙醇沉淀得粗多糖(SC)[13]。粗多糖經凱氏定氮法測得蛋白質含量為7.38%,苯酚-硫酸法測定多糖含量為57.36%,硫酸-咔唑法測糖醛酸含量為24.11%。粗多糖經Sevage法和酶法聯合脫蛋白,得初步純化的多糖(SC1)。氣相色譜分析其單糖組成為: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葡萄糖(Glc)。
2.藥理作用
2.1抗腫瘤
陳粵等[14]從石崖茶中分離提取出生物活性物質,并進行小鼠體內抗腫瘤試驗,研究結果表明,亮葉楊桐提取物在劑量為500mg/kg時對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為64%。對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命延長率為51.2%,并且藥效與用藥量有關 。戰宇[15]采用響應面法對亮葉楊桐葉中類黃酮物質的提取工藝條件進行優化。采用MTT法對亮葉楊桐葉類黃酮抗肺腺癌細胞A549生長的活性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亮葉楊桐葉類黃酮對肺腺癌細胞A549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呈現顯著的時間效應和劑量效應關系。結果顯示亮葉楊桐葉類黃酮對肺腺癌細胞A549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作用72h時的IC50為13.5μmol/L, 具體的抑制機理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2.2抗菌
類黃酮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氏桿菌、枯草桿菌和普通變形桿菌等致病菌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16]。袁爾東[17]等從亮葉楊桐葉中提取黃酮類物質,體外抑菌實驗顯示,亮葉楊桐葉總黃酮提取物對大腸桿菌、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志賀氏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明顯的劑量-效應關系。
2.3抗氧化
石崖茶中黃酮類、多糖類和酚類成分具有顯著的抗氧化作用,在一定范圍內,隨著濃度升高作用增強。通過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實驗和Rancimat實驗發現石崖茶中總黃酮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18]。糖尿病患者體內過多的活性氧會加劇糖尿病及誘發糖尿病的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因此改善體內氧化能力成為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重要手段,而黃酮類化合物有非常好的抗氧化活性,是目前尋求新的天然抗氧化劑、抗氧化應激的研究熱[19]。黃酮類、酚類物質是重要的一類植物化學物 [20] ,陳永生[21]等研究春秋兩個季節亮葉楊桐葉中酚類物質體外抗氧化活性及對Hep G2細胞的抗增殖作用。研究結果為亮葉楊桐葉中游離態酚、游離態黃酮含量高,分別是142.69±0.58 mg GAE/g DW和112.98±0.37 CE/g DW;游離態提取物超氧自由基吸收能力強、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強和細胞抗氧化能力強,分別是1723.08±109.27μmol TE/g DW、24.07±1.98μM VCE/g DW和900.84±2.68μmol QE/100 g。多糖對羥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具有清除能力, 且純化后多糖的清除效果比粗多糖好[22]。
3.小結
石崖茶具有黃酮類、萜類、甾體類、多糖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抗腫瘤、抗菌、抗氧化等藥理作用。民間普遍了解此茶屬涼性、并習慣于驕陽酷暑或操勞重活飲服用。積極開展石崖茶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臨床試驗研究,開發出更多的藥用價值,對進一步開發壯瑤藥,發展壯瑤藥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曹 芬,樊蘭蘭,石崖茶的研究進展. [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4,23(10),15-16.
[2]李水萍,李妮勤等,[J]中成藥,2021,43(05),1280-1285.
[3]劉元,李振麟等.亮葉楊桐葉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17):62-63.
[4]王洪彪,王鵬輝,秦嘉駒,周鴻立.植物黃酮類化合物的提純和含量測定方法研究概況[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8,35(07):44-47.
[5]陳美珍,余杰等.野生石芽茶營養成分與藥用成分的分析[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6(01):84-86.
[6]李筱玲,鄧寒霜.黃酮類化合物提取分離方法研究進展[J].陜西農業科學,2015,61(01):77-79+92.
[7]張鑫瑤,許利嘉等.石崖茶的研究進展[J].中國現代中藥,2012,14(11):66-70.
[8]李巧鳳,羅雪菲等,纖維素酶聯合微波提取石崖茶中黃酮類成分的工藝優化及其成分表征[J].食品工業科技,2020,41(06):15-22+27.
[9]余杰,陳美珍.亮葉楊桐中類黃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抑菌作用的研究[J].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02):52-58.
[10]黃艷,李文琪等.亮葉楊桐葉中山茶苷A對照品的制備及鑒定[J].廣西科學,2013,20(01):79-81.
[11]李水萍,李妮勤等,[J]中成藥,2021,43(05),1280-1285.
[12]劉書霞,李振麟等.石崖茶的化學成分研究[J].中草藥,2016,47(14):2436-2440.
[13]劉春蘭,楊霞,白冬梅,李陽,肖歡涢.石崖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06):10-12.
[14]陳粵,余綱哲等,亮葉楊桐提取物抗腫瘤活性的研究[J].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12(2):43-45
[15]戰宇,曾慶祝,方玲.亮葉楊桐葉總類黃酮的提取工藝優化及對肺腺癌細胞A549生長的影響[J].食品科學,2010,31(22):6-10.
[16]余杰,陳美珍.亮葉楊桐中類黃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抑菌作用的研究[J].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7(02):52-58.
[17]袁爾東,肖仔君等.亮葉楊桐葉總黃酮提取及抑菌活性的研究[J].現代食品科技,2009,25(03):305-308.
[18]李水萍,李妮勤等,[J]中成藥,2021,43(05),1280-1285.
[19]陳永生. 楊桐葉酚類物質的抗氧化活性、抗增殖活性及抗增殖作用機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
[20]張靜怡. 亮葉楊桐的抗氧化活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3.
[21]陳永生,扶雄等.亮葉楊桐葉中酚類物質的抗氧化和抗HepG2細胞增殖作用[J].現代食品科技,2016,32(08):14-20.
[22]劉春蘭,楊霞等.石崖茶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0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