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波,馬 瑞,張志群
(武警后勤學院 軍事心理學教研室,天津 300309)
軍隊文職人員,是指在軍民通用、非直接參與作戰且社會化保障不宜承擔的軍隊編制崗位從事管理工作和專業技術工作的非現役人員,是軍隊人員的組成部分。雖然同屬于軍隊人員,與現役軍人福利待遇相當,但軍隊文職人員沒有軍籍,也不直接參與作戰任務。在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推動下,軍隊文職人員已成為軍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軍隊有較強的封閉性、嚴格的紀律性和較大的訓練強度等特點。在這個特殊的職業群體當中,軍人心理問題的檢出率較高,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軍隊文職人員的心理健康狀況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前,關于人格、應對方式和抑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學生群體中,對于軍隊文職人員的研究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軍隊文職人員的人格、應對方式與抑郁的關系,以期為提高軍隊文職人員的心理健康提供參考。
1.1 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方式選取2019年在武警后勤學院崗前培訓的軍隊文職人員為研究對象。被調查對象均為新聘用人員,來自武警部隊各單位衛生隊,在征得其同意后,以集訓隊為單位集體施測,施測時間為45天集訓期的最后一周,現場發放問卷,完成問卷后當場收回。本研究共發放問卷372份,回收有效問卷34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4%。其中,男性130人,女性210人,年齡(27.51±4.59)歲,均為臨床醫學專業。
1.2 研究工具
1.2.1 抑郁自評量表(SDS)該量表共20題,從偶爾或無(1分)到持續(4分)為4級評分,正常值上限為標準分52分,≥53分為輕度抑郁,≥63分為中度抑郁,≥72分為重度抑郁。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Cronbach’s α系數為0.814。
1.2.2 艾森克人格問卷該量表由陳仲庚等于1983年修訂,共85題,采用2級評分,包括內外傾(21題)、神經質(24題)、精神質(20題)和掩飾性(20題)4個維度,分值越高,對應的人格特征越明顯。本研究使用神經質分量表施測,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46。
1.2.3 簡易應對方式問卷(SCSQ)該量表共20題,從不采取(0分)到經常采取(3分)為4級評分,包括積極應對(12題),消極應對(8題)2個維度,分值越高,對應的應對方式越強烈。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數為 0.733。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3.0對數據進行錄入、整理和分析。主要包括采用描述統計法分析抑郁癥狀檢出率,神經質人格、應對方式得分情況;采用相關分析描述神經質人格、應對方式、抑郁的相關關系;采用回歸分析進行中介效應檢驗等。<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軍隊文職人員抑郁癥狀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340名軍隊文職人員中,SDS得分為25~80分,平均(40.96±8.99)分,得分≥53分34人,抑郁癥狀檢出率為10.0%,其中輕度抑郁29人,中度抑郁4人,重度抑郁1名,抑郁癥狀的檢出率在性別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軍隊文職人員抑郁癥狀檢出情況Table 1 Detection rat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2.2 不同抑郁癥狀軍隊文職人員神經質人格、應對方式評分比較 結果顯示,有抑郁癥狀組(SDS≥53分)神經質人格和消極應對方式得分高于無抑郁癥狀組(SDS<53分),積極應對方式得分低于無抑郁癥狀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0.01)。見表2。

表2 不同抑郁癥狀軍隊文職人員神經質人格、應對方式評分比較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neurotic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yle scores of army civilian nurses with or without depression
2.3 神經質人格、應對方式與抑郁的相關性分析及中介效應檢驗 結果顯示,神經質人格與積極應對方式呈負相關,神經質人格與消極應對方式呈正相關,神經質人格、消極應對方式與抑郁呈正相關,積極應對方式與抑郁呈負相關,均<0.01。見表3。

表3 神經質人格、應對方式與抑郁的相關性分析(r)Table 3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eurotic personality and coping style scores of army civilian nurses (r)
根據Baron和Kenny提出的中介變量理論,對應對方式進行進一步中介效應檢驗。結果顯示,神經質人格對抑郁的直接影響系數值為0.760,神經質人格通過積極應對方式對抑郁的間接影響系數值為0.103,積極應對方式在神經質人格與抑郁間的中介效應存在,神經質人格對抑郁的總效應為0.863,其中間接效應占總效應的11.9%。見表4。

表4 積極應對方式在神經質人格與抑郁間的中介效應檢驗Table 4 Test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active coping style between neurotic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神經質人格對抑郁的直接影響系數值為0.756,神經質人格通過消極應對方式對抑郁的間接影響系數為0.107,消極應對方式在神經質人格與抑郁間的中介效應存在,神經質人格對抑郁的總效應為0.863,其中間接效應占總效應的12.4%。見表5。

表5 消極應對在神經質人格與抑郁間的中介效應檢驗Table 5 Test of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negative coping style between neurotic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既往研究中,大學生群體抑郁癥狀的檢出率為15.83%~30.80%,軍人群體的抑郁癥狀檢出率為18.1%。本研究中,軍隊文職人員抑郁癥狀的檢出率為10.0%,低于既往研究,但仍提示其存在一定的心理問題。原因可能為:在人員選拔的過程中,會進行心理健康篩查,確定聘用的大多為心理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員;在進入新崗位后,軍隊文職人員也會參加相應的教育和培訓,從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較好的歸屬感。在抑郁癥狀測量結果中,女性文職人員的抑郁癥狀檢出率雖高于男性文職人員,但差異并不顯著,這與既往研究基本相符。但也有研究結果與此不一致。分析原因,女性抑郁癥狀檢出率高于男性,較多的解釋認為在現代化社會,女性承擔著社會、家庭的雙重角色,在面對應激時表現得更為敏感,這使其更易處于抑郁癥狀之中。
應對是指個體對現實環境變化有意識、有目的和靈活的調節行為。應對的自我心理學模式認為,不同的人格表現出不同的應對方式。有關研究表明,人格是個體在選擇何種應對方式的重要的決定因素,一個人的人格特征決定了他偏愛什么樣的應對方式,這些偏愛的應對方式構成了一個人獨特的應對風格。本研究中,神經質人格與積極應對方式呈正相關,與消極應對方式呈負相關。這與楊軍義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該研究發現,高神經質個體具有更多的負性認知應對方式的能力。
抑郁的素質—壓力理論認為,是由于素質和壓力因素交互作用導致抑郁癥狀的發生。本研究中,應對方式與抑郁相關,這與張倬秋等的研究相一致,研究發現抑郁癥患者有應對方式不良的特點,且由于抑郁癥患者多采用消極應對方式,遇到應激事件時容易陷入回憶和幻想,喜歡把煩惱的事、沉悶的情緒壓在心底,從而加重病情,并影響疾病的復發。
本研究中,神經質人格與抑郁呈正相關。有研究認為神經質與抑郁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對抑郁癥患者的追蹤研究中發現,抑郁癥患者比對照組有更高的神經質得分;發病前較高的神經質得分預示著以后抑郁癥的發病,高神經質得分的抑郁癥患者有著較差的預后。
綜上所述,軍隊文職人員在軍隊當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后軍隊可適時開展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工作,以提高軍隊文職人員的身心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