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富
安徽省馬鞍山市十七冶醫院藥劑科,安徽馬鞍山 243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發病率可占消化系統病癥總發生率的20%~40%,且具備病程長、疾病遷延難愈等特點,若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干預,則隨病情加劇可引發消化性潰瘍、膽囊炎等[1-2]。因此,及時采取有效措施對FD 實施干預具有重要意義。伊托必利為當前臨床治療FD 的常用藥物,可改善患者胃腸動力及胃腸激素水平,維持胃腸道正常吸收功能,且可促使胃、十二指腸蠕動,促進胃排空,但單獨應用效果欠佳[3-4]。此外,臨床多認為FD 發病和精神因素、胃腸功能障礙等均具有密切關聯性,且HP感染也是造成FD 的重要病因,故雷貝拉唑在疾病治療中也極為重要[5]。雷貝拉唑可對胃酸分泌予以抑制,在消化道疾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6]。但當前關于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及伊托必利在FD 中聯合應用價值的系統性研究較少,基于該背景,為了進一步提升FD 整體治療效果,本研究擬選取FD 患者108 例,通過分組對照形式探討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及伊托必利聯合應用價值,以期能為FD 的治療提供借鑒。
選取2019 年4 月至2021 年3 月安徽省馬鞍山市十七冶醫院FD 患者108 例。納入標準:①符合《中國功能性消化不良專家共識意見(2015 年,上海)》[7]中FD 診斷標準;②伴有不同程度早飽、餐后飽脹等表現;③患者或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過敏體質;②存在精神系統病變;③合并腎肝等臟器器質性病變;④依從性差,無法配合完成調查研究。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54 例。研究組男31 例,女23 例;年齡37~67 歲,平均(52.28±11.09)歲。對照組男34 例,女20 例;年齡35~64 歲,平均(54.01±10.68)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對照組給予伊托必利(哈藥集團制藥六廠,藥品批號:190207、190607),口服50 mg/次、3 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雷貝拉唑鈉腸溶片(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藥品批號:1262003、1262004),口服10 mg/次、2 次/d。兩組均治療2 周。
①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包括上腹部燒灼感、上腹痛、早飽、餐后飽脹,依據無、輕度、中度、重度分別記0、1、2、3 分;并依據癥狀積分變化情況評估治療效果,治愈:降低90%~100%,顯效:降低70%~<90%,有效:降低30%~<70%,無效:降低<30%[8]。②比較兩組胃泌素(gastrin,GAS)及胃動素(motilin,MTL)水平,抽取靜脈血離心,以酶法測定。③統計兩組不良反應。
采用SPSS 22.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后,研究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治療前,兩組上腹部燒灼感、上腹痛、早飽、餐后飽脹得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上腹部燒灼感、上腹痛、早飽、餐后飽脹分值較治療前降低,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評分比較(分,)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前,兩組血清GAS 及MTL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GAS 及MTL 水平高于治療前,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GAS 及MTL 水平比較(pg/ml,)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GAS 及MTL 水平比較(pg/ml,)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GAS:胃泌素;MTL:胃動素
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FD 是以胃腸功能異常為主的一類非器質性綜合征類型,其雖不會對患者生命健康構成極大威脅,但由于疾病遷延難愈,故會對患者日常生活與工作產生嚴重困擾[9-10]。同時,當前臨床尚未具體闡明FD 發病機制,多認為與胃酸分泌異常、胃腸動力障礙關系極為密切,故疾病治療應注重調節胃酸分泌、改善胃腸動力[11-12]。
伊托必利在FD 中較常用,其屬胃腸促動力藥物,為新型苯甲酰胺類胃動力藥物,可調節乙酰膽堿釋放,增強食管下段括約肌張力,促進胃、食管蠕動,加速胃排空與食管排空[13]。苗江虎等[14]研究結果證實,FD 患者采取包含伊托必利的方案后,其嘔吐、惡心等癥狀得到明顯緩解,胃排空率及腸排空率均較治療前顯著增高,且睡眠質量得到提升,且其研究指出,伊托必利能對內源性乙酰膽堿的生成產生刺激,減少其水解,以此提升胃腸乙酰膽堿含量,而乙酰膽堿可促進胃腸平滑肌運動,故伊托必利能促進胃腸道蠕動,加速胃排空及結腸運轉,緩解相關癥狀。雷貝拉唑鈉腸溶片也是FD 重要治療藥物,其為質子泵抑制,可抑制H+-K+-ATP,減少胃酸生成,下調胃內酸度,并減少胃酸對十二指腸、胃、食管黏膜產生的刺激性作用[15-16]。同時,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口服進入機體后,血漿濃度及生物利用度均較高,可強效抑制胃酸分泌,且起效迅速、藥效持續時間較長[17-18]。
本研究聯合采取伊托必利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對FD 患者進行治療后發現,研究組上腹部燒灼感、上腹痛、早飽、餐后飽脹分值低于對照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P<0.05),而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顯示伊托必利聯合雷貝拉唑可有效緩解癥狀,提升療效,且具有安全性,未明顯增加不良反應發生率。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①伊托必利屬甲基酰胺衍生物,具備D2 受體阻斷劑抑制和乙酰膽堿酯酶抑制劑作用,可對內源性乙酰膽堿予以刺激,阻止乙酰膽堿水解,強化胃腸運動[19];②伊托必利能作用于腸肌間神經叢,促進乙酰膽堿生成,且可阻止乙酰膽堿降解,以此促進胃排空、改善胃腸動力[20-21];③雷貝拉唑腸溶片具備抑酸機制,能維持酸堿平衡、保護胃腸道黏膜,與伊托必利聯合應用可從不同作用機制發揮協同作用,進一步提升疾病治療效果[22]。同時,雷貝拉唑主要經非酶代謝,即通過和葡萄糖醛酸結合產生硫脒羧酸后經尿排泄,故其與其他藥物間相互不良影響較少,安全性較高[23]。
此外,MTL 為腸內分泌細胞生成的促胃腸動力激素,可經內分泌及神經途徑作用于胃腸道平滑肌細胞特異性受體,引起平滑肌收縮,加速胃排空;而GAS分布于十二指腸及胃竇黏膜組織,受迷走神經興奮調節,其含量可調節胃分泌,促進胃竇與胃幽門收縮,改善胃排空狀態[24]。而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血清GAS 及MTL 水平低于對照組,從血清因子微觀角度進一步證實雷貝拉唑鈉腸溶片聯合伊托必利在FD 中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利于上調GAS 及MTL 含量,改善疾病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采取雷貝拉唑鈉腸溶片及伊托必利治療FD 效果顯著,具有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