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杏 田演嬌 劉文娟 劉嘉茵
1.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產科一區,江蘇南通 226500;2.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江蘇南京 210029
產后出血為產婦較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其發生主要指產婦順產分娩后24 h 內的出血量在500 ml 以上或剖宮產產后失血量在1000 ml 以上,是增加產婦死亡率的重要原因[1-2]。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為臨床評估產后出血較有效的方法,其通過將產后出血風險劃分等級,根據產婦的實際病情,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從而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而問候(Acknowl edge)、介紹(Intro-duction)、過程(Duration)、解釋(Explain)、致謝(Thank)等組成AIDET 溝通模式能夠改善產婦整個產程的負性情緒,提高配合度,減少產后出血發生率[3]。本研究選取76 例在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我院”)生產的產婦,分析應用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的分級護理聯合AIDET 溝通取得干預效果。
選取自2018 年2 月至2021 年6 月在我院生產的產婦76 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8 例。納入標準:經臨床醫師評估和診斷,符合產后出血預防和處理指南中相關產后出血診斷標準[3];計算產程開始至產程結束后24 h 出血量達到500 ml 或1000 ml;分娩前產婦生命體征、機體狀態均良好;產婦和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對麻醉藥物和術中藥物有過敏史;合并血液系統嚴重疾病,肝臟疾病影響機體凝血功能;整個孕期未按照時間定期產檢;合并二級中危以上嚴重程度的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本研究經過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年齡、分娩情況、人工流產刮宮史、平均血小板計數及妊娠合并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
1.2.1 對照組
開展AIDET 溝通。組建小組。組建AIDET 溝通小組,小組共3 人,1 名責任護士、1 名助產士、1 名責任醫師;根據AIDET 溝通方法的具體步驟,制訂溝通模板。問候(A):建立信任關系。責任護士和責任醫師通過與產婦的交流,收集其基本資料、臨床信息及對分娩的基本需要[4-5]。介紹(I):責任護士、助產士及責任醫師分別進行自我介紹,告知本職工作職責范圍內負責的內容,以及工作年限和職稱。過程(D):分娩過程中,助產士引導經產婦回顧以往分娩經驗,并強調負性情緒對分娩造成的不良影響,進行心理疏導和精神支持[6-7]。解釋(E):助產士講解分娩時具體感受,強化產婦對產程的認知,緩解焦慮。感謝(T):在分娩后助產士對產婦進行感謝,感謝其為保證順利生產做出的努力,并加強產后護理。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下的分級護理。
1.2.2.1 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 利用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對產后出血的風險進行評估,低危產婦:0~4 分;高危產婦:5~6 分,當評分≥7 分產婦為產后出血的評估值達到100%[8]。見表2。

表2 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
1.2.2 分級護理實施
(1)低危產婦。0~4 分:按摩干預。在胎盤娩出后進行子宮按摩,于產婦子宮底部輕輕觸摸,然后在子宮壁上進行規律的按摩,同時間斷性擠壓子宮,使血塊能夠伴隨宮縮快速排出,按摩至子宮變硬輪廓顯著即可[9]。(2)高危產婦。≥5 分:①產程護理。第一產程強化心理疏導,幫助其疏導焦慮和恐懼的心理,密切觀察產程進展,嚴格控制時間,避免產程的延長,若在產程中出現誘發產后出血的因素,應提前準備好所需的藥物和血漿[10-11]。②第二產程。在產婦宮口完全開放后,避免是胎頭快速娩出,應伴隨宮縮,協助胎兒肩部娩出后,再將胎頭娩出,避免對軟產道造成損傷。②第三產程。對于存在誘發產后出血因素的產婦應在胎兒娩出后遵醫囑選取10~20 U 縮宮素靜脈注射,并對胎盤剝離情況進行判斷,同時在其娩出前避免牽拉臍帶或對子宮進行按揉[12]。
觀察兩組干預前后血液動力學指標、負性情緒、產后出血量、產程時間及分娩結局。①負性情緒[13-14]:分別利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評估產婦的負性情緒,量表各有20 個條目,SAS 量表分界值為50 分,分數與負性情緒呈反比。SDS:量表分界值為53 分,分數與負性情緒呈反比。②Apgar 評分:內容包括新生兒皮膚顏色、呼吸、心率、肌張力及后反射等,每個項目2 分,總分為10 分[15]。
采用SPSS 26.0 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例數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血液動力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各項血液動力學指標均高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血液動力學指標水平()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血液動力學指標水平()
注 t1、P1 為兩組干預前比較;t2、P2 為兩組干預后比較。SBP:收縮壓;DBP:舒張壓;HR:心率;SpO2:經皮動脈血氧飽和度。1 mmHg=0.133 kPa
干預前,兩組負性情緒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負性情緒評分均低于本組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干預前后產婦負性情緒比較(分,)

表4 兩組干預前后產婦負性情緒比較(分,)
注 t1、P1 為兩組干預前比較;t2、P2 為兩組干預后比較。SAS:焦慮自評量表;SDS:抑郁自評量表
觀察組各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產后24 h 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結局與Apgar 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產程時間及分娩結局
AIDET 溝通為美國Studer Group 創建的溝通方法,其共有5 個步驟包括A、I、D、E、T 等,通過溝通各步驟,為產婦提供精神鼓勵、心理安慰,疏導患者負性心理的同時,緩解分娩過程中應激反應,提升產婦對分娩的配合度和依從性[16-17]。而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是近年來在產科中應用較廣泛的評估工具,其通過對產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宮高、人工流產刮宮史、產次、血小板計數、貧血、孕晚期產前出血、胎兒體重預測、產程、分娩方式、第三產程時間及精神狀態等指標進行全面地評估,通過計算總分確定產婦產后出血的風險等級,具有一定全面性和完善性[18-19]。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SBP、DBP、HR、SpO2等指標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觀察組水平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SAS、SDS 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這顯示應用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的分級護理及AIDET 溝通干預,在分娩前通過有效地評估,及時發現機體存在的異常指標,得到及時地治療和控制,緩解不良心理情緒,改善血液動力學指標[21-2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及第三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24 h 產后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分娩結局優于對照組(P<0.05)。與吳吟[23]研究結果一致,這提示實施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的分級護理,對低危孕產婦進行產前知識、行為的講解,產程中通過對子宮按摩,使宮縮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有效性,保證產程順利進行的同時,預防產后出血的發生[24-25]。
綜上所述,在高危產婦產后出血中應用改良產后出血預測評分的分級護理聯合AIDET 溝通其預防和控制顯著,改善產婦的不良心理,有效減少產后出血的發生,保證良好的分娩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