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瑕
摘要:現階段,社會經濟正處在高速發展期,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并且對服裝設計的要求愈發地高。但由于教師未能重視自身教學方式革新,致使學生在教學中的參與性較低,難以當前人們對服裝設計的多元需求。因此,技工院校就要重視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而為社會培育出優質的設計人才。
關鍵詞:技工院校;服裝設計;改革
現階段,技工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存在著一定的滯后性,導致培育出的設計人才無法滿足當前人們需求。另外,隨著時代不斷地發展變化,人們對服裝的審美也在不斷地提升。因此,技工院校服裝專業的人才培育模式也要緊著時代的潮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及時革新,以此來提升服裝設計專業的教學質量。
一、革新優化專業教材
為了能緊著時代發展的潮流,技工院校就要及時革新或優化教材內容。依據服裝行業的變化以及發展態勢,對教材內容做出適當的修改與優化,不僅能把握住時代發展的態勢,還能確保學生能夠習得最新的服裝知識,進而滿足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此外,由于學生在思維方式方面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在理解課程內容時也會出現不同,并且同一知識點,不同的教師就會有不同的講解,教學效果也存在著不同,所以就需要對教材內容進行優化。其次,教師們也能通過合作的形式對教材進編寫,教師們就能將自身教學經驗、行業發展態勢、對服裝設計的見解編寫到教材中,這樣不僅能更新服裝設計的課程體系,還能有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同時兼顧實踐理論
技工院校在服裝設計專業,除了要注重理論教學,還要重視實踐教學。但由于傳統教育理念的制約,多數教師側重于理論知識的講解,往往會忽視實踐教學的開展,無法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之間的關系兼顧好,這樣就會制約教學質量。對此,教師就應革新以理論為主的教學模式,適當增加理論教學的比重。具體如下:首先,教師就可構建翻轉課堂,凸顯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性,將教學中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用于介紹自己設計的服裝作品,也能同大家分享自己的創作思路和靈感,交流經驗,實現共同進步。其次,技工院校還可構建實訓基地或工作室,為行業、技工院校、教師以及學生之間搭建現代化溝通平臺,這個平臺上,教師與學生的處于同等位置,學生也能將設計出的服裝出售給合作企業,這樣不僅可以強化教師、學生、設計師以及行業間相互交流,還能將獲取的資金用于實訓基地后續建設中,從而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
三、科學規劃教學內容
在技工院校的服裝設計專業中,教學內容通常處于核心關鍵地位,教學內容的科學化安排會對教師和學生帶來諸多益處,可以優化教師教學質量和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由于在當前的課程改革工作中,縮短了學制,因此在教學內容上,院校也應做出適當調整,提升內容的完整性和科學性,使經過拓展和濃縮之后的教學內容得到合理設置,提升教學質量,如此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人才培養計劃,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技能。具體而言,技工院校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改革,主要就是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和歸納,拓寬知識范圍,將一些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充實到實踐教學中,結合社會發展需求,拓展教學空間,提升學生的綜合時間技能,進而有效提升服裝設計教學的整體質量。
四、多樣化教學模式
在技工院校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改革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但同時也會面臨一定機遇。因此,院校可嘗試應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實現效益生產與現代教學的有效結合。在專業課程教育、基礎課程教育的基礎之上,對教育手段進行創新。在大學教育的三年時間中開展實踐教學活動。此外,院校還可結合課程實際情況,將咨詢輔導師教學模式、單元模塊化教學模式應用其中,以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不管是任何教學模式,其終極目標都是為了對學生的專業技能進行培養,因此,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同樣不容忽視。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在較短的教學時間內為學生創造更多的實踐機會,在教師的正確指導下,使學生進行獨自實踐,并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強化學生的創造性和個性,努力克服教學體系中的弊端和缺陷,促進教學實踐與今后的工作崗位的緊密相關。
五、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對服裝設計提出了高要求。因此,在技工院校服裝設計專業課程教學中,就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革新,促使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強化知識學習與能力培養,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滿足當下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對技工教育教學工作的高要求。
參考文獻:
[1]何璐.淺析校企合作下服裝設計專業創新的教學改革[J].紡織報告,2021,40(01):108-109.
[2]劉括,周萍.新形勢背景下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路徑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9(52):125-126.
[3]宋明霞.服裝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美與時代(上),2018(08):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