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幼兒教育有啟示作用。當前,教師與幼兒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不再是灌輸者,幼兒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這意味著教師要將教學與實踐緊密結合,通過有意義的提問,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的操作活動中探索、發現、提升,發掘現象背后隱藏的奧秘,培養幼兒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做合一”這一思想的核心就是以幼兒為本位,重視幼兒自主學習的價值,鼓勵幼兒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發展。語言活動深受幼兒的喜愛,在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中占據著較大的比重,其目的是讓幼兒愿意說、喜歡說。在語言活動中,教師主要通過有針對性的問題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增強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筆者結合平時的觀察發現,部分教師在語言活動中的提問零散、啰唆、無針對性,問題導向不明確,導致幼兒不理解語言活動的內容,無法有效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那么,如何結合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改善這一現象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了三個教育建議。
教師應先了解本班幼兒的個體差異,在活動中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點及面地設置問題,體現出問題的層次性、階梯性,讓幼兒在這樣的提問模式中學會觀察、學會判斷、學會分析,并能主動探究語言的奧秘,獲得新的經驗。教師還應根據幼兒的特點和發展水平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問題,以切實增強幼兒的語言能力。例如,對于語言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以設計靈活、需要整合的問題。例如,在語言活動“牛與牛的冒險”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當羔羊和小鹿看到牛在草地上跳舞時,他們會怎么想?如果你是小羊,你會怎么做?”開放式的提問能引發幼兒主動思考,促使幼兒更加深入地理解內容。對于語言能力中等的幼兒,教師應注重調動他們參與語言活動的積極性,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教師可以在語言活動中利用夸張的表情、抑揚頓挫的語調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并提出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例如,在大班語言活動“鴨子騎車記”的導入環節中,教師可以讓幼兒認真、仔細地觀察課件中鴨子的動作,并提問幼兒:“它在干什么?它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它的動作是什么樣的?”接著,教師可以詢問幼兒是否愿意扮演騎車的鴨子,讓幼兒通過思考問題主動參與角色扮演,從而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對于語言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難度相對較小、獨立判斷與思考就能回答的問題,幫助他們建立自信,鼓勵他們大膽表達,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教師應及時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參與語言活動的積極性。
教師的巧妙設問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無論是集體教學活動、晨間談話還是日常活動,一個恰到好處的問題能引發幼兒持續性的探究。尤其在組織集體活動時,教師有效的提問能真正激發幼兒探索與求知的興趣。在組織語言活動時,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有針對性地提問幼兒,拓展幼兒的思考空間,引導幼兒主動思考。教師利用開放式的提問能給幼兒提供思考的空間。比如,在小班語言活動“漢堡男孩奇遇記”中,教師可以提出“如果漢堡男孩一直這么肥嘟嘟的,像一個香噴噴的大漢堡變不回去,會發生什么事情?”“漢堡男孩變成了香噴噴的大漢堡,誰會追著他?”“如果你是漢堡男孩,你會怎么做?”等問題,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還可以利用提問給幼兒創設一個情境,讓幼兒通過想象情節并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代入自己假想的角色,自主表達,從而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利用啟發式的提問,能激發幼兒主動探索和思考的興趣。比如,在中班語言活動“小熊的鞋店”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幼兒觀察畫面,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鞋子的樣子,再提問幼兒:“小熊的鞋店里有什么鞋?”接著,教師可以讓幼兒給鞋子分類,以此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讓幼兒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發展。
幼兒集中注意力的時間較短,如果教師選擇的語言活動內容枯燥無味,再巧妙的提問也難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選擇適合本班幼兒的學習內容,根據幼兒的興趣愛好,抓住教育契機,巧妙設問,以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引發幼兒的思考,促使幼兒進行深度學習。

教師可以盡量采用符合語言規范性的幼兒語言開展語言教學活動。比如,在語言活動“農場歷險記”中,教師可以結合課件里的畫面依次提問幼兒:“看看小鴨子在干什么?”“它在學誰?”“它會說什么呢?”以這三個不同層次的問題引發幼兒進一步的思考。同時,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調整自己的問題。比如,鴨子是在學小青蛙走路。如果幼兒說小鴨子是在學小花貓走路,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回答調整問題,如“小花貓是怎么走路的?畫面中的鴨子是怎么學好朋友走路的?”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自主思考的空間,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肯定幼兒敢于表達自我的勇氣,以激發幼兒學習語言的興趣。對于語言能力較弱的幼兒,教師要根據他們的回答設計他們易于理解的問題,啟發他們的思考,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從而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語言學習能力。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名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尊重幼兒之間的個體差異,采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以充分挖掘幼兒的潛能,啟發幼兒思考,促進幼兒深度學習。
陶行知先生的“教學做合一”思想對教師在語言活動中設計有效的提問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在語言活動中,教師應通過提問啟發幼兒思考,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要給幼兒提供思考的空間,讓幼兒在做中找問題,在做中解決問題,并結合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思想,設置有效的問題,為幼兒營造寬松、自由、溫馨的氛圍,讓每名幼兒都有表達自我的機會。此外,教師還要挖掘幼兒的潛能,善于發現幼兒的閃光點,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讓幼兒愿意說、喜歡說,促使幼兒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和諧、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昆山開發區夏駕幼兒園珠江御景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