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圣鐸
(甘肅省建設設計咨詢集團,甘肅 蘭州 730050)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特色小鎮建設發展規劃,是現階段我國加快鄉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各地區給予了足夠的關注與重視,但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與挑戰[1]。比如,很多地區鄉村特色小鎮建設項目不僅存在文化內涵較為薄弱以及缺乏創意等現象,而且沒有對當地特色和潛力產業進行深入研究與開發。本文以姚寨小鎮為例,嘗試梳理發展現狀并提出以文促旅的特色小鎮建設和發展途徑。
姚寨坐落于甘肅省東南部隴南地區,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地處長江流域等地理優勢,使得當地具有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等特點,加之當地融合了古代氐、羌、藏以及漢文化,令姚寨地區具有絕佳的旅游資源以及龐大的發展潛力。姚寨特色小鎮開發區域起于姚寨溝西路、李家咀路以及姚武公路交匯處,沿姚武公路向西延伸直至姚寨溝風景區牌坊處,途經五個新農村以及九個自然村,而打造綠色生態以及具有鮮明當地特色的以旅游產業為主的宜居小鎮,也是接下來一段時間內姚寨小鎮的主要發展規劃。
1.2.1 地理優勢明顯,自然風光秀麗
姚寨小鎮地處長江流域且有著廣闊的森林覆蓋范圍,而成武高速公路以及十天高速公路也為小鎮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交通條件,不僅為姚寨小鎮旅游產業的開發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條件,也令姚寨小鎮一年四季都有著或瑰麗、或磅礴的自然景觀供游人欣賞,如春季的花海以及秋季的霧景等,如圖1 所示。同時,武都崖蜜以及甜柿也是享譽全國的優質產品。

圖1 姚寨四季景觀
1.2.2 具有深厚的歷史人文底蘊
坐落于隴南地區的姚寨不僅因地域優勢而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同樣也是具有深厚文化歷史底蘊的人杰地靈之地,當地除了具備古代藏、氐、羌以及漢文化融合后的淳樸民風以及古羌族遺址以外,還有著興建于清代的興隆寺等文化圣地。另外,當地還有著“中國花椒之鄉”以及“中國橄欖油之鄉”等稱譽,這為文旅融合特色小鎮建設提供了更多的有利條件。
1.3.1 公共設施建設存在較大不足
姚寨小鎮公共服務等設施建設不完善問題,是影響當地文旅融合以及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姚寨小鎮的建筑不僅沒有對當地特色以及文化美感予以體現,還存在風格不統一以及質量參差不齊等現象,如圖2 所示,而建筑風格的迥異以及建筑文化的缺失,對姚寨小鎮的整體形象產生了極大影響。2)姚寨小鎮道路規劃以及管理工作存在較大缺失,一方面,小鎮道路仍然是較為典型的鄉村道路形式,路面質量以及景觀效果較差,道路兩側的綠化建設也不到位。另一方面,則是小鎮道路兩側車輛亂停亂放問題較為常見。3)貫穿姚寨小鎮旅游發展路線的河道,存在整體規劃不足等問題,一方面體現在各個河段設施建設程度和質量各有不同,另一方面則體現在河道開發力度較弱,這對每年枯水期的河道景觀效果造成了極大影響。4)姚寨小鎮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存在較多不完善之處,比如,公共停車位較少且位置規劃不合理,當地公共衛生間以及游客接待中心的建設也存在較大不足,這給當地旅游業進一步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制約和影響。

圖2 姚寨風格迥異且質量參差不齊的建筑
1.3.2 產業開發不合理
姚寨地區產業開發不合理問題,也是影響當地文旅融合進程以及旅游產業發展步伐的重要緣由之一,雖然當地開展了一系列的旅游項目開發工作,也建設了農家樂以及生態公園等旅游產業和設施,但當地旅游產業相關設施的建設缺乏整體規劃,各產業之間不僅缺乏有效的聯系,還存在一定的“斷茬”現象,這些情況都會給當地旅游產業以及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制約[2]。
1.3.3 相鄰縣市同質資源帶來的競爭威脅
雖然姚寨小鎮文旅融合開發區域具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人文底蘊,但這些地域優勢并非姚寨地區獨有,其周圍臨近市縣同樣具有相應的地域優勢和資源,如果相鄰市縣利用相關資源進行旅游產業的開發,那么同質化的產品勢必會對姚寨特色小鎮建設以及旅游開發項目產生較大的沖擊和影響。
國外部分國家和地區對文旅融合以及特色小鎮研究工作起步時間更早,部分國外專家團隊利用相應的結構方程模型,從文旅融合中游客參與程度、與文化的接觸程度、旅游項目體驗以及對旅游景點的認可程度等幾方面,對相關要素之間的影響和相互作用進行分析研究。其研究結果表明在文旅融合特色小鎮發展項目中,游客的參與積極性對游客的文化接觸興趣和接觸程度有著重要影響,而游客的文化接觸興趣和程度又對游客的旅游項目體驗有著重要影響[3]。除此之外,還有部分國外專家團隊在研究文化遺產與旅游項目之間的關系時發現,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圍繞文化遺產構建沉浸式的環境氛圍,不僅有助于提高文化遺產保護和管理工作成效,還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好、更豐富的觀賞體驗[4]。
國內對文旅融合背景下特色小鎮建設和發展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對相關領域發展現狀以及改進對策等方面,部分專家團隊通過對我國現階段特色小鎮建設成果的分析研究,認為目前文旅特色小鎮建設發展問題,主要體現在“拿來主義”現象凸顯以及同質化現象較為嚴重等幾個方面。很多特色小鎮建設項目普遍存在對各個旅游區域的統籌規劃不重視、不到位等問題,在對自身特色的定位以及文化內涵挖掘和展現等方面也存在較多不足,再加上創新意識的缺失,導致很多特色小鎮建設項目難以達到預期的成果[5]。
文化符號是對文化及其內涵的獨特展現,雖然是一種較為抽象的體現方式,但往往蘊藏著特殊的意義,也是向人們呈現文化內涵的重要載體形式之一,而文化符號的運用通常是期望利用獨特的載體形式,激發或喚醒人們對某些事物、某些經歷以及某些情感的記憶[6]。文旅融合理念下的特色小鎮建設項目,不單單是通過對本土文化的包裝,達到吸引游客等目的,而是在做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基礎上,將文化符號真正融入到旅游項目當中。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傳承以及弘揚本土優秀文化,另一方面也是將本土文化符號作為特色小鎮與游客之間的連接紐帶,借助文化符號為小鎮營造更加濃厚的文化氛圍,令游客在與文化符號的互動中,更加深入地感悟特色小鎮的內涵,并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游覽體驗[7]。所以,對特色本土文化的挖掘、保護以及融合運用,是文旅融合背景下特色小鎮發展的核心內容之一,也是關系到特色小鎮建設成果以及以文促旅開展成效的關鍵所在。
文化符號的挖掘以及融入是文旅融合理念下特色小鎮建設和發展的核心要素,就姚寨小鎮而言,當地的文化特色主要體現在古代羌、氐與漢文化之間的大融合等方面,所以,特色姚寨小鎮的建設和發展,應當從相關文化符號的挖掘與融合入手。
1)在小鎮建筑風貌改造工作中合理融入本土文化符號,在小鎮入口以及鎮內各景觀入口處設置更具川西風格的大門,小鎮建筑風格可以按照“川西風格”與“鄉野風格”相融合的形式進行改造,色彩應以白色基調為主,輔以適當的木色以及米黃色,可以極大提升小鎮的整體形象[8]。建筑改造材料以木材、文化石以及涂料為主,在建筑門窗上適當增加具有當地文化特色的雕花,并對小鎮內道路進行重新規劃和修葺,根據游客觀光休閑的需要合理規劃步行道、自行車道以及車行環道等更加完善的交通體系。加強道路排水系統的建設與完善,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加富有民俗特色的視覺體驗,圖3為改造后的小鎮角落街景。

圖3 改造后的小鎮角落街景
2)借助當地民俗文化設計更多的特色活動,比如,合理開發白馬面具舞、火圈舞、花燈戲等極具民俗色彩的特色項目,重視民間社火節以及乞巧節等傳統節日的規劃和舉辦,并積極邀請游客參與到這些民俗特色活動以及民間傳統節日當中,不僅可以給游客更好的旅游觀光體驗,強化游客與當地文化符號的互動,還可以促進當地優秀民族文化的發揚,這對特色姚寨小鎮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3)應當從整體層面進行研究和規劃,將本土文化符號合理融入到當地市場和產業鏈當中。比如,可以開展允許游客參與的花燈制作等項目,在集市中擺放和銷售具有濃厚當地民族特色的面具畫,在集市中開設與當地民族文化有著緊密關聯的皮影戲,不僅有助于當地民族品牌的樹立及其影響力的擴增,還可以促進特色小鎮文化內涵的凸顯以及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9]。
注重姚寨小鎮開發理念的創新,是關系到文旅融合背景下姚寨特色小鎮健康、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其工作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加強濱河河道水系梳理以及水岸重建工作,濱河作為貫穿姚寨小鎮旅游項目開發區域的河道,不僅是姚寨小鎮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姚寨小鎮旅游開發的核心景點之一。濱河水系的梳理以及水岸的重建不僅可以提升濱河整體觀賞性,還可以依托濱河水岸圍繞“近水、親水”這一理念,建立完善的觀光和商業服務體系,這需要根據濱河走勢以及周圍環境特點,將濱河水岸合理劃分成不同的空間區域,并針對不同空間區域的特點賦予不同的意義和作用。比如,可以在其中添加融入文化符號的景物觀賞點,可以在適當的區域建立餐飲和商業服務場所,還可以在適當的區域植入居住業務。通過這種依托濱河水岸的完整的服務鏈條,不僅有助于實現姚寨特色小鎮整體旅游價值的提升,還可以在姚寨特色小鎮文化旅游產業鏈條中發揮出引領和產業激活作用。
2)應重視對周邊自然資源的開發以及合理利用,在保證周圍自然生態環境完整性的基礎上,從整體層面規劃自然景觀游覽路線以及建筑布局,包括對濱河水資源的合理延伸,構建小鎮內水系、路網、綠化設施以及建筑設施之間相互融合的環境體系,營造村在林中、房在園中以及路在綠中的環境氛圍,為游客提供更多更加綠色、健康的游覽景點,并給游客生活在景觀中的良好體驗[10]。
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游客不僅關注旅游景點是否生態美觀以及居住條件是否舒適健康,旅游區域的便捷程度也是游客們所關注的要素之一。這就要求文旅融合背景下特色小鎮建設和發展也應與時俱進,姚寨小鎮可以圍繞“智慧鄉村”這一理念,打造更加符合時代發展以及游客實際需求的經營管理模式,其內容主要涉及以下幾個領域。
1)智慧鄉村的建設,主要包括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建設、信息化管理和服務模式的應用以及電子商務平臺的建立等,實現WIFI 信號在姚寨小鎮旅游區域范圍內的全覆蓋,引入和實施更加先進的信息化經營管理理念以及方法,與更多物流企業合作,在小鎮內設立更多的物流站點,既可以為游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又有助于激發游客的消費欲望。
2)打造更加智能化的觀光游覽模式,這需要從旅游信息的接受管理、旅游項目和產品的規劃預定、游覽項目的開展、小鎮特產商品購買以及消費支付等各個環節,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信息化服務體系。
3)打造智能化的旅游營銷模式,除了短視頻直播活動、網絡平臺云觀賞項目以及特色小鎮線上宣傳推廣工作以外,旅游小鎮還可以開展特色活動線上報名、互動等服務。
總而言之,文旅融合特色小鎮項目是現如今鄉村建設和產業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是圍繞當地文化底蘊以及地域特色優勢,打造綠色健康、文化氛圍濃厚的休閑旅游和宜居小鎮。一方面,需要深度挖掘當地優秀文化內涵,并將其融入到旅游觀光景點以及活動項目當中。另一方面,還需要借助當地特色資源優勢,從整體層面對旅游區域以及產業結構進行規劃和建設,提高游客對游覽景點以及商業服務的滿意程度,充分利用當地文化精髓激活旅游事業,并借助旅游產業推動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