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洋
摘 要:近年來,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成為我國教育的一大重點之一,而大力發展推動中職教育,是國家的一項長期的政策。在新形勢下,我國要求中職學校在努力做好技術教學工作的同時,也要重視美育教育,不僅要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還需要重視學生品德、智慧、體魄、美育和勞動能力的全面發展。美育是審美能力的教育,以美育人。對中職學生來說,美育教育是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發展的必不可少教育內容,可以為他們彌補中職教育中過多注重技術技能教育的不足,啟發學生以美求善,以美求真,幫助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美育教育;中職;音樂;重要性
前言
音樂教育并非純粹的視聽藝術,而是一種表達人們不同情感的經歷。美育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引導學生對美有科學的認識,并在實踐中得到鑒賞、創造美的能力。一般而言,美育教育以音樂、美術等藝術性學科為主,在其他公共學科、專業課程中也會得到體現。立足中職音樂教育進行美育,可以使學生更好認識音樂、了解音樂、感受音樂。在中職音樂課堂融入美育教育,不僅是學生陶冶情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還是培養學生音樂綜合素養的最主要表現。
一、中職音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音樂素養較弱
由于中職的學生大多數都是考不上高中的或者學習基礎很差的,因此,中職學生整體文化素質、音樂素養、學習能力都是比較弱的。加上學校沒有升學的壓力,所以,學生們大多數都是不認真聽課、學習的。這就造成了學生們對于音樂方法的學習不重視,缺乏一定的音樂素養,最終導致了音樂學科的學習情況十分不理想。
(二)音樂課堂教學目標制定不恰當
在目前的中職音樂課堂中存在很多問題,其中課堂教學目標制定不恰當就是最為嚴重的一個問題。中職學生音樂審美、音樂素養相對較弱,在對中職學生進行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嚴重忽略了對學生學習程度的分析。導致教學目標制定太難,學生在課堂中不能完成學習目標,從而對音樂課堂失去信心。要想更深入地學習和獲取更多的音樂方面的知識是十分困難的,同時,也無法靈活運用所學的音樂知識。因此,合理的教學目標更能夠輔助教師進行美育教育,教師在進行教學及美育目標設計時,應當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慢慢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和發現美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的音樂素質和藝術涵養才能有更好的提升。
(三)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不夠多樣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現在很多中職的音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開始廣泛使用網絡技術??墒?,有的音樂教師在使用網絡技術的時候將重點放播放音樂上,忽略了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審美的過程,導致美育教育效果不顯。再加上中職教師在音樂課堂中所采用的的教學模式不夠多樣化,學生們的音樂需求無法被滿足,導致學生們對于音樂課缺少學習的興趣。因此,中職的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的時候,一定要重視音樂教學模式不多樣化這個問題。教師若是基于美育及技能教育的目的,采取多種教育方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了解音樂的本質,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還可以使學生產生更加強烈的課堂學習以及課后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四)過于注重營造音樂情境氛圍,忽略了音樂本身
在中職的音樂課堂上,音樂教師通常會創造與音樂主題相關的情境,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進行音樂學習。但是,很多中職的音樂教師在創設音樂課堂情境時,太過注重課堂氛圍感,而忽略了音樂的本質,也忽略了對學生們音樂素質的培養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這就導致了看似音樂課熱熱鬧鬧的,但是,學生們卻沒有掌握真正的音樂知識,很難有自己真正的思維活動。教師創設中職音樂課堂情境是為了更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而采取的教學方式,如果只考慮教學氣氛,這樣的音樂課堂無疑是毫無意義的。還有一些音樂教師在創設中職音樂課堂情境的時候,所創設的音樂情境與音樂主題毫無關系,導致了學生們根本找不到學習音樂的樂趣,更是無法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
二、美育教育在中職音樂課堂中的重要性
(一)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
中職音樂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目的是通過專業的音樂教學,從而培養全面的技術方面的人才,并且通過美育教育提高技術人才的審美能力,進而達到培養具有一定審美能力的技術型人才的最終目的。如果在中職的音樂教學過程中缺少美育教育,就會在一些問題上面存在著感性與理性的分歧,導致音樂失去了原本的顏色。因此,美育教育對于中職的音樂課堂是十分重要的,美育教育可以很好地將感性與理性相結合,促進學生們更好地了解音樂的本質,使音樂教育盡可能完善。 除此之外,美育教育還可以很好的促進學生與家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專業技能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們更加熱愛生活、熱愛工作,更加深刻地感受世界萬千的美。美育教育不僅豐富了學生們的情感,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從而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為我國音樂做出巨大的貢獻。
(二)符合課程改革要求
近年來,中國音樂教育經歷了必要的改革和改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9月10日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將“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因此,中職音樂教學在穩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更加著重培養學生們發現美、認識美、鑒賞美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將美育教育融入中職音樂課堂中是十分必要的,即符合當前新課標下的音樂理念,還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
(三)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創造力
音樂教育是一門非常注重藝術欣賞和文學素養的學科,而藝術則是講究審美能力。因此,在中職的音樂教學過程中運用美育教育,既可以使學生們體會到音樂所表達的情感,還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音樂鑒賞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中職的音樂教學課堂中,理解和欣賞音樂的本質是十分關鍵的。如果學生充分了解音樂所包含的情感與思想,就會產生較強的學習興趣。而在中職音樂課堂中融入美育教育就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欣賞音樂,解讀音樂,從而增加學生們對于音樂的感悟。而這些體會與感悟,正是學生們靈感的來源,是藝術的來源,也是學生創造力的發源地。
(四)美育教育可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在中職的音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美育教育”就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通過相關的音樂,去感染學生們。同時,并對學生們進行生動具體的講解,從而產生強烈的感染力,使學生們可以更加具體生動的感受到音樂所蘊含的魅力與感染力,從而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引導學生們觀看或者聆聽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借助這些音樂作品來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三、中職音樂教學中美育教育的教學方法
(一)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生興趣
為了在中職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培養學生們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糾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音樂素養。
首先,在開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按照音樂課程在教室里合理安排樂器圖和音樂家的肖像畫,也可以粘貼有趣的創作故事,讓學生更了解音樂家的知識,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和渴望,積極尋求和理解更多音樂家的作品,鍛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審美能力;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學?,F有的資源,為學生欣賞音樂創造更好的氛圍。比如,許多學校使用傳統單一的下課鈴聲,音樂教師可以替換為更歡快、有助于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音樂鑒賞能力的作品,另外,休息時可以利用廣播播放一些比較舒緩和古典的音樂,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受音樂的影響,從而慢慢的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和對音樂的審美能力;最后,教師必須重視學生的興趣愛好,發掘學生的潛在才能,根據學生們的愛好,對學生感興趣的音樂種類加以劃分,并總結學生感興趣的音樂種類的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礎上,給學生們創造多種多樣的音樂類型。從教育教學中可以看出,學生的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但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相對比較弱,從音樂欣賞過程中,可以得出大部分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和中國民族音樂,對于歐洲古典音樂興趣并不高。只有做到真正了解學生們的喜好,才能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
(二)合理運用多媒體,感受音樂的魅力
隨著教學的不斷發展,音樂教學不能單純停留在表面,而是應該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們的整體素質,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因此,教師可以采用各種循序漸進的問題方法來誘導學生的思考,幫助學生們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在音樂教育中,因為受篇幅的局限,很多內容無法全部呈現出來,為此,教師必須使用豐富的資料和生動的語言,豐富內容,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相關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
如今,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達。多媒體技術不僅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還影響我國的教育產業。與其他科目相比,音樂課更為獨特和簡單,容易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網絡技術,搜收集更多的教學資源并利用視頻、聲音來激發學生的音樂素養,提高學生們的音樂審美能力。
例如,在進行職業教育“互聯網+”創新型規劃教材講解時,就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以“銅管樂器”為例,可以做一節活動課。首先,教師可以對本章節內容做一個合理的整合和創編,教師可以制作幾本隨時學習活頁式教材,幫助學生們更全面的了解“銅管樂器”;其次,在課前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通過手機APP管樂小百科等,讓學生了解相關的“銅管樂器”的種類與特點,從而讓學生們更好的進入理論識樂及堂練悟樂環節;最后,教師可以進行課堂實踐,讓學生們通過吹號嘴了解發聲原理,全員吹小號、學生代表吹圓號、長號、大號,直觀感受銅管聲音,從而讓學生們能更直觀掌握四種主要銅管樂的聲音,同時,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們做一些音樂小游戲,如,“蒙眼聽音”游戲等,幫助學生們更好地辯識銅管樂器,輕松解決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三)積極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在中職的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積極開展音樂實踐活動,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們提高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在培養鑒賞能力的同時應尋找學生的潛能以及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如,音樂劇表演、組織演唱比賽、音樂會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音樂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既可以讓學生們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增加自信心,還可以讓學生增進彼此的友誼,培養了良好的團體協助精神。
例如,在進行音樂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合奏展樂”和“師生創樂方面”,設計一場小型的音樂會,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可以由教師帶奏,讓學生們盡自己所能進行伴奏,一起演繹一首經典曲目等,讓學生們都可以成為舞臺的主角,從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們真實感受到樂曲帶來的美和作者所想表達思想情感。
(四)鑒“寶”引樂,激發學習熱情
教師在培養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同時應尋找學生的潛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發現每個學生的優秀之處。為了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進行學習,其中,“實踐教學法”和“體驗性教學法”結合三維立體展示法,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幫助學生們進行音樂學習,對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有著重要的幫助。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有效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所包含的魅力。
例如,教師為了在音樂課上更好的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可以引用了一檔鑒寶節目為切入點,讓學生品鑒教師的藏品,好奇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順利引入《春江花月夜》,然后教師可以將《漢宮秋月》和《陽春白雪》與其對比,讓學生分析兩部音樂作品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喜好來播放音樂作品,并詢問學生們為何欣賞這種作品,以及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情感,進而讓學生們積極思考自主地表述自己的觀點,這樣做既可以豐富學生們的音樂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認識各種音樂之間所產生的情感差別。
在引入這一節目形式之后,教師便可以脫離節目帶來的內容桎梏,拓展學生鑒賞的內容,以便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綜合能力。例如,相較于更加活動的小初音樂課堂,中職學校的音樂課堂應當更加沉穩、嚴肅,即在樂趣與素養兩方面,更加偏重素養。因此,教師可以在重視律動和創編活動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引導學生進行鑒賞、評價,以此在保證樂趣的情況下,促進學生音樂及審美能力的發展。
結語
總之,將審美教育融入中職音樂的教學,可以很好培養學生發現美、理解美、鑒賞美的能力。通過在中職的音樂教學課堂中合理運用審美教育,既可以充分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和文學素養,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升華學生們的精神境界。
參考文獻:
[1]張子寧.音樂審美教育在中職學校的實施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2(02):145-147.
[2]楊艷.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研析[J].試題與研究,2021(34):149-150.
[3]岳世一娃.簡析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J].學周刊,2021(28):13-14.
[4]楊宜.“互聯網+”背景下中職音樂課堂新型教學模式初探[J].藝術大觀,2021(03):123-124.
[5]陳大勇.談合唱教學在中職音樂課堂中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J].中國民族博覽,2020(10):33-34.
[6]徐莉.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初探[J].北方音樂,2020(03):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