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樊佳琳
作者簡介:樊佳琳,女,碩士研究生,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摘 要: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要性是把新時代改革開放推向前進的根本條件、社會變革的迫切需要、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在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面臨官本位思想影響深遠、民主法治思維需增強、健全民主監督機制迫在眉睫等問題,因此必須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有優化政府職能高效轉變、建設數字政府、提升政府行政執法水平和改善公共服務質量。
關鍵詞: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0.006
政府是國家治理的主體之一,政府治理能力強弱直接影響到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
1 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要性
1.1 推進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根本條件
一個有效的政府必須是一個責任有限的政府,從“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迫切需要,如今,在消除體制機制弊端的過程中,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強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成熟。政府治理能力是我國治理能力和質量體系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它不僅對加快建設服務型法治社會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且在加強行政管理和社會治理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唯有把治理能力建設擺在更加耀眼的位置,促進各方面制度的成熟和定型,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才能進一步掃除改革障礙,激發改革活力,加快改革開放步伐。
1.2 社會變革的迫切需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現代社會趨于成熟,我國原有的全能型政府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形勢。中國必須逐漸轉變治理模式,一步步實現政府有效限權、放權和分權體系,構建國家和社會共同的治理模式。政府是黨領導下的治國理政第一個執行主體和責任主體,特別是在上傳下達黨的重要思想和貫徹實施國家政策時,政府最先能深入基層,并與人民群眾直接接觸,同時也是第一個了解政策執行過程中真實的社會反饋和市場需求。政府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推動者和管理者,頭頂極大的壓力,其行政能力好壞直接影響到政治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1.3 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
我國的民主政治是讓人民真正當家作主。民生是一個社會穩定的根本,解決和改善民生是推進我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的,是中國夢的落腳點,就是要捍衛人民的根本利益,極大程度上增添和諧因素,發揮社會組織正能量引導作用,實現政府治理、社會自我調節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切實解決好人民群眾的煩心事兒,鍥而不舍地抓好落實,就能使得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更有保障,我們國家將更加充滿力量,我們的偉大事業才能更加一往無前。
2 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面臨阻力分析
路漫漫其修遠兮。在人類浩瀚的歷史星河中,向來是動力與阻力并存,政府推進治理能力現代化亦是如此。在這充滿荊棘的路上,我國政府如何抓住機遇、直面挑戰,是一個我們值得深思熟慮的問題。
2.1 官本位思想影響深遠
在我國歷代傳統中,官權大于人權。在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官本位思想對當今中國社會的影響仍然很大,很多方面體現在我們的具體制度之中,例如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等是按照行政級別區分好壞的;在行政資源配置方面,更多的是按行政級別來配置,沒有考慮資源利用率和實際工作需要;在維護社會關系、開展社會活動的過程中,往往以官職高低論先后。如今,中國政府也采取了許多歷史性舉措來弱化官本位思想對政府治理活動的不良風氣,但社會上的“公務員熱”是愈演愈烈。把公務員比作“鐵飯碗”和“清閑的差事”的心態嚴重損害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形象,降低了政府的公信力。根基深厚的官本位思想嚴重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因而我國政府這些付出似乎勞而無功。
2.2 民主法治思維需增強
在如今的政治系統中,人治觀念、等級觀念以及權力私有觀念仍長期占據了一大部分人的思想,民主法治這些現代的政治理念要想真正地深入人心必然會是一項長期工程。提到民主,我們立刻想到民主集中制,它是黨和國家在決策過程中所要堅持的制度和原則,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民主集中制往往會演變為集權制,即出現“一把手說了算”的局面。如果其他決策者參政議政意識不強導致了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上,因而集體決策將會變得毫無意義。提到法治,法治作為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在中華文明5000年發展歷史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雖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法律規范也在不斷完善,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仍是我們國家奮進的方向,絕不會辜負人民的信心與支持。人們的法治觀念并沒有完全形成,權大于法的現象依舊存在,莫讓人治代替法治,嚴重損害了國家、集體和群眾的利益,嚴重妨礙了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前進道路,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也將面臨巨大的阻力。
2.3 健全民主監督機制迫在眉睫
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不斷深入,民主監督工作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近年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領導機關在主動地接受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民主黨派也在認真履行民主監督的職能,但仍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民主監督不是權力監督,民主監督中的“虛監”“漏監”“難監”問題突出,在監督中“走走形式”的現象依舊存在。民主黨派進行民主監督時責任意識不強,還存在著對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辦而不實的現象。這一系列操作嚴重影響監督人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且未達到我們的預期效果。因而杜絕腐敗現象及行為的發生,建立健全民主監督機制迫在眉睫。因此,我們必須要把民主監督落到實處,切實健全完善民主監督運行機制,對做好新形勢下民主政治建設工作意義重大。
3 新時代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路徑分析
3.1 轉變政府治理觀念,優化政府職能高效轉變
首先,新時代需要我們改變觀念,新觀念引領新時代,轉變觀念才是政府治理的法寶。提高各級領導干部和各部門管理人員的思想覺悟、業務能力和道德修養等各方面的水平,完善干部任用選拔機制,促進政府治理能力更上一層樓。其次,要積極轉變行政理念,秉著以服務人民為宗旨的態度,摒棄“家長式”作風,努力提高公共管理水平;大力提倡和鼓勵公眾參與進來,加強民主管理,凝聚更多的社會力量加強對各方面事務的管理,這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的迫切心愿。
我國政府在改革中持續推進職能轉變,取得了很大的進展和成績。從這以后,根據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群眾需求的不同,政府職能轉變的重心也有所不同。當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時,政府職能也要有所轉變。目前,我國政府正在由權力政府向責任政府、由管制政府向服務政府、由傳統政府向電子政府轉變。但由于體制轉軌的復雜性和改革的漸進性,對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提出更高更嚴要求。起初,政府直接干預微觀經濟活動的現象時有發生。再到后來原本該由政府出面解決的一些事卻監管不力,尤其我國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還比較薄弱,政府職能轉變較慢,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已是刻不容緩。因此,我們更要構建起職責明確的政府治理體系,全面履行政府職責,更好發揮政府的積極引導作用,打造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好政府,實現人民之所望。
3.2 建設數字政府以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應用的暴風來襲,政府的治理方式也有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建設數字化政府是順應信息技術創新這一發展大勢,也是目前提高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不二選擇,有利于政府服務數字化、便民惠企;其次,建設數字政府是提高政府決策能力的有效途徑。建設數字政府有利于政府的運行方式由傳統方式向虛擬型政府轉變,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域鏈等信息技術建立更加完善的決策機制,最大程度上獲取決策中有效信息,不斷提高決策的精準度、科學性和實效性;因此,構建數字政府和公共服務平臺,為公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創設和諧穩定的文化氛圍,建立以公共服務為核心的現代管理模式,實現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完美轉型,真正實現“政府為人民、百姓少跑腿”的現象。
3.3 提升政府行政執法水平、改善公共服務質量
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過程中,建設法治政府是一項系統工程,絕非一日之功,而行政執法是通往“法治政府”大門的關鍵鑰匙。第一,要堅決杜絕不以法律法規為依據的執法事項,大力清理不必要、重疊的執法事項,要主動清理及時修改涉及職責與工作的法律法規。政府要積極探索“互聯網+執法”,采用先進信息化技術提升了執法工作的科學化、精準化水平。第二,進一步整合行政執法隊伍,繼續探索實施跨領域、跨部門綜合執法,促進執法重心下移。第三,要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加強行政執法監督工作,執法人員要依法履職到位,避免利用職權謀取私利。健全權責分明的執法責任體系和問責機制,讓兩個責任落到實處,做人民滿意百姓稱贊的好政府。
公共服務水平的高低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能更快地拉近地方政府與群眾的距離,更真實地了解群眾的公共服務需求。隨著科技不斷發達、物質產品供給能力的提高,公共服務需求日益增長、服務業迅猛發展已成為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特點。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中,公共服務既是基礎也是核心。因為服務源于需求,人民群眾有什么樣的需求,就決定著政府部門提供哪些公共服務,為公眾提供優質高效的公共服務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范海勤,崔雪峰.我國數字政府建設情況與推進政策研究[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20.
[2]關于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提案[J].中國建設信息化,2020.
[3]林猤,彭升.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現實思考[J].湘潮,2015.
[4]唐堅.從“政府管理”到“政府治理”—論新時代如何持續推進政府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J].決策觀察,2019.
[5]拓俊杰.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9.
[6]袁鐳,李燕凌.推進政府治理能力的現代化[J].懷化學院學報,2016.
[7]總書記“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論書摘要[J].中國公證,2020,(08).
[8]孫超,臧英杰.加強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幾個切入點[J].遼寧經濟,2019,(09).
[9]周艷萍.服務型政府職能的能力建設[J].經濟研究導刊,2019,(23).